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最浮于表面的部分说起,整部影片都暗含了一种讽刺的意味。
无论是从影片最最开始时,看着电视机里Tony Stark的风光无两,而受到内心鸟人驱动的暴走。
抑或是是在晦暗的舞台上,伴随一声尖锐的枪响,在暴起的硝烟中,舞台上松垮垮的蜘蛛侠,与大黄蜂等Superheroes.
或许这也引入了一个为普罗大众不断重复的话题:超级英雄一类快消式,注重视觉冲击力的超级英雄电影,能够属于传统的优质电影吗?
不能够传达真正的思想以及给予人心灵触动的电影,又能够属于一部好电影吗?
或者仅仅着眼于个人英雄主义而忽视社会中个体的苦痛与自我精神的煎熬的能够算是好电影吗?
这一个个问题如同裹着铁皮的炮弹,冲击了CG技术高度发展下的电影社会。
社会在科技的推动下,不断地往前挪动,那纹理分明的轮毂无比清晰地刻印在了每一个时代的殉道者身上。
像迈克尔•基顿,爱德华•诺顿等都与大行其道的科幻叙事,注重视觉元素的好莱坞传统大片息息相关。但他们也是这一段时代变迁当中的殉道者。
在参与这些影片的过程当中,可谓是人气与流量丰收。但脱离于这古板的好莱坞叙事后,他们一落千丈。这或许也解释了为什么能够于这部影片中看到这几位的身影。
“只有真正与生活相关的,才最触动人心。”他们不是在演别人,他们演的是荧幕人造光中的自己,那一个个经艺术不断放大后的自己。
而在最深层次,最关键的一个词,或许是煎熬。
像大部分人所不断引述的:艺术家与疯子,只有一线之隔。
整部影片在短短的时间范畴内,即围绕着天堂与地狱,成名与颓败,痛苦与煎熬,描摹了数个囿于自身现状,存余着对过往的悔恨以及缅怀,不断地在自我内心中煎熬度日的角色。
同时,这份煎熬并不是恒定的。
每一个角色不断加入影片的线性叙事当中,都着力于推动煎熬的酝酿。
从一开始由好莱坞转战百老汇,对于重复名声的期待以及内心的揣揣不安的煎熬。
在演员的不断更替中,在诺顿的恣意放荡以及骄傲自大中,在Emma Stone歇斯底里的呐喊与煎熬中,不断地推动着话剧利益相关者,内心深处呐喊的煎熬。
而事业并不是煎熬的全貌,于影片中所展示的煎熬是一个如同多棱体般的结构。
于自我的战争中煎熬,于爱情的战争中煎熬,于家庭的战争中间啊,于事业的战争中煎熬。他的内心炮火连天,从未真正停止内心与自我的对话。
于其中,与家庭的煎熬,或许可以称为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从Emma Stone歇斯底里的咆哮中,讲述着一个凄惨的现实:你自己不过是吸引渺渺大众的一个暄头。在短暂的风光之后,只会极速地陷入寂静。No one really care about you, besides yourself.
一切如同柏林墙的钻块,在一声巨响中,溅起四散的尘烟,轰然倒塌。
一切如同那一声挂于弦上的鸣响,鼓动着鸟儿羽毛紧绷,展臂飞翔。
“他最后是飞起还是下落,我们从未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