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哈蒂是我非常敬重的导演。

但我不喜欢这部片子。

我认为《一个英雄》是对《一次别离》的过度重复和模仿。

一次别离 (2011)8.82011 / 伊朗 法国 / 剧情 家庭 / 阿斯哈·法哈蒂 / 佩曼·莫阿迪 蕾拉·哈塔米

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

一.角色类型

别离中纳德被动应对流产事件。

英雄中拉希姆被动卷入“树典型”风波。

人们都在被动应对危机,属于被动角色范畴。当然,此项符合法哈蒂描写社会小人物的视角。

二.角色数量

别离大致有:纳德,西敏,特尔梅,纳德父亲,保姆,保姆丈夫,保姆女儿。其余第三方有法官,家庭教师,楼上邻居等若干。

英雄大致有:拉希姆,拉希姆女友,拉希姆儿子,拉希姆姐姐,拉希姆姐夫,债主,债主女儿。其余第三方有监狱长和监狱支部书记,狱友,慈善委员会主任,再就业政审领导,见义勇为司机大爷,金币主人等若干。

都是7+N,或是7+N的变体。人物数量和功能都在法哈蒂式的可控范围内(两者基本一致,但英雄略多一些)。两者更大的区别在于:别离中每一个配角都是鲜活的个体,他们生动的围绕在主角周围,却又不失性格,连本应符号化的法官都带着人性,他们在演“自己”。而英雄中每个配角都背负着某一种立场,甚至可以轻易的用好人和坏人把他们区分出来。在我的观感中,除了“好人”司机大爷,其他的各路牛鬼蛇神都稍显失真,因为他们被符号化和功能化了,喊口号的人常常会忘了自己。

三.主题,矛盾类型,冲突的勾子

都在讲小人物与国家的关系。用36种故事模型来看,都属于第五种:逃离冤罪。法哈蒂的本事在于他会融合两到三种故事模型于一体,这个后面再说。至少在表层事件中都属于逃离冤罪。别离中纳德面对保姆的索赔,英雄中拉希姆还债风波,两个故事的勾子都是钱。这三项基本划定了故事大体的事件,人物关系+时空背景+事件=戏剧情境。近似的人物关系,同样的背景,同类型事件,所以导致戏剧情境高度相似。

四.关键信息隐藏

别离中孩子到底怎么没的?(结尾交代了)

英雄中拉希姆到底是不是设局者?(没有明确交代)

这是法哈蒂擅用的关键信息隐藏术,隐藏的意义有:1增加悬念,2情节复杂化,3延宕高潮。这方面两部电影都做到了,但我想说别离用的好一些,因为,好的隐藏有两个前置条件需要满足:1隐藏的执行者需是一个角色,而非创作者或者剧中某方势力。2该角色有隐藏此事的动机。在别离中,保姆隐藏真相,并且是这样一个令人同情的刚刚失去孩子的母亲为了撑起这个家而去隐瞒,观众很难去责怪她的“欺骗行为”。更绝的是,这个隐藏还在结尾处回到故事主线,并被纳德利用,点燃了炸碎人们希望拼图的炸弹。绝!(至于纳德为何不在一开始就使出手按可兰经的杀招非要等到结尾处,这么多年过去了,我觉得吧,就像手机屏幕上的挖孔一样。天才的逻辑也有漏洞,我相信法哈蒂在这一点上一定纠结过,也一定尽力了。)

再说英雄,质疑拉希姆是设局者这个流言从何而来?是债主么?正常的一个债主为了让负债者还钱会把对方往死里踩?如果是这样,那我猜,法哈蒂导演可能没当过债主。何况,打人事件后债主还放他一马,老爷子够仁义了。唯一有动机的就剩狱友了,那么,面对这样的质问:

...

一个心中笃定胸有成竹的正常人会怎么办?一定是直面手机,就事论事逐个击破。只有心虚的人才会曲线救国去找失主(失主那条线逻辑更有问题,此处不展开讨论了)。在这里法哈蒂犯了一个错误,他让人物(拉希姆)的选择不再忠于人物性格,而是服从了导演的那一盘大棋。更重要的是,狱友(关键信息的这条故事支线的核心)并没有在故事的终点回到主线上,因为,他只是个工具人,他不配。别离中关于流产的矛盾从头怼到尾,英雄呢,结尾的焦点已经转到拉希姆儿子的尊严上去了,父子关系突然就抢走了流言的风头。至此,隐藏信息这条线已经烂尾了。

如果我们分析一次别离的成功,会发现一条规律:关键信息需要赋予重要的角色,这个角色可以和主角组成最重要或者次重要的人物关系,角色要有隐藏该信息的动机,并最终作用于故事高潮。

五.《套娃》故事结构

法哈蒂的故事非常复杂,分析难度极大。但是,这世上所有的故事本质上都是三幕剧,其他都是三幕剧的变体(根据每个故事特有的气质,将第二幕进行拆分)。那么我们试着用三幕剧的结构来剖析《一次别离》,会得出一个图表(抱歉我电脑用的不熟练):

...

如图所示,我们可以把《一次别离》分解成三层叙事,每一层都是一个完整的三幕剧独立体。然后,我们可以发现,1号三幕剧向下恰好是2号三幕剧的第二幕。整个2号三幕剧又成为下一层的第二幕。这种类似于套娃的结构,如果你愿意,你的人物关系够多够复杂,你可以一直套下去。分层的逻辑一定要从重要的人物关系出发,而且是越往下越重要,你不能随便一个阿猫阿狗都来套一层。我个人觉得120分钟的电影里,三层结构已经是极限了,并不是说多就好,大部分优秀的电影只讲一件事。而年轻创作者往往就栽在“深度”这个坑里了,恨不得第一部电影就把宇宙讲明白。那么,法哈蒂的故事搞的这么复杂为什么还好看?

答案在这里:

...
2012年《世界电影》第4期143页红线上那三个字:复杂性。复杂就是法哈蒂的招牌。

我们都知道,艺术的终极追求是“简“,全世界的电影大师绝大多数走的都是毕加索的路子,越老越妖,一根线一头牛,看不懂是你的事儿。那么,法哈蒂为何南辕北辙越拍越复杂?首先,我认为任何形式的南辕北辙只要做到极致,都会产生新的艺术效果,甚至达到另一纬度的“简”。其次,他的招牌不是字面意思这么简单,上面那篇文章只提到“复杂性”三个字,其实我认为,可分两个层次解读,第一是叙事复杂性,第二是情感复杂性。达到叙事复杂性类似于织毛衣,相对有逻辑。而达到情感复杂性则难很多,类似于在黑箱中拼图,也是最重要。复杂的动作必然依靠复杂的情感,没有人物的情感打底,人物的行动就是无源之水,表层的复杂性就是花拳绣腿(例如某些靠音效支撑的国际网红大导演,不说了,怕挨骂)。

换句话说,你看到《一次别离》这么复杂的故事,还不厌烦,是因为每个角色都够生动,都有情感,他们充沛的情感纠葛恰好在一个平衡状态上,使角色相互角力,织绘出情感的复杂性。这是法哈蒂高超的技法和天才的创造力共同完成的,缺一不可。我们只能来试着分解一下他的复杂,尽量找出其中的规律来。

看看他在三层三幕剧的每一层分别在讲什么?

第一层叙事,纳德面临法律的惩戒,他需要证明他是无辜的,求生存。这一层是最容易外化的矛盾,类型片惯用元素。同时能带到当下的伊朗社会背景。

第二层叙事,夫妻二人婚姻的分歧,为何要离婚,因为价值观不同,面对这样的社会,一个要逃离,一个要硬钢。什么样的社会?第一层叙事里有。

第三层叙事,女儿泰尔梅试图挽回这个家,她的家怎么了?第二层叙事里有。她真挚的情感影响了父母的情感。父母的情感变化又会影响到前两层叙事。但归根结底,泰尔梅这一层,表露的是一家三口割不断的情感。

如此我们得到这样的分层逻辑:

...

又复杂,又有序。

每一层都有自己的功能,节奏,表达的主题。

每一层都清晰准确,自成体系。并且能彼此渗透,相互影响。

从社会到个体,从物质到精神,从价值观到情感,都有了。而且有严苛的内在顺序,一定是社会事件在最上层,情感在最下面托底(全片结束时也会停留在最重要的情感层,没有什么比泰尔梅最后的选择更令人揪心的了吧)。这就是法哈蒂的“复杂性”,也是《一次别离》繁而不乱的逻辑。

那么,我们把另一部摆上台面。

...

我们会发现,主体上是完全一样的套娃结构。只是,第一层更复杂,第三层篇幅略少。并且,一二层主题互有重叠。

第一层拾金不昧事件里,拉希姆一会儿要尊严,一会儿要钱,还要工作。卖金币时上一秒畅想美好未来,下一秒就道德上身(人物的重大转变太过简单了)。这不叫复杂了,这是性格的模糊。

第二层还债事件里,拉希姆面对债主时的又卑又亢,加剧了模糊。还了债,就能得到你想要的真正的尊严,但你却在还债的路上在意自己步子迈的不好看。并且,债主全程参与集资过程就很诡异,给你还钱你就烧高香吧,还嫌人家这钱来的有瑕疵?总之,这一层就是和稀泥,看不出这一组人物关系的发展和逻辑,以及个体的性格特征,还有最重要的:欲望。我们反观《一次别离》里纳德的欲望:我不走,我要改变这里,我永远是对的,我绝不认怂!观众知道他想要什么,才能和他共情。

第三层美好新生活中,女友带给他生活的勇气,才是他计划还钱走出监狱的情感契机和基础。是他上面所有行动的源泉。可是这对人物关系被弃置角落,二人没有对抗,女友对拉希姆的各种做法表现出了微乎其微的反对,而这些反对通通被拉希姆无视。这个男人从上了电视之后就变了,再没有提过共筑爱巢的事儿了。换句话说,这对人物关系其实也烂尾了,也就无法再提供地基的支撑了。

人物情感无法支撑,导致人物行动线模糊,行动线模糊导致三个层次中主题重叠不明确,主题重叠导致叙事的复杂性受到影响,就好像汽车变速箱齿轮乱了。叙事复杂性乱了,会遮盖住仅存的情感基础。法哈蒂的剧本向来都是精密仪器,一处乱了,处处乱。

归根结底,在《一个英雄》问题连成的闭环中,谁来背锅?我觉得恰恰正是法哈蒂过度追求叙事的复杂性,轻视了情感的复杂性导致的。情感的复杂性需要天才的创造力,例如别离中纳德一家三口,就在情感的强度上远强过英雄中的拉希姆和女友及儿子的组合。而复杂性这件事,我们需要辩证地看,有些故事适合复杂,有些故事不适合。如果你发现有些角色即便删去,故事依旧成立,那就有问题了。最恰当的状态,应该是每个故事都找到自己最独特的结构和气质,高于类型化模式,这才是电影最大的魅力。这一类故事中,我个人觉得《理查德·朱维尔的哀歌》就找到了比较匹配的结构。感兴趣的朋友可以拿来横向对比。

理查德·朱维尔的哀歌 (2019)8.22019 / 美国 / 剧情 传记 犯罪 / 克林特·伊斯特伍德 / 保罗·沃尔特·豪泽 山姆·洛克威尔

这世上没有什么成功学,也没有一成不变的公式,套娃这一套好不好使,不知道。我只知道强行照搬一定会有问题。

六.情境设计的惯性

最后,说点零碎的有的没的。有没有一些画面,或是一些角色的状态,或是一句台词让你觉得似曾相识?

道德的困境

...
《一次别离》

...
《一个英雄》

孩子面对质询

...
《一次别离》

...
《一个英雄》

武戏的场所

...
《一次别离》

...
《一个英雄》

或者,这最经典的一幕:

...
《一次别离》

...
《一个英雄》结语

我带着批判和调侃的心态去找以上这些图,却在寻找的过程中再次动容。以至于此刻已失去了批评的心情。

抛开与前作的对比和不知详情的抄袭案,《一个英雄》依旧是一部优秀的电影。只是珠玉在前,瓦石难当。十年后的今天,《一个英雄》的出现让我重新审视十年前《一次别离》的伟大,让我再次赞叹法哈蒂在技法和创作直觉上达到的一种独特的契合高度。同时它也证明,天才的作品是无法复制的。

虽说所有伟大的作家终其一生都在讲同一个故事,以至于我们会看到同一种语法,同一种视听,甚至感受同一种情感体验。但我还是盼着能看到他下一部,有新的天才出来。

2012-2022《一次别离》上映十周年了。向法哈蒂致敬。

一次别离 (2011)8.82011 / 伊朗 法国 / 剧情 家庭 / 阿斯哈·法哈蒂 / 佩曼·莫阿迪 蕾拉·哈塔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