瑕不掩瑜,前半部若有7分,后半部值得9分。
按照欲扬先抑的惯性,先来说说“瑕”。《天下长河》这部剧,如果不看到后半部,免不了会觉得靳辅、陈潢又被塑造成了典型“受苦受难的好人”,而康熙又被塑造成了典型爽文主角,如此落入窠臼。受益于“治河”这个新颖题材,前者还算值得一看,后者却有诸多珠玉在前,对其“神迹”再多赘述也略显乏味。
看这部剧时我刚看完《鹤唳华亭》,便不由心生比较——萧定权确实做不了皇帝、只能做圣人,而这位千古一帝却做不了圣人、只能做“神人”。论道,他心怀天下;论术,他算无遗策;论成就,他知天文晓地理,洋文、科学、设计无一不通,更别提他那些收复疆土的实绩,当然确实有很明显的政宣痕迹。索明高三人逐渐察觉到了康熙的变化,多次在私下说他是“神”,是现如今朝堂上唯一的“大树”。
所幸这部剧没有停留于此。
再来说说“瑜”。正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如果说本剧最大的“瑕”在于造神运动过冗,其最大的“瑜”则在于“假神”的真相,甚至连各个鲜活立体的配角,其高光戏份也多在与这尊假神康熙的互动之间。
转折点在于黄河入海口工程。愈发孤家寡人的康熙固执短视,靳辅则在淤田买卖上有不察之罪,主观故意加客观错误,真龙圣人要挥刀了。自此,前期已铺陈到位的一系列妙人面对宦海沉浮,命如漂萍。
最想做圣人的于振甲(此角色设计实在精彩)害死了成千上万的黎民百姓,刚以戴罪之身赈济归来,又成了皇帝手中的一把愚钝的刀,先无差别刺向忠臣弄臣,再刺向治河工事,最后殃及万千无辜。然而直到后来黄河大决、两次跳黄河未遂、对靳辅痛哭认错,追悔莫及、惟求一死的于振甲也没看清,他只是一把刀。他可以认错,但皇帝至死也不会认错。
最爱听皇上墙角的高士奇,碰上了比他更爱听墙角的康熙,再多金豆子也比不过遍及朝野的“思想警察”,再巧舌如簧也辩不赢“真理部”。他搅动风云有罪,曾将他视为良师益友的康熙却更憎恶他的挑衅,让他看外语书不仅是拆穿其听墙角的嘲讽,更是在智能上的羞辱,那是恬不知耻的既得利益者,隔着阶级鸿沟对普通人的鄙夷。
最不善玩弄权术的徐乾学终于在冷板凳上反思出了弄权的真谛,无论是中探花后发疯,还是官场上处处被人拿捏,徐乾学无疑是这故事里的一个丑角,“廷试第一”更加强了他身上的矛盾与讽刺。这样一个为政中庸、学识卓然的“中人”,为出人头地,找到的出路只有立场坚定地加入索额图党羽。徐乾学始终是清醒的,兄弟三人庙中诀别时,他对高士奇说:“有你我这样的人,世上又怎会有陈潢的地方”。洒薄酒一杯,然后继续清醒地走他“术大于道”的为官之路,经历高楼起,终有一日高楼塌。
明珠与索额图并无本质区别,其自身功过另论,不过都是康熙究极中央集权的牺牲品。相权、军权乃至河道工程权,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万千事宜,莫非王权。谁先倒台也是圣意王权,皇上不属意胤褆,又想驳回靳陈的工程计划,纳兰明珠做鱼肉正合适。明珠倒台后曾在宫里遇到过康熙,他未曾下跪,只是静静地看着皇帝上轿、离开,期间连一寸视线都没分给他。七岁登基的小皇帝终于百炼成钢,成了名副其实的孤家寡人,首先炼成的就是心冷如铁。
最后再来说被塑为真神的靳、陈二人。
陈潢从生到死,身从黄河来,魂归星河去,从姓名表字到一生烟雨,他整个人就是为了黄河而存在的。他眼里惟有那条奔流不息的长河,王侯将相、宠辱枯荣,皆是浮生若梦。他是侍奉黄河的神使,使命未尽,但肉身凡胎无以为继,黄河就召他回去了。靳辅则比陈潢多了些人气儿,有妻儿、懂规则,他是个在人间道上选择了侍奉黄河的圣人君子,却也几乎只是为了黄河而存在的。如此至纯至真的人,几乎没有道德瑕疵,能力瑕疵也被一笔带过,连挣扎反抗都太过耿直,不免单薄,但符合人们对“真神”的朴素要求。
最后一幕里,风烛残年的康熙回望靳、陈的塑像金身。朝堂上不可一世的神跌入凡尘,泥沙里凄风苦雨的神求得正果。若有遗憾,应该还是编剧对这位孤家寡人心慈手软了些,要是能把历史上对陈潢平反奏折的“寝其奏”结局演出来,效果可能会更令人唏嘘。
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
最终还是只有天下长河奔流不息,无论世道盛衰,无论何人来治,或为祸患,或为福祉,它永远不为所动、永远以万物为刍狗,一如天地,一如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