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白海豚

中华白海豚素有“水上大熊猫”之称,成年体呈粉红色,体长可达2-2.5m,是世界78种鲸类物种之一。在我国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常见于厦门九龙江口和广东珠江口水域。过去十余年,我国海域内中华白海豚种群数量经历了较大幅度下降,目前我国境内的中华白海豚总数约为4000-5000头[2]。造成中华白海豚濒危的因素主要分为三种:沿岸地区发展、噪声伤害、水质污染[3]。这三个方面相关内容将被详细介绍。

1. 沿岸地区发展

中华白海豚喜欢在近岸水深10米内的海域活动,导致了其生存空间和我国沿岸经济快速发展地区高度重合。随着过去二十年东南沿海城市大规模的工程项目展开,中华白海豚的栖息地受到了严重侵害。如何平衡工程发展和对白海豚的保护,是眼下亟待解决的难题。

香港国际机场位于香港大屿山赤鱲角,建成于1998年。大屿山以北的沿海海域,曾是中华白海豚大量栖息分步的区域。据统计,大屿山东北面海域自2015年后未记录到中华白海豚出现,代表着它们已经在这片海域绝迹。香港国际机场第三跑道于2022年11月25日正式启用,该项目有效缓解了香港机场的吞吐压力,是城市建设中的必需工程。第三跑道工程采用填海的形式建成,致使650公顷白海豚及相关海底生物活动的水域永久损失。香港国际机场工程是地区发展必不可少一部分,然而工程施工方式与项目规划上的缺陷,严重危害了香港海域中华白海豚的生存[4]。

工程发展和物种保护并非是二选一的单选题,我国也有在保证发展需求的同时,兼顾了物种保护的相对成功案例。港珠澳大桥建成于2018年,是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港珠澳大桥横跨广东珠江口中华白海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该海域生活着上千条中华白海豚,因此对海洋环境的变化相当敏感。为了在最大程度上避免对白海豚们造成伤害,项目方案经历了多次修改优化,耗资约3.4亿元于白海豚保护上。据统计,在大桥建设前后,伶仃洋海域活动的中华白海豚数量未检测到明显减少,尽管相对活动区域有所变化,但总体实现了项目“零伤亡,不搬家”的目标[5]。

2. 噪声伤害

海豚依靠声音系统交流与觅食,对海洋中的声音极其敏感。几乎所有的人造噪声都在海豚的听力范围内。海岸工程,过路船只等人类活动造成的噪声均可能对海豚的听力系统造成不可逆的损伤,严重者可能导致进一步功能性丧失迁徙甚至搁浅的后果。近年来,不断有白海豚游入内河深至数百公里的报告,且多为老年白海豚。这些游入内河的海豚难以自主游回海洋,如无及时救助易死亡。在强烈的噪声环境下,白海豚交流和辨别方向的能力受损,才误入内河。

香港WWF鲸类保护项目经理Doris Woo表示:“海豚正被人为噪音窒息。”据声学监测显示,包括船只螺旋桨、海底钻井、打桩作业等噪声来源,使海豚的通信范围缩小了45%。此外,在因新冠疫情导致的货轮停运期间,香港相关海域的白海豚的觅食水平大幅增长,社会化增长了近四倍[6]。 新冠疫情期间,来自世界各地多个研究表明,在海域噪声来源中断期间,海豚及许多海洋哺乳动物和鱼类的活动大大增加。人类在过去的数十年几乎没有意识到过度噪声对这些海洋居民们造成的伤害,在造成难以挽回的破坏之前,相关部门必须做出改变。

3. 水质污染

据香港的一项研究表明,在香港与珠江口海域的白海豚体内积聚了大量有机污染物,这与珠江口水域过去十余年严重的水质污染密不可分。广东省2012年的环境报告指出,珠江口的亚硝酸盐氮、磷、石油等污染物排放量均位居全国前列,此外,珠江口海域赤潮频发,水质可谓“臭名昭著”。尽管今年来广州、东莞、佛山等城市花了下重金治理,但目前离期待的效果尚有一段距离[7]。治水是个长期项目,且耗资巨大,困难重重,有关部门必须持续行动,才能在将来的某天为白海豚带来完全适宜生存的水质。

以上三点是目前中华白海豚面对的主要伤害来源。生态学上对于物种保护的举措主要有三种:就地保护、异地保护、人工繁殖。我国目前仅在南宁动物园圈养一条中华白海豚,且由于白海豚人工繁殖存在技术难度,尚不作为主流的保护措施。此外由于白海豚天然的生活习性,异地保护的措施不可取,因此对于现有的白海豚栖息地的保护是目前保护举措的重中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