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是有用心制作的,很遗憾在我这里高不过三星。
演员都是我颇喜欢的:饰演Dan的Wagner Moura在毒枭第一季留下过令人难忘的表演;饰演Harper的Jamie Bell在千禧年以Billy Elliot出道,二十多年来佳作累累,是在观众的注视中长大的;饰演Jin-Sook的Phillipa Soo在Hamilton里饰演Eliza是闪光女孩无疑了;就连饰演女主母亲的Amy Brenneman 也勾起回忆——今天的老母亲当初闪闪发光还是在经典警匪电影Heat(盗火线)中:那是部地道的男人戏,而她的珍贵存在代表着温婉清澈,令警匪追逐中的De Niro(以及观众)都蓦然感到了对于美好未来的纤弱悸动……而那还是在……1995年。(饰演Klara的Madeline Brewer则是Moss在Handmaid's Tale的老搭档。)
几位主演的表演皆准确有力。Moss在末集说服验尸官是精彩一笔:不但她的诚挚打动验尸官(以及观众)、从而带来对剧情的关键推动,而且她对逝去的Dan的人品所做的总结同时也是她对Dan的认识的升华。女主大概就是由此觉知这个落魄男人的可贵,暗线连到剧末重新在吧台慧眼识珠的拿捏这个shining boy。
Moss被誉为此剧的定海神针,不但独霸海报,而且担任执行制片和导演之一。(执行制片里竟还有Leonardo DiCaprio。)
那么为何三星呢?主要是因为:
1. 强行设定先导。房子就是房子,自有其一套房主认定、时间流动的规则;没依据,不解释,充满道路自信。重重悬疑揭开了……而答案就这?说起来Harper对房子从闯入到接受明显缺乏一个心理转变的刻画。这种陡然怪力乱神的画风,难道不需要通过对他的心路历程加以描绘,从而引导观众接受吗?缺掉这个环节就为了给观众和Klara一个逛街小惊喜?真是得不偿失。
花了很多力气去编排也费了观众好多眼力的周遭倏变也令人费解。剧中倒是尝试借Jin-Sook之口加以解释,但这解释也含混不清、离奇不堪。周边倏变一而再、再而三,对剧情没有真正推动,反而成为累赘。
看看其他设定怪规则的影视作品,有把规则引入得很巧妙、解释得很清楚,乃至进而“玩规则”的(想想盗梦空间)。不值得参考吗?其实末集Harper疯狂杀人,不断改变二女周遭,起到了阻碍她们调查的效果。Harper是在玩规则吗?否则到底是什么在驱动他呢?也不明说是要观众猜吗?
怪设定有其原因在。原著是南非女作家Beukes的流行小说。在这样的设定下,杀手杀人方式就可以极其诡异,意在捕捉让人汗毛直竖的恐怖感觉。原著大量篇幅给了各个受害者:每章从一个受害者视角描写被害过程。流行小说嘛,你get到了吧。原著里谋杀的目标都是由房子指定,Harper被迫执行,是真·房奴无疑了。剧集改为Harper由其厌女情绪驱使而作案,目标都是生活中自然遇到,这是很高明的:可信,丰富人物,且加强了女性主义视角。
怪设定在剧集里也带来了作案时的恐怖感(但比较短暂)和Moss视角的悬疑感,奈何解疑主要靠编,雷声大雨点小了。
2. 解谜过程廉价。调查记者被杀害,居然顺便偷钱包;女主拿到钱包,一下就有地址了。没有分析推演、迷雾重重,没有柳暗花明、恍然大悟,整个过程基本张力为零。当然观众早已从杀手视角了解到真相了,但有谁曾为女主和记者的探索捏一把汗的么?
3. 人物仍欠出彩。表演上佳,但限于剧本,没有哪个角色深深烙印在观众心中。这个问题其实小说就有,读者在读后感里抱怨没兴趣共情他们当中的任何一个。Kirby可能还好;救下其他闪亮女孩之后她如果能现身假装偶遇一下其实会更好,因为可以升华无名英雄和扣题到姐妹情。Dan主要靠气质,似乎到领盒饭也没机会真正挣扎过。Harper专程追溯受害人童年去毁蜜蜂,那股子“我掌控你,我就是要毁了你”的厌女情绪溢出屏幕,但这个人物其实是有点单薄的。Jin-Sook这个角色自己的性格演进在哪里?
既然恐怖是大方向,那么唔该大家都强打一下精神来做工具人咯~
(对原著的另一改编是将女主从女大学生改为工作多年,从而增加厚重感,也是很聪明的。)
其实很认同女性权益伸张:无惧风雨,你最闪亮。而不得不留意到剧中女性角色多是单身,故事演进中伴侣概付阙如,女主母亲也是单亲妈妈,唯一女主婚姻只在短暂的平行时空且颇劝退,是成长为大女主后才去拿捏闪亮男孩。这部女性原著、制片、编剧、主演的剧集里,男性角色主要包括杀手坏坯、帮凶弱坯、待拯救的落魄boy和错配。我是觉得完全可,但也不至于为此加星了。
(原著没读过,只搜读了书评和编导访谈,还望方家法正。此剧所本的小说完全收尾,因而是否有下一季存疑。原作者另有两部书在改编剧集、一部书在改编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