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这是一部胡同电影、京味《爱情神话》,在我看来,这部电影,其实表现的就是我们普通人的爱、缺爱、父母与子女关系的电影。其实这个电影要是放在上海,放在小城市,也是一样成立的。

女孩出身于离异家庭,比较缺爱,她遇到了“小老百姓”的儿子,然后恋爱了。因为戒指丢了,俩人重新思考他们之间的关系。后来,女孩做着自己不愿意做的助理工作,当舞蹈演员都走了,她翩翩起舞,这时候,男孩来了,她们和好了,大团圆的结局,也许以后他们的生活中还会面对一系列的鸡飞狗跳,但生活本身不就像一部喜剧嘛,有欢乐有哀愁有激动人心有互相揣测……

不要总是动不动给电影中的人物扣上妈宝男缺爱女的标签,幸福的家庭毕竟是少数。我们是否可以体会到电影中人物的境遇,以及内心的需求呢?当赵小鹿在等公交车,车来了,她没有上车,蹲了下来,我在那一刻想到了我自己,在都市生活中,你是否也有这样的时刻?以及赵小鹿最后对父亲说出了那句我爱你。迷茫的赵小鹿何尝不是我们自己呢?与父母和解想必是我们当代很多青年的一大课题。

这故事很接地气,我们应该看到不一样的人物,听到不一样的声音。我记得我看过一部非常好看的电影《北京你早》,是1990年的片子,那部电影很好地表现了当时的北京。时间已经过去了30多年了,我们对电影是不是应该更包容一点呢?我们处在这样的文化中,好的文艺本来就是反映生活的,这电影就是再现了我们当代城市人们的生活、爱情、亲情以及梦想。

导演扎实的的文学功底和音乐行业的经验,让影片充满了诗意。沙宝亮在车中放《暗香》,这一幕太好笑了,电影需要幽默的元素。同时,导演本身还在电影中融入了反思,反思子女与父母之间的关系,反思当代的爱情观。钻戒,是一个符号,象征着物质,没有物质,爱情就不成立了吗?

还有,电影中人物的语言都非常简洁,京味十足,久违的“贫”,贫着贫着就把亲情的羁绊、爱情、家长里短都说出来了。电影好看(轻松愉快)不就完了吗?干嘛总是上纲上线呢?再说这部电影真的不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