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GBT ??? //Who am I ??? 我能做什么?我要做什么?既不是社群的一份子,生活中也很少机会与他们对话,我发声又能做什么呢?
第一次知道Gay是因为张国荣,然后就是白先勇笔下的《孽子》,接着又因为何式凝,我开始知道90年代香港的同志运动、认识到Queer运动,知道黄耀明等人创办的大爱同盟,《叔叔》这部电影获奖后,看到了江绍褀所关注的香港大龄男同性恋……但即便如此,我对这个群体的认识依旧是很脸谱化、很两极的:一方面他们是上层精英,通晓艺术,懂得如何发声,知道如何努力且体面地争取社群的利益,在很多地方,他们都成功了!另一方面,也看到了基层同性恋者他们被歧视、被社群内部孤立的故事。
很温暖的一篇文章:作为他者,学会尊重和理解
终于!!!因为《仔仔一堂》这个“香港电视史上首个BL配对节目”,我决定写点什么了……
除了疯狂痴迷于帅哥的美体美颜外,综艺内外售后管够的制作态度真的让我眼前一亮!当然,更重要的是,对这个群体有了更多的了解????
一直知道平视很重要,有色眼镜不可取,但就如他们不知道“如何成为一个Gay”一样,我也不知道“如何谈论和面对LGBTQ”~了解的匮乏让人小心翼翼、不知所措。
透过节目,我才终于找到了和这个群体的联结:原来他们也需要面对家庭关系、职业选择、个人成长这些话题,甚至看到最后才意识到,Gay只是他们众多身份中的一个,少数族裔、单亲家庭、隔代教养、网络暴力、贫穷、新移民……这些身份也同样形塑着一个人,每一个人都会成为群体的少数。特别是节目最后,Nathan讲述妈妈如何遭受暴力、面对贫穷,打几份工养大孩子:“有一个同性恋的儿子,一定不是她受过最大的苦”——简直破防大哭????,人生的一道一道槛啊……
作为一个自诩恋综受众,这不是我第一次为荧幕里的情侣尖叫,但未曾想过有一天我会对着男男cp,嗑得上头,浪漫之处嘴角上扬、苹果肌发抖,抉择之处紧张又期待……与十三个仔仔走过二十集才知道,原来他们也会试探、也会暧昧、也会起哄、也会有真爱和误会,情感的流动无论在哪里都弥足珍贵,爱情的甜蜜属于给每一对勇敢的情侣。
相比起其他恋综,这个节目毫无疑问承载了更多,在Speed dating的包装背后,还有十二个仔仔和主理人之间真挚美好的友情、各自家庭关系中的拉扯、困惑和无解、成长中向前迈进的勇气……二十集的节目内外,打开了我认识这个群体的新角度,也让我看到了,在一个性别并不友善的社会里,有这么一群人,在努力为自己的社群发声,用生命影响生命。
// 传统电视台遇上LGBTQ //
说实话,一开始留意到节目就是因为Drama的宣传,怀着猎奇的心情开始看了第一集才突然意识到,原来节目不是在ViuTV播出,而是在TVB(J2)。主理人Vinci在很多的采访都提到了这个决定,是希望让更多大众可以知道和了解这个群体,而不仅是做一个圈内人围炉取暖的节目。Louis也说过,当时跟身边人出柜的契机就是因为刚好电视在放《嫁到世界这边端》里的那对Couple的故事,所以如果大众媒体可以更接纳、包容这类节目的话,也一定会让更多人获益。
节目里介绍了5家相关的慈善机构,其中最令我意外的其实是东华三院,对这家机构的最初印象当然来自《欢乐满东华》的筹款晚会,但作为一家历史悠久的传统慈善机构,竟然也有关注性小众的板块!
后来才知道,节目监制兼主理人Vinci曾经担任过东华三院的主席,也在任内做出了不少的努力,甚至把平权的观念带进了内部的人事管理中,在大环境保守的情况下,能迈出这一步,真的很不容易。
希望那些说自己没钱,
但有人情味的公益机构快跟上
这个不需要花很多钱!:-]
// 冲出香港一起讨论LGBTQ //
最初,我以为这个节目和过往的香港综艺一样,只会被港圈电视儿童留意到,直到他们在直播中频繁cue内地网民,才突然发现,原来他们在内地的粉丝真不少,而且制作方早就注意到B站、小红书上大家热烈的讨论,不仅专门开账号参与互动,还会在节目宣传中帮忙指路Bilibili,用心照不宣的默契达成了官方对盗版搬运的“肯定”。结局夜的Youtube直播评论区里,他们能实时知道B站的直播被禁了,全场露出错愕的表情,用这种方式同在,实在是有点尴尬,又有点无奈。
录制结束的一年后,节目终于播完了,大家都有了新的开始,在各自的道路上Move on,但依旧会每天节目结束后通过直播与网友短暂相聚,聊聊近况和感受,真的很感动。两年浓缩成的20集,像投入水面的一颗石子,在湖面上泛起了一片涟漪,希望能一点点地将影响到更远的地方,更多的人。
B站宝藏博主:火爆猴小龙
大物和小龙的故事,也很好嗑哈哈哈哈
不过,请不要让他们火,偷偷乐就好了!
图源 | 网络
首发公众号 | 肆惮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