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能想象生活中真的有这样没坐过双层巴士、表情动作处处似小品的BBC主编与时尚杂志主编吗?

创作者的短板在于这些人物即便是在虚构的戏剧空间中也难以使人信服他们的行为与动机。

一个最典型的例子:舒淇在自己第一次计谋失败后为了表达对萱萱装可爱的厌恶之情,在林然家门外夸张地模仿了萱萱的语气和动作,并对着空气尖酸地咒骂。且不说现实生活中难有这样的异常行为(如果你在街上看到有人对着空气咒骂,你会怎么想?),即便是在虚构的戏剧空间里,这样来展示人物的情绪也是粗暴和简陋的。
如果说《低俗小说》是通过将传奇虚构人物的生活化来产生戏剧冲突从而派生幽默与立体感,那么本片就是将一个现实中存在的人物刻意而做作的传奇化来让其更不可信。(生活中的杀手少,而时尚杂志的主编却真正地存在)
关于这些过激的想象和对社会上层人士生活方式曲解式的创造,我觉得一个原因可以被用来解释,那就是创作者的贫穷与不浪漫,即越是缺什么越会夸张地想什么,街边乞讨的流浪汉肯定想过“如果有钱我就包一百个妞不穿衣服服侍我,开一百瓶好酒来一起喝”,事实上有钱包一百个性服务者并开一百瓶好酒的人绝不会这么做,因为在他们的世界和视角里有别的事要做。

所以,本片中难以令人信服的表演与台词或许可以归因于此(我不会说情节难以令人相信,只要演员与台词靠谱的话本片的故事还是有意思的):创作者实在对真正的上流社会缺乏了解,俗气过度的浪漫只有毫不浪漫的初中生才每天想象、对物质的强烈崇拜体现着相应的缺乏,正和乞丐与有钱人的对比一样,真正的BBC体育主编和时尚杂志主编不会这样行动、言谈与生活。

当然,我不会完全说这是创作者low的体现,如果我们再继续尝试着归因,可以看到这样的影片会在文化市场上产生,观众对影片艺术要求的低下和对富有物质生活的向往所发出的市场倒逼动力是不可以忽视的,直白点说,想意淫“上层生活”的普通人太多了。而这其中最让人不解的是,观众实在是可以看懂或者可以在培养下看懂更复杂的影片的,为什么市场不断地生产这些低幼化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