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我印象中几年前这片评分在5.3,不知道是不是记错了,反正不高,现在涨到八点多,可能跟导演遗作和制片下跪有关?
光说片子,确实有感动到我。但整体从拜师学艺到后边技艺的难以传承,都让人感觉表现过于单薄,不太有深度。第一点,片中一直用“德高望重的人才配享用”、“唯一传人才能演奏”以及学习各种鸟叫来铺垫《百鸟朝凤》这首曲子,到真正演奏的时候,却要靠师傅吐血来烘托出气氛,有点失望,对此特意去听了一下《百鸟朝凤》的原曲,感觉非常享受,电影要讲传承,却对所传承技艺的美感塑造不够,我觉得这算硬伤。第二点,徒弟出师后,好似突然就遭遇文化冲击和金钱危机而使唢呐技艺难以为继,这多少有点突兀,我觉得这一点应该逐渐展现出来,师父和二师兄在院子里的拉扯让人痛心,但也只是痛心,师父对唢呐现状是否有迷茫,新班主对现状是否有思考,这些方面都应该再挖掘一下,而不是师父以师威逼徒弟演出,新班主六神无主跟个小跟班一样,文化局长来录一下曲子就等于达到了传承的目的。同时影片提到刚开始师父受人跪拜的场面如何宏大,后面连接班礼都没有,这块又掺杂进去唢呐人的社会地位方面,感觉和影片所强调的“匠心”又有点小矛盾。第三点,归结到服化道演技方面吧,82年的农村,小男孩的白衬衣都非常让我出戏,如果前半段拜师学艺还能因为俩小孩感觉到温情有意思的话,后半段我真的不知道怎么形容,男主真的不像“把唢呐渗进骨子里”的匠人,也看不出来他身上有任何“唢呐是吹给自己听的”的精神。最不能忍的是,唢呐演奏的时候居然还需要配乐来烘托气氛,我真的接受无能。

其实我蛮期待这部片子的,光这名字《百鸟朝凤》,想想得是个多美妙的场面啊,结果传承故事讲得还不如《闪光少女》好……全片我喜欢的部分是徒弟在师父坟前演奏完后,师父起身,走向远处,给人一种“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的怅然感。另有一版本是徒弟们在师父坟前合奏,看到这张剧照,也非常有感觉。

虽然导演已逝,但对影片,还是秉持真实的评价吧。

最后一提,真的可以搜一下《百鸟朝凤》的演奏去听听看看,实在很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