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教育?“教育的本质是:一棵树撼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当我看《山花烂漫时》这部剧时,这句关于教育的话,就一直在脑子里回响。

△这是10月1日时的评分,现在已经升到9.4了
与严肃冷静概括的张桂梅老师的相关新闻报道不同,《山花烂漫时》这部剧真实又细微地展现了张桂梅老师为创办公立免费女高的经过,令我们完整又深刻地理解了她的伟大。
她怎么能不伟大呢?光产生一个要办公立免费女高的想法就已经很了不起了。她还把这个想法落地了。不但女高建起来了,还创造了升学奇迹。
为什么要建免费女子高中呢?因为华坪县太贫困了,原先在初中教学的张桂梅老师发现女孩子们一个个辍学消失在课堂,她翻山越岭去家访,就看到女孩子们初中毕业甚至还没毕业就要嫁人,生一堆娃,又养不起。一代代重复无望的人生。

是女孩子们自己不想继续读书吗?有的是,也有的不是。但不管是不是她们不想继续读书,总归是家里没办法再继续供养读书的女孩子,但男孩子却是砸锅卖铁也得供下去的。
所以,只有免费让大山里的女孩子读完高中去上大学,才能改变她们的命运,以及她们下一代又下一代的命运。
如果没有看到电视剧拍摄出来的大山里的家,我们这些从没经历过缺衣少食的人是无法想象的。
没有见到那些女孩子各有各的贫困,各有各的家庭困难,也实在没法想象跟办学校比起来,更难的是招生。
第一批100个孩子,张老师带着其他老师走进山里,一个个去找去劝,好不容易招齐了孩子们,还会有遇到家庭困难又差点退学的。

那些真实的困难一个又一个地展现在我们面前,却又一个又一个地被张老师的坚韧、幽默和信心所克服。
女孩子们从麻木地接受自己嫁人的命运,到半信半疑地去读书,再到坚定不移地奋发图强,创造升学奇迹,我看到了“一棵树撼动了一片森林,一朵云推动了一片云,一个灵魂唤醒了成百上千的灵魂。”
这不是伟大是什么?
当孩子们高声朗诵校训:
我本是高山而非溪流,我欲于群峰之巅,俯视平庸的沟壑。
我本是人杰而非草芥,我站在伟人之肩,藐视卑微的懦夫。
电视剧达到一遍遍高潮,她们终于懂得了校训的含义,她们也终于实践了校训的意义。
看剧的整个过程,笑和泪不断交叉显现在我的脸上,这部剧真的太好了。拍得好、演得好,叙事手法也很高级,朴实平淡却又透出热烈和力量。处处绝望又处处有希望,既不矫情也不刻意,非常自然质朴又引人入胜。
它让我们看到人性的复杂,既可以高尚到身心震撼,也可以普普通通却也并不丢脸,而卑劣似乎也有卑劣的理由……它也让我们看到教育的迷人之处,看到剧中老师和学生的改变,看到精神带领行动的力量……
苦尽甘来后,便是“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说真的,我实在不知道该如何去赞美它,因为怎么说都总觉得赞美得不到位。我只是觉得每个人都应该去看一看,从中去汲取精神力量。
尤其是当人生走到绝境时,不妨去看一看《山花烂漫时》,去看看还有比电视里的人更难的人生吗?她们都可以绝处逢生,我们就更可以。更何况,那些不是虚构不是想象,那些是真实发生过的事情,是发生在他人身上的事情,不是历史不是未来,是同时代的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