阿公你老咗!我们要做新破地狱!

如果是对香港流行文化有些了解的观众,单看选角就能意识到两位主角,黄子华与许冠文的角色大概是怎样的定位。

说先来后到论资排辈,好像怎么都没个所以然,只知道一个特别老,一个不是特别老。

文哥一生投入殡葬行,阎王老熟人,专干鬼力资源进出口。开场一段丧仪戏,后期跟配乐都绝对值回票价,几乎是五分钟内就奠定了老传统形象,剩下一个二选一,你黄子华再不新都得当新人。

破地狱是超度亡魂的仪式,而在片中经历艰难时刻的香港经济似乎也需要一次破地狱,或者说破茧重生。创伤像灰尘,混在空气里,一吐一吸间,无数的细胞灭亡降生,于是灰尘变成疤痕,好在港片一向都有嬉笑怒骂万事万物的超能力,所以哪怕是治丧,也治的是喜丧。

老套路老故事,剧情模板扔大街上能找出千百部电影,无非是老传统与新入行的观念碰撞,赢一次输一次平局一次,除了最重要的一次转折实在太生硬以外,剧情上几乎可以算是毫无漏洞。

而这个生硬的转折比起瑕疵更像折痕,香港特色包饺子,幸好香港人不怎么常吃饺子,所以也算是别具一格。

黄子华发挥人戏合一境界,很难分清在戏里说话的到底是金盆啷口又复出的子华神,还是年过半百新入行的魏道生。总之有些话必须他说,有些事必须他做,而在这样的必然之中,角色不可挽回的陷入工具化的困境。一场戏看完,根本不记得电影里是谁,只知道他是黄子华,他又在苦笑着叹息着,承受重压又挺直脊梁,对一次又一次的无情铁板挥洒笑容心酸。

魏道生必须是黄子华,只有他说那些话不会让电影沦为俗套和老调重弹,香港人也需要黄子华,只要他还在开玩笑,境况总不会差。

喜大普奔!有人在港片里看见女人了!

影片在香港上映后很快就总结出删减部分,一个是女主角文玥和有妇之夫发生关系的镜头,一个是女人送别同性爱人的故事,而上海开启点映后,删减镜头只有女人为死去的同性爱人戴戒指的部分,文玥的故事线及女同性恋情侣的部分得到了保留。

这部戏的女性角色很丰富,女朋友,女儿,爱人,母亲,而在她们各自的故事里,她们历经挣扎和离别,做出艰难的决定。片尾更是以文玥突破传统,亲自为父亲的葬礼进行破地狱仪式为高潮。女人们在这样的新旧交替中,也完成了各自的人生阶段转变。

女主角文玥是港片中熟悉又陌生的形象,她热心助人,善良负责,哪怕每天和老爸针尖对麦芒,也记得每天给老爸买爱吃的桃酥。同时她也明知道对方结婚还和有妇之夫发生关系,脾气火爆性格急躁,用性爱发泄焦虑挫败。

她在电影里没有一刻舒展过眉头,前半段眉心紧皱后半段泪眼婆娑。拼命向看不起女人的父亲证明自己的强大,又对不满足父亲期望的哥哥恨铁不成钢,她又忙碌又焦虑,加上时刻面对生离死别的救援队工作,文玥像一个装满水的气球,随时都会爆炸。

万幸,导演没派个男人去拯救她。

她不够激进也不够传统,不够无私也不够自私,这听起来像废话,但很多人都像文玥。世界上没那么多文哥一样的传统守旧派,也没那么多志斌一样,说走就头也不回的离开的人,更没多少魏道生一类,年过半百仍能债台高筑从头来过的勇士。

大部分人都像文玥一样,在很多事情上无能为力,却保留了很多愤怒的能力,对守旧的东西并不十分满意,却也不愿意离开这片潮湿狭窄的地方。

我儿子读书好!难道让他像我一样困在红磡?

这是影片中文哥儿子志斌的台词。他书都没念完,继承老爸文哥喃呒师的手艺,年纪轻轻就跟着老爸超度亡魂,结婚生子了还被老爸当着一群人训斥。他背着文哥去天主教受洗,因为儿子入校有教徒父母会加分,他在做法事的时候看球,因为原则上讲看球也不耽误超度亡魂,他抛下中风偏瘫的老爸带着全家移民墨尔本,因为想让儿子不走他的老路,儿子读书厉害,就让他去好地方读书,不必像他一样十几岁出学校每天做法事。

兄妹二人曾在医院爆发过一次争吵。文玥指责他自私,作为家里的长子,继承文哥最骄傲的养家手艺,却一点也不尊重喃呒师这份工作。从小做任何事都能毫不费力得到老爸文哥的赞美,自己却始终无法得到老爸认同,现在老爸病重,反倒想带着老婆孩子一走了之。而志斌对妹妹的控诉反而委屈,从小生活在文哥的控制下,人生道路职业规划全被一手把握,妹妹却想学什么学什么,想念几年书就念几年书。他想让自己的孩子不再像自己一样生活,在父母妹妹的家庭之前,他首先是老婆孩子家庭的一员。

一个家庭里也有围城,文哥的冷言冷语砌在中间,两兄妹隔着彼此的怨念针锋相对。

志斌走了,移民去澳洲,这种事在香港不新鲜,不走才奇。

有时候在过于坦诚的影片前反倒让人进退两难。两个人都有道理,这个世界上太多不能用对错衡量的事情了,观众有时候愿意当判官,可是扪心自问,谁又能在身处其中时保证自己绝对正确呢?

走不走?越来越多的港片在讨论这件事,始终有些微弱的希望辉光告诉大家:香港一定会更好。但是走不走?谁能算准未来?

或许看了这部电影能稍微共情一些走或留的焦虑困境,所谓港岛本土政治正确,不过是有些话说中焦虑的内心。

双向奔赴可能对撞,三向奔赴绝对惨案。

本片节奏在细水长流急转直下后像忽然被疯狗追着咬。

不透露关键剧情的描述中只能这么说。

主要角色过于工具和扁平化不必多说,突如其来的升华也让人摸不着头脑,配乐跟五分钱批发一卡车一样使劲往里塞,最低级的错误是有一个插入配乐的节奏点令人非常跳戏,根本不知道为什么此时此刻忽然激昂奏乐更不知道这个乐要奏到几时。

黄子华在这部顶级流量电影里贡献出顶级流量演技,苦笑与眨眼也只能做到双目微红,三部顶级票房电影傍身还是扮演子华神,根本无需听台词,只看他欲言又止苦笑一声就知道,全香港最爱的男人黄子华神,带着他的单口相声和人生哲思,降临了。

魏道生必须是黄子华,而黄子华也必须是子华神。那个会在红馆四面台四两拨千斤的哲学大师,那个在艰难时刻也云淡风轻的意见领袖,那个总是说出无数人心声的栋笃笑神。必须是他来演魏道生,必须是他来展现这样勇敢的,坚韧的,永不放弃的魏道生,必须是他来说出那些俗套的鼓励的话。在这样的时刻,演员与电影及角色的三方面奔赴,演技反倒成为其中最无足轻重一环,与其是需要魏道生,不如说需要黄子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