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实话看预告特别不感兴趣,都市剧+青春双线呗?反正这种就是脚指头都能猜得到的剧情,青春线有笑有泪有遗憾,到现实线破镜重圆,不就这么点事儿么……随便点开当背景音看两集 。不好,不是那么回事,有刀!
现在追到第9集的我先用一句话来形容《要久久爱》——披着偶像剧皮的治愈剧,已造成一位心硬如铁的90后猛女哭过2次了。
披着偶像剧皮的治愈剧 有刀 一把来自现实的刀
所有剧,所有都市剧只要带职场的都告诉你要怎么升级打怪,反正就是剖开所有的痛苦,然后教你擦干眼泪继续干,悬浮一点的就是碰到巨有资源的男人/女人带着你一路飞升,没那么悬浮的就是主角又棒又有能力,踏实肯干又聪明,在被世界伤害之后依然坚定赢下全世界…… 轻舟已过万重山blablablabla
不是,都是轻舟已过万重山?到底都是怎么做到的?就不能被山撞的满头包带着自己这艘破船被迫航行吗?就不能允许我们这职场充满了失败和输吗?不是每次项目milestone都能成功通过,多的是被批的被打击的告诉你一无是处的。这就是我们老中职场人的日常啊!

所以我特别喜欢1992的职场:刚开篇就特别现实,您的10年就值这些(3个月工资)。(此话题现已被????……很幽默了……????????????)

而执行的HR也同样面临着你不优化别人就被公司优化的窘境,现实就是这样,公司给你的任务就是优化别人。你拿的就是给资本主义发的掌管拆那同事职场命运的????,拿的都不叫工资,只能叫良心抵押费。叫什么苦呢?没苦可以叫。
突然想到隔壁有个剧我也特别喜欢,叫《繁城之下》请看灵魂台词——

虽然这个剧吧毛病也挺多,拖,变成20集的剧不是挺完美的吗?然后就是剪辑有点来回穿插,我刚起来的情绪就很随便就给我干断了。但是老天奶啊,总算来点真实的,真的会让职场90s共情的职场剧了。长大的世界是什么样的?就是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痛苦和不幸,都有自己难以说出口的无奈。谁活成理想的大人了?反正我没有。
所以要说怎么治愈了?多看看这种才能减少内耗,天天告诉我全世界都过得特别好还不如早点把我杀了呢。
1992真的会呵护一颗满目疮痍还保留一点点小情怀(毕竟我能在办公室里坐着写豆瓣长评呢还不能算麻木吧)的老心脏。
听说这个项目不被人看好,那确实,现在谁不做爽剧呢?我要是编剧我就写黄瀛子不停穿越回高中拯救自己17岁就没了的初恋,改变他的命运,看起来还挺有卖点的。在这种刷短视频都嫌3分钟太长了的时代,谁还看《17岁你爱过谁》,《17岁杀过谁》还比较有卖点。但偏巧他们就写这种真实的苍白,配上暖色青春的佐料,还配着《要久久爱》这么土的名字…… 一看就没啥爆相,给局部群体送上一阵暖风。
所以我也挺佩服女主杨紫的选择,爆剧多了是有这种为天真的理想买单的底气和勇气。逆流而上不一定乘风破浪,但至少会给一些人带来治愈的星光。(鞠躬了哈????????♀️)
黄瀛子的鲸鱼 我的海豚 是我们被爱的凭证


第5集:“我今年三十岁了,朋友不算多,而那些最好最好的都留在了十八岁”。
是的!!!!我太同意了。现在的情况就是我们这群人的朋友几乎都成家立业了,可能一两个月都没空联系,微信聊天记录都是一两个月连上一次,但真的约出来吃个饭喝顿酒回忆回忆过去(主要是辱骂一下职场这些吊人)真的挺好的。就像我之前看欢乐颂只对一句话印象深刻 ——
总结下来我看这部剧的感受是,没想到世界上还有人把90后当小孩。
90后实际上是一群连父母都不再溺爱的群体,都希望你们赶紧肩负自己的人生责任:首先是必须要成家立业,成为社会的中流砥柱和家庭的重要支撑。
但《要久久爱》会对我说,其实你已经很好了,大家的30岁其实都没有变成理想中的大人,都挺难的,别管理想实现了没,能活着还能保持表面的精神稳定,你已经特别好了。
偶尔回忆回忆青春也不是一种懦弱,17岁的好朋友,是唯一不需要用大量时间和精力再去经营的人脉,一条微信可能就能收到她的正向反馈和鼓励。因为那是过去的自己送给现在的自己的礼物,她都帮你经营过了。
好久没写过剧评了,还好新年前追了这部剧……然后今年的愿望就是:过年我一定要见我17岁的好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