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不承认,在看《莲花楼》之前,我一直对成毅存在一些刻板偏见,但还是在百无聊赖中点开了第一集,最终没有错过我个人心目中的2023古装最佳(截止到目前),万幸。需要提前说明的是,我对古装剧的偏好是悬疑探案打怪升级一类,《莲花楼》几乎没有感情线,喜欢虐恋情深缠绵纠葛的朋友可能不好这一口,但欢迎尝试,斗胆希望用这篇文章让诸位看官探到一片新的江湖。
先说成毅在剧中的演技,这部剧里他演的是一个中毒十年,寿命不足四个月的病秧子,他含糊的发音非常贴合角色状态,成了加分项。但这部剧里的李莲花有很多不经意又灵动的小表情很有意思,他的古装仪态确实不错,站有站相,坐有坐相,自然不刻意。最可圈可点的是剧中的打戏,第一集开头李相夷和笛飞声的打戏据说拍了十天,视觉效果非常好,李莲花后来的几场打戏也是行云流水。既然标签是武侠剧,在打戏上好好下功夫才算有诚意。
接下来进入正题,故事大概讲的是十年前四顾门主李相夷与金鸳盟主笛飞声大战东海,二人均身负重伤,坠于东海,不知所踪。那之后,江湖上冒出个古怪神医李莲花,一人一狗一辆四匹骡子拉的小竹楼,看着身如蒲草,疾病缠身,却有活死人肉白骨之能。他在寻找师兄单孤刀尸体的途中偶然结识方多病,二人联手破解一桩桩奇案,十个案件环环相扣,草蛇灰线,最终指向足以倾覆天下的阴谋。显而易见,这李莲花就是十年前的剑神李相夷,这个角色最有意思的地方在于,他身上糅合了儒释道三家的文化色彩,你能看到他的执念,他的豁达,他的慈悲,他的痛苦,有时像个不谙世事的孩童,有时像个历经沧桑的老者,就这么矛盾。
儒家有云:“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但无论是李相夷还是李莲花,无论是达还是穷,他始终怀有一颗兼济天下的心。年少时的李相夷意气风发,踌躇满志,誓用手中少师斩尽宵小,匡扶正义,创立四顾门,还天下一个海晏河清;十年后的李莲花明明身中剧毒,命不久矣,还是会用自己仅剩的一点点内力救下草丛里受伤的小鸟,十年间他用他的扬州慢救了太多人,其中有他的新朋旧友,他的对手,还有他以神医身份行走江湖时素昧平生的无数百姓。最能体现李莲花身上儒家色彩的剧情是他在得知自己和当朝天子的真实身份后,主动把解毒的唯一一株忘川花献给皇帝——那本是他最后活下去的机会。剧中给出的原因是皇帝以方家为要挟要求李莲花永远离开,以绝后患,但我仔细思考过,就算没有方家作为筹码,甚至李莲花没有中毒,他是否会用自己南胤皇族后裔的身份挑起大乱。他不会,因为他虽是江湖中人,有野心,但通礼法,何为正统,何为大道,不过是朝纲稳定,政治清明,百姓安乐。君子有所为有所不为,李相夷是儒侠,这也许正是李相夷和他的师兄单孤刀最大的不同,也是导致他们人生不同轨迹和结局的原因。
东海一战后李相夷被无了大师救下,看到禅房中的题字“一念心清净,莲花处处开”,遂化名李莲花。“莲”的意象在佛教中很常见,莲花在昼夜之间开放和凋零,意味着人应该懂得觉醒和悟道。李莲花的十年,正如佛教徒行苦修,爱恨嗔痴,早已和李相夷一并葬于东海。莲的另一重含义是涅槃重生,李莲花经常说的一句话是:“李相夷十年前就死了,如今世上只有李莲花。”李相夷和李莲花身上呈现出截然相反的两种特质,一个如剑,一个如莲,前者桀骜,后者慈悲。李莲花会恻隐江湖中飘摇零落的人命,在探案间数次红了眼眶;会包容肖紫矜多年的小人之心,始终不愿对他出手甚至不惜震断少师;会原谅云彼丘一而再的背叛,告诉他要好好生活。李莲花不是不爱人,他爱世人,他是江湖中出淤泥而不染的莲,也是观音座下普度众生的莲。
道家推崇的“无为”也在李莲花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作为李相夷的日子看起来风光无限,实则为功名所累,喧嚣浮躁,所求甚多,渐渐画地为牢。大隐隐于市,李莲花以游医身份隐于江湖,过着种菜、做饭、晒太阳的普通人生活,不仅是为了避免繁琐的过往纠葛,更是为了寻求自己内心的宁静。从高处跌落,被同门背叛,遭世人诋毁,李相夷的棱角早已被磨平,李莲花心性通透,对任何事的态度都是顺其自然,就像他能真心告别并祝福昔日的恋人乔婉娩,也能坦然面对如今的追求者苏小慵。李相夷给人的感觉像燃得正旺的火,正午的太阳,热烈,明亮,过于耀眼令人刺目;李莲花像将融的雪,未满的月亮,清冷,包容,过于温和以至于疏离。
李相夷(或李莲花)在我这里是一个悲剧角色,背负的越多,悲剧色彩越浓。李莲花表面上释然豁达,看似放下一切过去重新开始,但他真的能由得自己吗?他背负着什么?是太多遗憾。他遗憾给师傅修好了酒壶却没有机会再还回去,他遗憾用少师斩尽宵小匡扶正义的理想没能实现,他遗憾寻遍世间去找一个未亡人的尸骨,他遗憾二十几年看不透这人心和江湖。遗憾这种东西是没有实体的,当然可以轻而易举地说放下,但它又是那么重,死压在心底扎出根来,紧紧裹住血肉,最终长成他的执念,像他中的碧茶之毒一样时刻侵蚀着。十年来他都不愿承认自己就是李相夷,但在一切尘埃落定后,他穿上那张扬的一袭红衣,束起头发,回到如今的四顾门,我知道那不是归来,而是了结。可是看到在肖紫矜的咄咄逼人下他不得已震断少师,这世间最后一点有关李相夷存在如云无留迹般被抹去,我才恍悟,原来这才是了结,真正的,彻底的了结。
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李莲花在绝笔信中写:“去去重去去,来时是来时。”《金刚经》中也有一句“六如偈”:“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人心,江湖,功名,前尘,这些究竟算得了什么呢?正如被留在悬崖上的少师碎片,过去的锋利无匹,凛凛寒光,耐不住几多朝暾夕月,终将埋于风沙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