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声之形》一样,这同样是一部评分在7分左右不上不下,争议极大的作品。好的地方在于《我想吃掉你的胰脏》并没有触及那么敏感的话题令人争论不休;坏的地方在于它本身对于男女主之间感情的暧昧态度,没有还原出小说的灵魂,以及A社终究没法像京阿尼一样为这部作品撑腰,让《我想吃掉你的胰脏》在层次以及剧情上终究棋差一着。但无论如何,这部2018年的作品都和其他很多优秀的日漫作品一起,塑造了我对于日本动漫文学的审美和眼界。

...

这是一个很经典的青春伤痛文学作品或者绝症文学作品,除了女主的突然死亡有些逆剧情以外,对于故事的主要脉络和想要表达的核心内容,我相信对文学有一定了解的观众在看到电影标签时就已了然。但不得不说日式的青春伤痛文学一直都是我的心头好,在文学艺术的虚幻和现实世界的真实中找到了很好的平衡点。《我想吃掉你的胰脏》就是其中很好的代表,青春伤痛文学并不是仅仅是有“青春”、“伤痛”和“文学”这些元素(这也是国产青春影视文学很难成功的原因),而且在有这些特征的基础上,故事的主人公获得了成长,收获了回忆,走向了未来。就如同电影标题“我想吃掉你的胰脏”一样,直白的翻译就是“我想成为你”。在青春经历过这样的一段故事后,女主在死前获得了内心的平静,男主从一个阴沉不合群的人走向、融入了集体,在关于胰脏的故事中,他们都向着成长迈开了步伐。

...

电影争议最大的部分,是如何对男女主之间的感情做出定义。这一点上我觉得无论那一派的支持者都没有问题,对男女主之间暧昧不清的态度感到厌恶的观众并没有问题,因为文学本身是基于社会现实进行创作的,而日本社会对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中国社会有着很大的差异,在我们看来,他们之间感情变化和心路历程是相对畸形的,就如同《我想吃掉你的胰脏》中男女主的感情,在原著小说的后日谈中曾有提及。

...

二十多年后,已经成家立业的男主向自己的女儿讲述了这段故事,女儿向男主询问和女主之间到底是怎样的感情。男主尴尬沉默良久后,回答了这样的一句话:“应该既不是朋友也不是恋人,而是一种更加紧密的关系吧”。这种“共依存”的关系在我们看来确实很难理解,能理解的观众也大多是阅读过日式文艺作品,在对其有一定的了解才能够明白的。所以说,惹人非议的并不是作品本身对感情线的处理失败,而是文化的差异,能接受这一点,再看这部作品,会不会感觉好受一点儿?

...

当然,相对于正常的青春伤痛文学作品来说,《我想吃掉你的胰脏》在对女主结局的处理上有这相当大的差异。一般来说,正常的作品会在前半段用一些十分快乐的日常制造美好,在后半段通过主人公病情的发展撕碎美好,在结局留下其中一个主人公通过这段伤痛明白某个道理而获得成长。《我想吃掉你的胰脏》不同的地方在于,时长一个半小时的电影,女主在该片还剩半个小时时就已经因为意外突然离开,让观众和男主以及剧中人物甚至没有做好足够的心理准备。所以我们在看到这段故事时,心中的震惊和不接受会远大于一般作品。明明女主的人生只剩下了半年时光,这半年对她来说更是尤其的珍贵,却在突然之间被一个随机杀人犯结束,可以说从戏里到戏外的每一个人都很难接受这样的结局。一部轻小说制造如此剧烈的戏剧冲突很少见,而更少见的是它之后对于故事的处理,也就是“我想吃掉你的胰脏”。

...

就像电影中台词所说的“我们好像站在彼此的对立面”,男女主是完全相反的两种人,如果不是女主的病,如果男主没有在巧合下得知女主的病情,如果没有这么多巧合的话,他们极大可能会是两条永远不想交的平行线。这些巧合让他们发现对方,也理解了对方,原来他们并不是完全相反的人,而是“面对面的站着”。男女主在面对对方时,都有想成为对方的欲望,而日本特殊的社会环境又让这种欲望被深埋于他们心中自己都无法发现的地方,他们之间相处的过程,就是发掘这种欲望的过程。

...

很多人都觉得结局是BE的,但如果你从这个角度来看,《我想吃掉你的胰脏》是一个实实在在的HE结局,男女主最终都成为了彼此,女主变得和男主一样心境泰然,男主走出了自己的舒适区,交到了朋友,也在未来的故事中收获了圆满的结局。“我想吃掉你的胰脏”也就是“我想成为你”,他们吃掉了彼此的“胰脏”,让彼此的灵魂住进了对方的心中,长长久久、生生世世。

...

在最后的最后,如果让我给这部电影或者说这部轻小说一个总结性的评价。我会说我无法断言它的好坏,因为从专业性上来说我无法断言它的好,从情感上来说我无法断言它的坏。但这是一部我会推荐给未来的孩子看的作品,也衷心的希望在他的青春时光里,能碰到他独有的“我想吃掉你的胰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