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有幸有闲,走进影院观“第五代导演回顾展”,一口气连看三部黄建新导演拍摄的经典之作《黑炮事件》《错位》《背靠背,脸对脸》。

前两部的故事荒诞讽刺,黄导新锐先锋的镜头语言令我印象深刻,个中表达令人咋舌回味。两场剧终,匆匆吃过晚饭,便卯足精神预备欣赏这部与《站直啰,别趴下》《红灯停,绿灯行》并称“都市三部曲”的内地影史佳作。

在连看两部后,以这部两个半小时时长的“大部头”作结确是需要做足准备,只是当灯光落下,我未花多大力气,便沉浸于这场导演精心营造的市井生活中。《背靠背》在影片整体的表达风格和镜头语言上,并不见前两部的先锋,但影片所呈现的仍就是黄导对官场的辛辣讽刺和对社会切中时弊要害的表达,而在主题表达的范围上,《背靠背》所涉及的,大概比前两部加起来还多。对这部影片的印象,大抵可以用晚清时期风行的“谴责小说”做类比。

影片以王双立为主角,这样一位想要当文化馆馆长的执念甚至能与范进追求中举相当的人物,开展叙述了一个个人物与故事。影片在可看性上无疑是成功的,整场放映,包括我在内的观众不时被片中贴地气的表达戳中笑点,这大概是一部完完全全适合中国人体质的电影,个中也充斥着只有我们才懂得情节。举个不恰当的例子,《背靠背》可以称得上是一部超级加强加长版的春晚小品合集,当然是20年前的春晚。

对于针砭时弊的文艺作品,如今的银幕市场虽说少但还是有的,前不久的《老枪》也有相关的表达,但整部影片每分每秒的如此高强度的呈现,还真是让我未曾料想。《背靠背》的刻画表达可以说是无比真实的,这种真实,也让我的笑容一点点收敛,随着电影的放映,甚至让我有了一种胃部抽紧的不适之感。废话是有点太多了,其实打开这篇影评,我也仅是想表达这种“不适感”的来源,以及才活了二十余载年轻的我对“社会”的浅薄看法。

应该没有人能否认如今的我们,仍就生活在一个用“人情”维系的社会中。对于王双立同样如此,这样一个在领导看来,早已把文化馆这块宝地盘出浆,耍出花来的人物,在这样的社会里,当上馆长应当是板上钉钉。可影片中,这实则无关痛痒的小小正科职位却始终求而不得。直到结尾,徐副局长成了徐局长,冷局长悻然下台,而心灰意冷的王双立又一次踏入文化馆的大门,也不知迎来的是多年媳妇熬成婆还是又一次现实的打击。

在剧情的设置上,王双立的能力与所获得的结果不论从何种角度来看都是割裂的。论实绩,他能一个月完成舞厅建设;论人心,文化馆几乎无人不对他马首是瞻;论手段,他可以说是人情世故的活百科,大事小事事事有分寸有张弛,除了无权无势,出身普通,王双立几乎可以说是小市民人物的模板。可我确实也一点儿都不喜欢他,他谄媚、市侩,还有些大男子主义,他是理想中的我最不愿成为的样子。

可我又确实讨厌不了他,甚至,王双立,不论怎么看,他都是个好人。他会在大雪天为父亲送饭,他会好声好气和妻子道歉,他精通世故却不越底线,商人塞给他好处他变了法子收拢人心但确实分毫未取;同事向他示好心里乐开了花但终究未越雷池;踢走了马馆长也没有赶尽杀绝,最后两人竟还处成了朋友;小阎让他受尽难堪,但当猴子递来桃色照片,他不愿参与,也未露出一丝大仇得报的欣喜。他身上有善良,也会反省,但他永不可能反抗,或者说,若是褪去了他所擅长的一切,他便毫无价值。

我们或许会为王双立开脱,总说社会太复杂,他夹在中间,左右为难。可真有这么复杂?工作,该怎么做就怎么做;钱,该不收就不收;别人的示好,该拒绝就拒绝;升职升迁,该咋样就咋样;生儿生女,该是哪个就是哪个。嘴上说着冤冤相报何时了,知足常乐,可受了挫,着了道,吃了亏,还是未能改变分毫,只是收了收锋芒,本色不改,处世依旧。

我不愿变成王双立,可这个世上,满是王双立。影片的评论区有这样一句话,“曾经嗤之以鼻,现在逐帧学习”,是调侃,更是现状。

“不当王双立怎么生活?你别太天真了,养儿育女哪个不是压力,太年轻多受点社会的毒打就好了。你不去这么做,有的是人这么做”我想,很多人都会这么说吧。

可这部影片还没把这悖论呈现在你眼前吗?简单处世,对错分明,真的活不下去?从前今天未来,这样的人就该灭绝?

醒醒吧,王双立可不是因为如此才没当上馆长,他再通人情终是棋子,他再懂世故他的父亲也永远是一介鞋匠,她上了大学,老婆孩子都成了城里人,那也已经到了终点。要想更近一步,不杀人不防火,不奸淫不掳掠的他,哪来的胆魄和机会呢?

换一种方式生活,难道他就会一无所有,难道他的知识和他的能力就不复存在吗。有时候,对错是最简单的东西,而一切托词和理由,都只是不愿正视现实,都只是怯懦和虚伪。

其实,人情社会没什么不好的,邻里和谐,家庭和睦,敬业友善,这些词并不应该是空头愿景,而应是人性美好的象征和希望。只是,如今的人情社会,成了自私者的背书,成了利益输送的沃土,究其原因,我想,我们确实失去了分明对错的勇气。

我们谈人性,谈生活,谈背景,谈立场,谈阶级,但就是不愿问一下电报里的“黑炮”究竟是什么;不愿告诉机器人哪些是陋习诚规,哪些是真善和美;不愿真心说一句“算了,做好自己就够”;不愿平静的接受生活,不愿真正问心无愧。

我们麻木接受甚至认可“王双立”,我们对自己说是我们做的不够好做的不够多。于是悲剧就诞生了,我害怕于最近频发的极端事件,我们惊恐于没准有一天自己的生命就会被一个毫不相干的人威胁。

我们评论疑问道,为何会有“天生坏种”。我们开始用谨慎的眼光审视身边的每一个人。我们开始撇清责任——那个人本就有问题,那个人就算没有这次,下次也会这么做的。只是,我们唯独忽略了问一问,为什么,我们唯独忘了反思,忘了警醒,忘了追问,到底出了什么问题,到底一个人为什么会这样。因为迷失,因为接受,因为麻木不仁,因为他活在一个没有人能告诉他他该怎么办的社会。

他该怎么办,他该活出自己,他该找到自己的位置,他该明白,清扫大街和坐办公室一样可贵,他该知道,结婚生子,有房有车不一定是成功,奔赴远方,坚守爱好也可能是答案。可他怎么才能知道呢?这么做的又有多少呢?你我真的能摆脱社会的评价,而这个评价本身的漏洞又为何无人质疑呢?

因为这些终究于我无关吧。因为过好自己就已经不容易呢,哪还有空管别人呢。因为有人已经尝到了甜头,那为何还要反思。因为有人本就出身显赫,又何必低头。

今天《背靠背,脸对脸》中的剧情大概只是换了个方式再上演,甚至可能也并未变化太多。我们听说过太多这样的故事,我们就生活在其间,只是我不舒服,我喊不出声,像嗓子眼里糊住了烟灰水。我只感觉社会的冷气未曾消散,时不时窜上青天,制造雾气遮蔽双眼。

我们害怕的从来不是“王双立”,我们应该害怕的是——这一切不会改变,这世界寂寥无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