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期待太高,落差特别大
政治大于艺术,符号掩盖风格。不能说是好电影,只能说是一种无味的宣传。因为放置在二战后的历史背景里,所以全是黑白。但没有老片子那样老老实实讲故事的决心。
美国黑人大兵会好心帮助一位战败国家的被家暴妇女吗?简直变成了性别议题大拼盘。最后的获得选举权、受教育权和巫女凝视也太老套了吧?当代迫切的问题完全置之不理吗?不同女性所需要的女性主义的不同面向,如何建立自我认同,构建女性价值标准,,,什么时候能完全的以一个人而非一群人对抗老公?什么时候才能不逃跑?核心议题完全没从汉娜阿伦特说的那样从最切近的生活出发,,,本来以为美国大兵形象这么好的片子是美国人拍的,结果是位意大利女演员,,你们没有自己的国族认同吗?你们国家的女人也通通是中产白女出不了家门只能过手心朝上的日子吗?把很多女性遭受的暴力集中到一个人身上何尝不是一种对问题的简化和对现实中其他女人处境的忽视?
而又想到喜剧这个要素,能看出配乐和将家暴改为舞蹈的设计很有老娘戏说过眼云烟的洒脱以及女性已然获得力量的自信,但却完全不够轻盈,沉重的东西幽灵一样笼罩全片,没有形成整部电影的风格,于是等于再说,其实老娘也没那么洒脱,女人也没有想的那样独立自主。因而也就完全的肤浅了下去,沦为一种无关紧要的装饰。
剧本里核心议题的老套和处理上风格的缺失让这部电影宣传不像宣传,历史不像历史,喜剧不像喜剧。什么都想干却什么都没干好。最后那个选举简直莫名其妙,前面有讲任何争取权力的事情吗?故事里的妈妈最后私奔了吗?妈妈离开后她和她女儿的生活又怎样继续了?脱离对这些生活现实的想象而转为最后几分钟镜头里我们已经/可以获得部分权力的开心完全就是一句太过无聊的口号和宣传。我完全想不到选票跟整部片子里令人恐惧的婚姻生活怎么挂钩。难道投个总统出来把你老公炸死吗?就算一切虚构,也请你虚构一个足够有魅力的女性未来,让我们为之努力或感到希望。而不是沉溺在已经获得的,甚至是一些并非自己争取的东西里自我感动,自我狂欢,,
看完完全是怒其不争的气愤和就这样了的失落,,,人物扁得要死,两个小时就拍了个出走还拍不明白,,这部片子也是2023年在意大利上映的,今年也是2025年了,,不要投机取巧了好吗?
看了一些高分评价,说结尾让妈妈在片子一半以来所守护的那封私奔信变为选票很巧妙。想了下确实如此,但完全不能接受,因为这样的阐释全然是刻意。我完全不能将妈妈之前在婚姻里的所有琐碎、忍受,女人们在父权体系下的沉默与疯狂,认同为为实现女人选举等权力的忍辱负重,更不认为能投票了就是复仇完成。事实是,如果我们以人人平等为理论基础的话,我们本应有人的基本权利;我们不应受到伤害。而不是把以前的伤害美化成为了获得权力的忍辱负重。这样的结果是,男人们给你伤害,拿走你的权利,在原封不动的还给你,让你觉得自己有所进步,让你觉得伤害其实不冤。但事实上,伤害就是伤害,夺权就是夺权,我们可以原谅,让日子继续过下去,我们可以争取,但不代表这些付出的努力理所应当。面对事实,我们不要遗忘,也同样不要美化。
剧本轻佻的完全喷不动,青梅竹马一见面就是一分钟长镜头转圈的意义是什么?如果是现代语境,那明明完全可以乘着丈夫在教堂门口逢场作戏的时候直接找青梅竹马私奔为什么还要问来问去?如果是二战后语境,设计美国兵这个形象的意义是不是有点太明显了?你是女性主义片子还是忽悠女人随意出走的西方意识形态渗透片?
依旧讨厌这部片子,也不想成为这部片子里那样被安排而虚浮存在的银幕女人。
看了无语
©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