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灵笼》第二季完结了,朋友圈里讨论得那叫一个热闹,有说神作的,有骂喂屎的,两股势力疯狂对线。

尤其是在小破站和知乎上,几乎成了割裂最强的两个端,妥妥正反方对决,比过年抢红包还激烈。

那,这部科幻国漫到底是好是坏呢?

首先,豆瓣上给出的评分是很高的。8.9分,这实力不是恋爱大陆那些能够碰瓷的。虽然这些年豆瓣已经成为了一个不太靠谱的评分平台,但还是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我们还是先以B站用户核心主阵地来谈谈灵笼2好的部分吧。

首先是剧情方面,B站上夸得那是一个天花乱坠。说第一季的灯塔像个高压锅,尘民和上民天天玩生存版狼人杀;第二季直接开新地图,地面冒出个龙骨村,全村人穿着粗布麻衣,却用针灸拔罐治伤员,扛着六合大枪打怪兽,活脱脱末世里的赛博桃源。

更绝的是,剧情里搞的文明对照实验:灯塔搞情感有罪,把人性当病毒隔离;龙骨村却用觉行者搞人体潜能开发,直接让马克从兽化工具人变成意识觉醒者。

...

然后是画面了。

灵笼2的画质,用网友的话说就是经费在屏幕上蹦迪。噬极兽的鳞片会反光,肌肉一抖能看见皮下血管;马克兽化时毛孔都清晰可见,连汗珠滚落的轨迹都像慢动作拍的水滴广告。

这建模水平,网友们说比女朋友检查男朋友手机还细致!

最杀疯的是动作戏。乌兰麦朵舞六合大枪那段,枪尖带出的电弧特效,网友直呼老祖宗传下来的枪法配上赛博电流,这波是传统武术VS未来科技,孙悟空打灭霸都得叫一声好!

还有查尔斯变身临渊者机甲时,金属融合的视觉效果,弹幕狂刷PPT动画看了想辞职——这波对比,直接把国产特效拉到了好莱坞蹭饭的水平。

再次就是人物塑造方面,好的部分是堪称全员戏精在线飙戏。马克从忠犬队长黑化成半兽哲学家,网友调侃:这兄弟一会是人,一会是兽,导演组给他开了个‘兽化切换键’?

白月魁更是重量级,身背灭世秘密,脸上敷着面膜淡定指点江山,网友笑称这姐们儿是末世版王境泽,嘴上说‘不搞事’,手里握着拯救人类的剧本。

最戳人的是卑微小角色。比如4068(随影)的黑化,不是单纯的坏,而是被等级制度压到扭曲的求生欲爆棚。

网友泪目:看着他从跪着求生到站着癫狂,比看爽文还扎心。这种复杂的人性刻画,让角色不再是纸片人,而是带着血肉的末日NPC——每个选择都像在玻璃渣里找糖吃,甜中带血。

...

最后是深度内核了。

灵笼2最狠的,是把中国哲学塞进末世世界观。龙骨村的天人合一生态农业,直接怼灯塔的机械统治,网友顿悟:这不就是《桃花源记》怼《1984》?

陶渊明大战老大哥!而生命源质的设定,更是把人类命运共同体玩出花——觉行者靠情感联结激活能力,灯塔靠理性割裂维持秩序,这波对比,堪比给观众喂了碗辩证法心灵鸡汤。

更妙的是角色台词里的金句。白月魁那句杀一人以存天下,而非杀一人以利天下,网友疯狂截图:这姐们儿是末世版张良,谋略值拉满!

而马克在意识空间里的挣扎,直接让哲学系学生破防:这波是存在主义VS工具理性,萨特看了都想递烟。

不过说好是这些,说差的也是逃不过这些,尤其是人设,剧情。知乎网友们的逻辑细节,真的是掘地三尺了。

首先第一个争议点,就是马克的工具人命运。网友们的吐槽总结起来就一句话:马克,你这辈子是不是除了被利用就没干过别的?

第一季他当灯塔的打工人,被查尔斯坑;第二季当白老板的试验品,被脊蛊寄生;最后一集直接变成玛娜生态的充电宝,全程像被编剧牵着线的提线木偶。这不就是现实里被领导PUA的打工人吗?

今天让你冲KPI,明天让你背锅,后天直接让你当公司吉祥物——哦不对,是生态嵌合体。

最绝的是马克的复活机制。网友戏称:冉冰死了?没事,马克当充电宝!麦朵死了?没事,马克再充一次!

这波操作不就是某互联网大厂的996福报论——老板说你要有奉献精神,结果你加班猝死,老板说这是你的福报,下辈子还能继续奋斗。

马克这波属于是连下辈子都安排明白了,编剧生怕观众不知道工具人永动机的精髓。

...

第二个争议点是白老板。

第二季另一个被喷惨的角色,当属白月魁。第一季她可是白老板——高冷、神秘、武力值爆表,像极了《黑客帝国》里的崔妮蒂。

第二季直接变身白讲师,整天给马克上思想课,还动不动来段PPT式剧情推进(网友吐槽:你搁这儿给我讲PPT呢?)。

最离谱的是,她一边说我要拯救人类,一边搞人体实验,最后还把自己的命搭进去,这波操作让网友直呼:大姐,你剧本拿反了吧?

更魔幻的是,白老板的牺牲被网友戏称为自杀式KPI。她明明可以慢慢培养马克,却非要急吼吼地送人头,临死前还露出欣慰的笑容。

这画面像极了那些年底冲业绩的领导,自己先跳崖,然后对下属说:你们一定要继承我的意志啊!结果下属们看着烂摊子心想:您这KPI是完成了,我们可咋整?

这波啊,这波叫理想主义者的惨淡收场,编剧可能想表达牺牲的代价,却用力过猛,让角色变成了工具人制造机。

...

第三大争议点是查尔斯了。

如果说马克是工具人,白老板是PPT怪,那查尔斯就是第二季的逆袭之光。

第一季他像《甄嬛传》里的反派,阴狠毒辣还带点中二;第二季突然变成带善人,一边喊我要守护灯塔,一边给亲爹擦屁股,最后还为了大义牺牲自己。这波洗白操作让网友直呼:查尔斯,你是被绑架了就眨眨眼!

查尔斯的转变其实符合国产反派洗白公式:第一步,揭露反派背后的苦衷(比如他爹的三大法则其实是权宜之计);第二步,让他干点好事(比如阻止灯塔坠落);第三步,搞个悲情结局(临渊者自爆)。

这波操作像极了《都挺好》里的苏大强——前半辈子作天作地,后半辈子洗心革面,观众直接真香。

但查尔斯洗白的争议在于动机合理性。有网友质疑:他前面搞死冉冰,现在突然父爱爆棚,这转变也太生硬了吧?确实,编剧给他加了亲情线是想让角色立体,但处理得太仓促,反而像在吃书。

这就好比你在职场里天天怼同事,突然有一天说你其实是为了他好,别人只会觉得你在演苦情戏。

对比好坏的部分,好像两边各执一词,一时难分搞下。但是8.9分摆在那,任你骂声再重,它依旧雷打不动啊。

...

灵笼第二季的争议,本质上反映了国产动画的成长烦恼。

B站用户追《灵笼2》像追星,动不动就白月魁老婆赛高!查尔斯机械飞升我哭死,评论区人均文艺复兴,连战斗场面都能嗑出CP感。

知乎er们则像拿着放大镜的福尔摩斯,逐帧分析剧情逻辑漏洞,吐槽马克全程工具人白老板人设崩盘,甚至扣上中式修仙缝合怪的帽子。

这反差萌比马克的兽化形态还分裂——一边是热血上头的情感宣泄,一边是冷酷无情的理性解剖。

要说这俩平台为啥掐架,本质是观众需求错位。B站用户要的是视觉爆炸+角色带感,灵笼那电影级特效和绝美打戏,完美戳中二次元爽点。

知乎er们要的是逻辑自洽+人性深度,一旦剧情出现为了虐而虐的强行转折,立刻开启审判模式。这就好比吃火锅,B站人关心毛肚脆不脆,知乎er却在研究火锅底料有没有地沟油——关注点根本不在一个维度。

B站粉丝为特效和打戏狂欢,是因为《灵笼》终于做到了好莱坞级别的视觉奇观。

知乎er为剧情逻辑发难,是因为科幻内核依然困在修仙玄学的框架里。这就像吃火锅,有人夸毛肚新鲜,有人吐槽底料不正宗——都是真问题,但都没说到点子上。

...

《灵笼》最值得肯定的,是它敢于在末日题材中加入东方哲学。玛娜生态的共生理念、生命源质的修仙设定,都是对传统科幻的颠覆性尝试。

但这些创新也带来了水土不服——观众既不接受完全的西方末日叙事,又对科幻+修仙的混搭感到违和。这就像给火锅加了中药底料,老顾客觉得不伦不类,新顾客又嫌不够正宗。

更关键的是,《灵笼》在角色塑造上陷入了爽剧与深度的两难。既要满足观众对强角色的期待,又要探讨人性与文明的宏大命题,结果导致角色行为时常逻辑掉线。

马克的工具人化、白月魁的保姆化、查尔斯的机械洗白,本质上都是创作者在商业与艺术之间的妥协。这波操作让我想起国产手机厂商——堆料堆得飞起,系统优化却总差点意思。

作为一个混迹互联网多年的老油条,我看《灵笼2》就像看自己的孩子——明明问题一堆,但就是忍不住想夸两句。

它的特效是PPT动画吗?确实有部分场景像PPT切换。但它的人设有崩吗?至少每个角色都贡献了话题度。它的剧情有逻辑漏洞吗?但每次转折都能引发全网热议。

...

《灵笼》的争议,恰恰证明国产科幻正在撕开低幼动画的标签。当观众开始为角色的动机、剧情的合理性较真,说明大家不再满足于画面好看就完事,而是真正把《灵笼》当作严肃作品来审视。

这就像吃火锅,从追求吃饱就行到讲究食材品质,本身就是消费升级的体现。

至于马克的工具人、白老板的保姆化、查尔斯的强行洗白,我倒觉得这是国产科幻的必经之路。就像学走路的孩子,先跌跌撞撞,再慢慢找到平衡。

《灵笼》或许现在走得有点踉跄,但总比原地踏步强。希望第三季能少点PPT动画,多点人性挣扎;少点机械降神,多点逻辑自洽。毕竟,我们等的不是完美的《灵笼》,而是那个愿意在科幻深水区蹚路的中国动画。

最后,我想对所有观众说:别急着骂,也别无脑吹。国产科幻就像火锅里的毛肚,需要时间和耐心去烫熟。当我们放下对完美作品的执念,或许就能看到——在骂声与爱声中,《灵笼》正在破茧成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