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部韩国的年代剧,但让我非常有共鸣,看着剧里的妈妈,总能想到自己的妈妈外婆。按照年纪爱纯1950年和我外婆同龄,金明1969年和我妈妈同龄。但上世纪韩国比中国发展得快,看着爱纯我就想到我的妈妈,看着金明就想到自己。

春天的和风

小时候和妈妈回老家,妈妈总要给邻居老奶奶买礼物。我很好奇,我们院子里有三家邻居为什么只给这个老奶奶送呢?再大一些,这位老奶奶已经去世了,和表哥表姐们闲聊到她,我说出了我从小的疑问。哥哥姐姐们一脸诧异说,你不知道吗?她的儿子是你妈妈的第一任丈夫啊。

妈妈出生在四川的大山里,家里五个姊妹,那会还是人民公社挣工分。外公外婆靠着土地,把五个子女养大。几个姊妹中妈妈的成绩最好,每次都考班级第一。但三年级的时候她生了一场大病,医生已经让外公准备后事了,外公没有放弃卖了家里唯一的一头猪,换到镇上的医院,妈妈挺了过来。但四年级已经开学半学期了,妈妈好胜,觉得自己半学期没学了,跟不上进度了,带着花光家里所有积蓄的愧疚,主动告诉外公,她不读了。至此妈妈的学生时代结束在小学三年级。

没读书的妈妈,就留在家里帮外婆种地,再大一些到了街上的火炮厂上班,因为手脚快被厂长赏识,想让妈妈做她的儿媳妇。厂里唯一一张买电视的票,就给了妈妈。妈妈用票和上班的所有积蓄买了全村第一台黑白电视,这台电视现在都还在外公的卧室里放着。我问妈妈你为什么没嫁给厂长的儿子,妈妈说因为厂长儿子木讷不说话,她看不上。我说那你看上了谁,妈妈笑而不答。是的,她看上了隔壁邻居老奶奶家的小儿子,他们从小一起长大,青梅竹马。晚上经常一群孩子,各自从家里端碗面,蹲在外婆院子外的石板上聊天吃饭,那会的月亮亮得可以照出人的影子。他们隔着男男女女也许偶尔在月色中相望。

妈妈19岁那年,他们结婚了。妈妈很开心,因为回娘家只需要走100步。那位叔叔手非常巧,为了新婚亲手做了一个沙发给妈妈。妈妈继续在火炮厂上班,叔叔在家里种地,农忙时妈妈也会回家帮忙。插秧那几天,每个田里都能看到挽起裤腿弯着腰倒退前行的人。据舅妈回忆,妈妈他们俩口是全村最快的能干人,别人两口子秧苗才插了一行,妈妈和那位叔叔都已经插完两行了。秧苗抽穗的时候,妈妈怀孕了,日子更有奔头了。

夏天的暴雨

外婆的村口有一个大水库,夏天的时候我和妹妹们特别喜欢趁外婆外公睡午觉,跑到水库边上洗脚,凉幽幽的比扇风扇还舒服。有一天外婆睡醒了,找不到我们仨,一路找一路喊。在水库边看到玩水的我们,外婆从没有发过那么的火。我拎着滴水的裙子带着妹妹低头跟在外婆身后,大气都不敢出,回家了。那是我最后一次在水库洗脚。

炎热的夏天,正是农闲的时候。外婆年轻的时候,舅舅经常约着那位叔叔还有其他几个好兄弟到水库游泳。那天尤其闷热,树上的知了叫得让人烦躁。他们照常来到水库,比拼着谁游得快,潜得深。那位叔叔潜了下去,可是等了很久,他都没再浮上来。所有人都慌了,赶紧上岸跑回家叫人。时间一点一点流逝,他还是没有上来。妈妈扶着大肚子,跑到堤岸上焦急地喊他的名字,一直喊一直喊一直喊,喊到太阳下山,喊到晕倒在岸。再次醒来时,她看到的是泡得不成人形的丈夫。那年她20岁,怀孕6个月。

没有人告诉我,妈妈是怎么过来的。那几个月,舅舅不敢和妈妈说话,他非常愧疚,他不明白为什么最会水的人,最终会在水中离开。四个月后,我的姐姐出生了。和姨娘的女儿,舅舅的儿子同年,姨娘的女儿叫冬梅,舅舅的儿子叫建国,于是妈妈给她取名建梅。

冬梅是黑户,因为姨娘已经生了一个女儿了,但姨父家说一定要生一个儿子,结果二胎还是女儿。为了不被超生检查发现,姨娘把冬梅放在外婆家,妈妈就带着建梅和冬梅一起生活。带着对亡夫的思念,第一次当母亲的她细心地照料着建梅。建梅从小体弱多病,长辈们说,是孕妇在孕期伤心过度影响了她在母体中的发育。建梅半岁的时候,半夜又发烧了,但比之前几次都严重。妈妈把她裹严实,连夜抱她去村里的卫生站。站里值班的医生,一看发烧了,直接给建梅打了一针青霉素。妈妈看孩子打了针后不哭了,就把她抱回来了。早晨天亮了,建梅还没醒,妈妈去摸她的额头看还烫不烫。很奇怪不烫了反而很凉,妈妈把她抱起来,建梅一点力气都没有,软绵绵地耷拉在妈妈的怀抱里。妈妈慌了赶紧叫来外婆,外婆一看孩子已经没有呼吸了。

听舅妈回忆,妈妈抱着建梅声嘶竭力地哭了一天一夜,哭到最后没有了力气,扶着院子外的紫荆树一直喊建梅的名字。建梅还不会叫妈妈,但妈妈抱着她时,她的眼睛总喜欢看这颗开玫红色花的紫荆树。妈妈在紫荆树下失去了自己的第一个孩子。村里的人看着她都悄悄抹眼泪。长辈们说,这是那位叔叔带走了自己的女儿,为了让妈妈更好改嫁。

后来妈妈说,那会人年轻,很多事情不懂。那个值班的医生,没有给小朋友做皮试,看看小朋友是否青霉素过敏,就给那么小的孩子用那么猛的药。我听着妈妈的遭遇很难过,我看着妈妈回忆的眼睛,她的眼睛平静得没有波澜。我想时间会治愈伤口,妈妈应该没那么痛了吧。但看了这部剧,我才明白失去的孩子只会钉在父母的心上。妈妈只是习惯坚强,建梅永远钉在她的内心最深处。这种伤痛就连我她也无法言说。有一次爸爸妈妈吵架,爸爸告诉我说冬梅是我的亲姐姐。我知道爸爸的疑心病又犯了。但我多希望冬梅就是建梅啊,这样妈妈就不会痛了。

后来我出生了,因为生在腊月,奶奶说取名腊梅。妈妈没说好也没说不好,只是坚持自己去派出所给我上户。上户的时候警察问小朋友叫什么名字,她说佳,警察问哪个jia,她说单人旁的佳。

后来妈妈单身了5年,一直上班挣钱,没有人追她,她也没有喜欢的人,也没有人给她介绍。日子照常过,她还是那个雷厉风行的人。她从小最好的朋友跟着姑婆到了成都荷花池开服装店,短短几年存了四万。好朋友也遇到了自己的爱情,一个河南的男人。她本来也想跟着好朋友去成都做生意,可没过多久,好朋友的妈妈让她下班的时候去她家,开导她的女儿。妈妈问出了什么事,好朋友的妈妈说她被那个河南男人骗走了所有的积蓄,人也找不到了。现在她精神有点恍惚,不认识人了,想让妈妈去劝解她,毕竟妈妈那么难都过来了。妈妈去了,坐在她的床边,她的朋友涣散的眼睛看到她后聚焦了一会,说你来了。那是妈妈最后一次见她,后来听说她疯了,走丢了,然后她们全家都搬走了,再没听到她的消息了。

虽然没有去成都做服装生意,但妈妈心中的生意梦还没破灭,去街上学了理发。她的第一个顾客是姨娘的第三个孩子,终于盼来的小儿子。给还没满月的表哥剃胎毛时,妈妈把表哥剃得哇哇哭。姑爷爷说给人理发是伺候人的活,不支持妈妈开理发店,她又没做成生意。

后来有个媒婆给妈妈介绍了她外婆村里一户做生意的人家,妈妈看着他全家在绵阳做油货生意做得很大,心中做生意的梦又被点燃了,那户人家就是我的爸爸。

秋天多彩的树叶

29岁妈妈生日那天生下了我。她没有给我取名为梅,她说太土了,新世纪的宝宝,流行单字。产房外焦急等待的爸爸,听到出生的是女儿,开心得跳起,第二天就去买了摩托车。妈妈说他知道是女儿,就可以不奋斗了,可以想买什么就买什么了。

后来爷爷的油货生意垮台了,爷爷跟着外面的女人跑了,家里什么也没留下。奶奶精神出了问题,爸爸把她送到了三医院。爸爸就去学驾校了,那会的驾校三个月是完全脱产的三个月。妈妈背着刚满月的我,在绵阳租房子的小区里做水果生意,供着爸爸和我。妈妈回忆说,我从小就乖,把我放在沙滩椅上,我可以自己玩一天。做生意她没有时间做饭,每天中午就买一碗隔壁馄饨店的馄饨。我三个,她九个。那天生意忙,吃完没来得及把碗还给馄饨店,我拿着勺子敲敲,玩了一下午。妈妈去还碗的时候,才发现我已经把碗敲缺了一个口。妈妈只好哭笑不得地买下这个碗。后来她给我买了一副不锈钢碗勺,我怎么敲也敲不碎。

后来我会走路了,爸爸学完驾校,开始开出租车了。妈妈继续在小区摆摊卖水果。小区的阿姨叔叔都很喜欢我,我从小就是个话匣子,见到谁都叽里呱啦嘴甜得很。妈妈生意忙的时候,房东阿姨总会帮着带我,她总喜欢喊我丑女子。她说小时候喊得越丑,长大越漂亮。那天妈妈卖水果的间隙,发现我不在她附近玩,以为我又去房东阿姨家了。去问房东阿姨,她说没有看到我。妈妈顿时慌了,赶紧给爸爸打传呼机。爸爸妈妈和周围的邻居都出动,在小区到处喊我的名字。可一直不见我踪影,爸爸赶紧联系他认识的的哥,开着车到绵阳火车站,汽车站分别去堵人贩子。妈妈继续焦急地在小区喊我的名字。就像光礼说的“妈妈的背后长了眼睛”。妈妈在那么嘈杂的环境里,就感觉我在小区里,一群人差点把地翻个底朝天。那户人家眼看压不住,才把我牵出来说,在我家玩,没听到你们在找她。妈妈瞪了那人一眼,一把我把抱起,回家了。妈妈说那天要不是人多,那户人家可能真的就把我藏起来拐走了。而对于这些我都没有了记忆。只记得我小学一年级,因为爸爸妈妈加夜班,家里没人,不敢一个人在家,我就跑到小区里的麻将馆看他们打麻将。结果妈妈下班回来找不到我,急得到处找我,看到我在麻将馆,用衣架把我打回家,到家了还边打边告诉我晚上不能乱跑。那是妈妈唯一一次打我,我印象深刻,从那以后我一个人在家再害怕也没有晚上出过门。

我的记忆从三岁开始,我记得我坐在床上背靠着墙,看着妈妈拿着菜刀爸爸拿着皮带,他们在大声争吵,而我只是哇哇大哭。那一次,妈妈带我回了外婆家,她要离婚。姑婆看着可爱又嘴甜的我,劝妈妈这个孩子还这么小,你为了孩子忍忍。这一忍就是一辈子。爸爸写了保证书,把和我妈妈接回了家。后来爷爷胃出血,身无分文地回家了,爸爸没和妈妈商量就把结婚五年所有的积蓄拿去给爷爷治病。他们又大吵了一架,从此各管各的钱。至此妈妈的生意梦彻底破碎,她带着我到浙江打工,爸爸也去了。我在浙江上了一年幼儿园,爸爸因为浙江的工作太苦,没多久就吵着要回四川。他们又吵了一架,爸爸走的时候带走了我。但爸爸发现一个人照顾我太难,就让奶奶接我回老家读幼儿园。

那年是我童年里最灰暗的一年。我最快乐的事情就是收到妈妈从浙江给我寄的快递,有漂亮裙子,还有过家家的玩具。我穿着漂亮裙子在村里走,隔壁双胞胎男孩总喜欢用石头扔我,他们邀请我去他家玩,他们是楼房,而我家还是土房子。我很好奇楼房,于是去了,然后走的时候,他们说他们墙上墙皮是我弄坏的,他们姐姐回来骂了我一顿。可是我什么都干啊,她姐姐比我高那么多,我只是哭,边哭边说不是我。我才反应过来,原来他们的邀请也是一场恶作剧。我打不过他们,走的时候,趁他们不注意,拿走了她姐姐最爱的一个小挂件娃娃,放在妈妈给我买的过家家的厨房里。因为奶奶种地很忙没有管我的个人卫生,我身上很脏,幼儿园的小朋友都不和我玩。还好有妈妈寄给我的玩具,我每天都和妈妈送我的玩具玩。后来我头上长虱子,奶奶就给我剃了光头,让我一直带帽子。冬天我还总是流鼻涕,没有人教我,我就学着奶奶用袖子左擦一下,右擦一下。脸蛋上总挂着鼻涕干了的壳。

六岁那年,村里统计读小学的孩子,村里没有小学,要去街上读。但我太小了,需要人接送,爷爷奶奶都不愿意送我,计划让我读下一届的小学。街上的小学两年一届,七岁不入学,就要等到九岁。妈妈听到这个消息,非常愤然。立马辞了浙江的工作。我还记得那天,我戴着帽子,穿着罩衣坐在院子里喝稀饭,结果看到妈妈拎着包从门外走来。我又惊又喜,冲过去扑进妈妈的怀抱,妈妈的怀抱好温暖还香香的。我笑着抬头喊妈妈妈妈妈妈,可是妈妈没回答,她只是一直掉眼泪,那是我第一次见妈妈哭。后来妈妈回忆说,看着我一个六岁的小女孩,剃个光头戴着帽子,衣服袖子上的鼻涕都成了硬壳,脸上就像糊的粥干了皮,脏得像个小乞丐一样。坚强如妈妈,也忍不住掉眼泪。当时的我不懂,只知道妈妈回来了。妈妈带我洗了澡,换了她给我买的漂亮衣服,然后她去堰塘给我洗衣服,我就像跟屁虫一样,妈妈走哪我走哪,一刻都不离开妈妈。

后来妈妈在绵阳找了一个绢纺厂上班,工资是浙江的一半。她带我到绵阳上学前班。每天下班回来就教我数小棍,教我拼音。我的头发也长长了,妈妈每天都给我换不同的发型,她看大长今还学着里面的盘发给我梳头,把我打扮得像洋娃娃。老师和同学都很喜欢我。半年后我顺利通过了学前考试,六岁半读了小学。爸爸妈妈下班都很晚,没法来接送我,于是爸爸把房子租在学校附近,与学校两墙之隔。虽然爸爸上夜班,学校附近白天很吵,但为了我上学不过马路,我们在那里住了九年。

妈妈虽然只有三年级的学历,但她是我见过最会教育的人。周末她带我出去玩,看到有品牌搭台子做活动,找小朋友上去表演节目或者做游戏就送礼物,她总会让我上去。虽然我很害怕,但我更害怕妈妈骂我,所以每次腿抖得像筛糠,声音抖成电音,我也得上。有一次长虹打广告,我上去做游戏挣了一件长虹T恤,拿回家爸爸穿了六年,穿出破洞才扔掉。上了几次后,被主持人夸,被妈妈夸,被爸爸夸,我开始迷恋在台上说话的感觉。后来发展成台来疯,是个舞台就想上去站站。目前最多的一场观众,是高二的时候在一万人面前唱花木兰。爸爸妈妈都很为我骄傲。

周末妈妈还会带我去人民公园玩,我有好多游乐项目都想玩,妈妈说每次只能坐一个,玩项目和吃零食也只能二选一。于是我从小就很会做选择,高考后选专业选学校都是我自己选的,本科毕业后读研的专业和学校也是自己选的,毕业后工作和工作地点也是自己选的。我从不会为自己的选择后悔,因为这就和我小时候在人民公园选吃烤肠还是坐碰碰车是一样的,遵循当下的心情选我喜欢的。

小学的时候我特别怕妈妈,妈妈对我非常严厉。每天必须完成了作业才能玩,做完作业自己检查。每周天到周四晚上不能看电视,妈妈说第二天要学习,第一天晚上就不能看电视,免得第二天上课的时候想电视里的情节。虽然她不在的时候,我总是偷看,听到她回来的脚步马上去关掉电视,但她一摸电视是热的,就知道我又偷看了电视。我爸爸对我很宽容,他有的时候管不住我最喜欢说的话就是我要告诉你妈妈。这句话对我比较有威慑力。我考得比较差的时候,找妈妈签字,都只敢挑她看琼瑶剧看入迷的时候,不然被妈妈看到我的分数,她又要批评我了。也是因为六年小学,妈妈把我的学习习惯培养成了自然。我考上了绵阳最好的初中,我不是绵阳户籍需要给借读费8000。爸爸嫌贵,让我读隔壁普通的初中,他说是金子在哪都发光。虽然我心有不甘,但还是听爸爸的话了。后来那所初中给妈妈打电话,说我成绩优异,免借读费。爸爸不相信就没去,妈妈赶紧请假去学校给我办了入学。后来我如愿读了那所初中。结果上了初中她突然不管我的成绩了,在我熬夜坐教辅书的时候,还让我早点睡。我对于妈妈突然不管我成绩的事情非常困惑,问妈妈你为什么都不问我的成绩了呢?妈妈说,你能读这个学校,妈妈很为你骄傲,妈妈看你给自己的压力太大了,妈妈希望你认真学习就行不要压力太大。她说她们厂有家长管孩子太紧,孩子跳楼了,她只希望我健康成长。而事实证明,我已经养成认真学习的习惯了,她不管我,我自己会管自己了。于是我考入绵阳最好的高中,又为我减免了所有学费。妈妈总说,她没有关系,没有门路,我读书全靠自己。最后,我没有上过一天补习班,没给任何人送过礼,一路考上了上海的985,本科毕业后又继续保研。

而这一切都要感谢妈妈对我先紧后松的教育理念。以及她从小对我该批评批评,该表扬表扬的态度。就算在亲戚面前也不吝啬对我的表扬。舅舅在我小学的时候,看我学习好,随口说了一句,女生就是小时候成绩好,读初中高中学理科就不行了。我妈跳了骂了我舅一顿。而我也在心中暗下决心,谁说女生学不好理科,后来我大学选了物理专业。

我和妈妈无话不谈,我讲再小的事情,她都不会嫌我烦,总是耐心地听我讲完。小学二年级有男生喜欢我,我回来告诉妈妈。妈妈拉着我坐在床边语重心长地说,你们现在的喜欢不是真的喜欢,你们这个年纪无法承受自己的喜欢。我问为什么呢?妈妈说因为那个男生还在用爸爸妈妈的钱啊。我觉得妈妈说得对,六年级的时候有个男生向我表白,我给他说你的喜欢不是真的喜欢,你应该好好学习,你应该.....我话还没说完,他就走了,后来那个男生再也没和我说过话了。小学六年级,那是我第一次被男生表白,截止今天唯一一次,早恋的苗头就被我妈扼杀在了小学。不过我妈看我寡到现在,开始有点后悔了哈哈哈。

爸爸妈妈都很爱我,但他们不相爱,我很早就看出来他们只是搭伙过日子了。有一次她和爸爸吵了架,她说她做一切都是为了我。听到这句话,我很愧疚。于是我告诉妈妈,妈妈虽然我们是母女,世界上最亲的人,但我们还是独立的个体。你要为了你自己活,不要为了我活,不然我会很愧疚。自那以后妈妈再也没说过为了我的话。读大学时他们爆发了严重的矛盾,我劝妈妈离婚,我甚至还去咨询了离婚律师。后来妈妈做了一个小手术,爸爸照顾妈妈,妈妈下不定决心离婚。她觉得有爸爸在,老了生病了还有个人端茶倒水。她害怕告诉我这个决定,因为我总把新女性的理念告诉她,她害怕我说她不争气。我告诉妈妈,其实没有。无论你做什么决定,我都支持。我只希望你和爸爸幸福。分开幸福就分开,在一起幸福就在一起。我和妈妈像闺蜜一样,总有说不完的话,爸爸和妈妈关系紧张的时候我俩可以吐槽一晚上爸爸。妈妈说,还好有你每天和我聊天,不然我早就抑郁了。

我突然被这句话击中,从小到大,妈妈是我见过心态最好的人。我读书以来遇到的老师和同学都说我心态好,问我为什么,我说因为我妈妈心态好。我的好心态是妈妈的生活哲学的传授,而妈妈的好心态是她被境遇所逼。如果心态不好,也许她早就放弃了,就像她那个疯了的好朋友。我经常庆幸,还好我是女儿,我的名字里没有梅,但我和建梅流着一半相同的血。也许我就是那个叔叔和建梅派来爱妈妈的人。

所以我不能接受金明对妈妈说话的语气,妈妈会受伤的。之前我也会因为教妈妈用电子产品而不耐烦,妈妈很严肃地告诉我,我这样给她说话她很伤心,她说我小时候也什么都不会,但妈妈教你的时候没有不耐烦。听她这样说我非常惭愧,从那以后,我再也没有跟妈妈大小声过。甚至练出了给老年人介绍事务的耐心,今年陪妈妈去税务局办退休时,我研究明白自助打印机后,后面几个阿姨让我指导她们,看到我走的时候,她们才诧异地说,原来你不是工作人员啊,旁边另一个阿姨说工作人员才没有这么耐心呢。妈妈哈哈哈哈大笑。

妈妈总说我是她的骄傲,其实妈妈才是我的骄傲。她总能很快的接受新的事物,她的理念总会被我跟新。她们厂有一对女生在一起,她拉着我用异样的眼光给我介绍这件“奇事”。我告诉她,这是基因决定的,无论选择男生也好,选择女生也罢,抑或选择单身,都只是表象,本质是要选择幸福。从那以后她没有再用异样的眼光看过她们。也因为她的婚姻坎坷,她也没有催过我婚。只是担心她老了没人照顾我,前段时间亲戚给她打电话,给我介绍一个比我大一轮的男生时,她直接拒绝了。虽然她比我自己还希望我脱单,但她知道她的女儿值得怎样的。所以我的表姐表妹同学都很羡慕我有这么好的妈妈,我表姐很认真地说想当我妈妈的女儿。这个时候我必须骄傲地说,妈妈的女儿只有我和建梅哦!

我有全世界最好的妈妈,我被这样的爱滋养地长大。就算家境普通,也从未自卑过。大学自我介绍的时候,我很自豪地介绍,我来自四川一个小乡村,那里有我快乐的童年,那么还有站在原地远望我的妈妈。等我回头看,才发现我已经走了这么远了啊。我的外婆不识字,面朝黄土背朝天。我的妈妈三年级,在绢纺厂电子厂上了一辈子班。我985本硕,在办公室里做着自己喜欢的工作。三代人的托举,妈妈的爱,滋养着我,我用着妈妈的生活哲学每天快乐地生活着。就像爱纯被妈妈的爱滋养了十年,这样的爱支持着她经历生活的风风雨雨。支撑着她学会离别。

可是妈妈,我还没学会离别,所以你和外婆一定要长命百岁,健康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