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草莓星球来的人》(下文简称“草星”)先导片里,摩登天空的CEO沈黎晖说:我希望你们这些新乐队把老乐队都干掉。

但节目目前呈现出来的效果可能只会打脸,而对新乐队们来说,逆袭之路或许依旧曼曼其修远。

《草星》是优酷、摩登天空、大麦、沐光时代今年夏天联合推出的户外音乐节竞演真人秀。

沈黎晖在《财新视听》节目里说摩登在这次节目中的话语权要比在《乐队的夏天》(下文简称“乐夏”)多许多,参与制作的比重占三成左右。有了话语权,沈黎晖和摩登天空当然能更容易按照他们的想法,去掌控“摇滚综艺”这场资本竞逐的游戏,并预设这场游戏的场景和规则。

但第一期(上、下两集)出来后观众反馈的结果,或许并不能令多方满意。《草星》的官微下面不是水军就是负面批评。

...

...
右边的张碧晨难道是P上去的吗?????

尽管有人说,《草星》就是《草星》,这本就是两档节目,不应该拿来跟《乐夏》比较;但观众不是瞎子,更不是傻子,套用《乐夏2》里华东曾说的话,都2020年了,摇滚乐还分“地下”“地上”没有意义。 那么《草星》和《乐夏》自然也没必要分得那么清楚。

当下的文化是多元的,也是包容的。很多《草星》的受众群体必然也来自《乐夏》,甚至和《中国有嘻哈》《这就是街舞》等综艺的观众或有交叉。所以,我们不可能用孤立的眼光去评价《草星》这档节目。况且,《草星》自己也承认是接棒《乐夏》的,在《乐夏》确定“休假一年”后,它还跑去《乐夏》官微留言转发说今年要扛起“摇滚”这顶大旗。

那么,这两档节目究竟差在哪里?

1.平台差异

不可否认,以爱优腾为代表的长视频网站和以抖音快手为代表的短视频网站已成为我们日常消遣中不可分离的一部分。

每天下班回家,躺在自家沙发上,随手打开视频平台就可以补上最新的网剧。这些平台,陪伴我们度过一个又一个夜晚。

目前看来,爱奇艺和腾讯视频基本算是国内用户基数最大的两家在线视频网站。根据Questmobile统计,爱奇艺和腾讯视频在月活用户方面遥遥领先。尽管爱优腾这三家从2021年开始慢慢上调会员收费价格,但盈利的道路依然任重道远。

且不说优酷在长视频领域这条路上已经连续亏损15年,同样难兄难弟的爱奇艺表现得也相当难堪。2020年全年营收297亿,实际亏损70亿元,这还是在大幅改善之后取得的成绩。而2015-2020 年,爱奇艺净亏损分别为 25.75亿元、30.74亿元、37.37亿元、90亿元、103亿元和70亿元,6年累计亏损已经超过 350亿元。

...

这些年三家视频网站虽然烧钱厉害,但的确也砸出过很多自己的品牌,比如爱奇艺的《奇葩说》《中国有嘻哈》《青春有你》《我是唱作人》等,自制网剧《迷雾剧场》(有《隐秘的角落》《沉默的真相》等);优酷《这就是……》系列;腾讯《创造101》《炙热的我们》等等。尤其是爱奇艺的《中国有嘻哈》和优酷的《这就是街舞》两个爆款,一时间让潮流文化从所谓的“地下”破茧而出、成为时下文娱圈的热门现象。

当时马东的米艾文化决定做《乐夏》项目时,沈黎晖就曾忐忑地对马东说,摇滚乐是最后一片还未被开垦的网综宝地,现在就交给你了!(大致是这么个意思……)

马东虽不懂摇滚乐,但他手下做过《奇葩说》的团队却足够专业、真诚和用心。

《乐夏》第一季参赛的31支队伍中,许多是摇滚界的老炮儿,本来就对上综艺这种行为嗤之以鼻,再一听说是群80、90后为主的团队在做这个项目,心里更是没谱。据沈黎晖说,许多老牌乐队每一个都是他亲自去谈、去沟通、去说服。

在《乐夏》采访片段里,很多乐队也表示是米艾团队一次次不厌其烦、三顾茅庐的诚意,和他们对每只乐队都认真调查、全面了解的专业态度打动了他们。

至于优酷做的《草星》项目具体是哪支团队在负责,目前了解到的信息有限,但摩登天空应该深度参与不少。因此,论音乐的专业性以及乐队间的沟通方面,对优酷和摩登天空来说本该不成问题,但实际反馈出来的效果却差强人意,这其中的问题自然值得去探讨。

2.台风和受众差异

每个平台都有自己的专长和王牌节目,这是必然。

譬如爱奇艺之前的王牌《中国有嘻哈》(现改为《中国新说唱》),自播出四年来,仿佛印证了车澈的那句话:“中文说唱只有这一个出路。”但到了2020年,先后有芒果TV(《说唱听我的》)、快手(《快手有说唱》)和B站的《说唱新世代》半路杀出,尽管前两者都雷声大雨点小,仅《说唱新世代》初露锋芒。

再譬如优酷的王牌《这就是街舞》,虽然爱奇艺紧接着做出类似的《热血街舞团》,但无论赛制玩法还是选手导师,整体口碑都稍逊于《这》。

当然,中国网综互相“学习”的能力总是很强。我们且不比较《创造101》和《青春有你》之间的雷同与差别,就说乐队(或乐团)类的节目:《草星》《乐夏》《一起乐队吧》《明日之子4》……

当然,可能有人会说:“这四个节目怎么可以放在一起,简直是对某某节目的玷污或亵渎!”(不排除很多人会有这种想法)

我并不否认这些节目中各个赛制、参赛对象、节目目的等差别很大,这里只想提一点他们的共性:乐队。

优酷之前并不是没有做过乐队类的节目,2019年的《一起乐队吧》就是一款,而且它走的就是记录年轻乐队成长过程的综艺路线。某种程度上,和《草星》一样,也是在为年轻乐队提供一个开放的成长平台。尽管这档节目有汪峰、李荣浩、郭采洁、白举纲四名导师助阵,但最终似乎并没有泛起什么浪花。

前车之鉴,后车之师。优酷既然做过一档类似的节目,再做《草星》应该来说是轻车熟路、信手捏来。但目前呈现的效果还是太过流于表面:选手们登台唱完自己的歌,台下选手们互相评价、称赞或diss,四位评委说些不痛不痒的“我安可了”“我没安可”,互动也并没产生什么化学反应或言语思想碰撞,选手们听完点评再一一致谢,互相或握手或拥抱,然后匆匆进行下一轮循环。说白了,就是节目呈现得有点无聊。我们只能从中感受到年轻人对摇滚乐一时的热情狂欢,和狂欢后留下的冗长空洞和虚无。

感觉就像:这不就是一档和《一起乐队吧》《明日之子4》一样,普通的歌曲竞演类节目吗?前几名不就是可以抢夺顶级户外音乐节舞台吗?这跟SNH48的年度总决选前几名能有更多演出机会的机制有什么不同?(跟AKB48的年度总决选的现场激烈程度比起来可能还差很多……)

当然,这些年轻乐队可能不像《乐夏》有那么多沉淀的背景故事或趣闻可讲,《乐夏》里的老炮们对夺冠也似乎没什么强烈渴望,能有个舞台表演就很知足,能多表演几场更好。

而《草星》的受众群体相对《乐夏》里而言可能更年轻,也并不想去读懂一帮被生活摧残折磨的中老年乐队的心声,听他们再把“光芒万丈的青春唱完”。

《草星》的受众群体更需要的是表达和享受自己当下的感受,去倾诉和宣泄自己当下的情绪。

就像HOO!乐队里那个鼓手反驳热浪乐队的主唱时说:我们只会珍惜每一次登台的机会,最关心的只有今晚的演出,我不会说出什么语出惊人的话(diss热浪主唱说的“我来这里就是想红”之类的……)。尽管我觉得那个鼓手说得并没什么道理。

...

...

毕竟来这里的目的,所有乐队都心知肚明。说自己来这儿是想红一些,本就没什么错。何况热浪主唱说完这句还补充了他的意思:因为这是他们面临的现实问题——就是要先填饱肚子才能更好地谈理想。而他也很明确说了,草莓是用舞台说话的,对他们有偏见的,就用舞台说话吧。

讽刺的是,HOO!乐队唱完后说了一堆diss热浪的话,自己的分数结果却很尴尬。热浪主唱只是冷静地在一旁听着对手diss自己,偶尔反驳几句。回到座位后,因为之前在后台没听到HOO!的现场,他见到这个分数也挺意外,还心平气静地问身旁人HOO!是不是有失误之类的。

...

...

《草星》更像是一场年轻人的狂欢游戏。

据统计,由摩登天空创立的草莓音乐节从2009年开始已举办11年,足迹遍布29座城市98站,累计到场乐迷总人数超过613.8万,其中86.2%为90、95后,也就是说大部分去草莓音乐节的人都是30岁以下的青年。

如果优酷和沈黎晖的目的就是为了给年轻乐手们一个展示和成长的平台,给年轻乐迷们一个释放情绪的空间,那么从这个方向来说,他们的确做到了。因为这些也正是年轻乐手和乐迷们需要的。

参与《草星》现场的观众也当然会很满足,因为能感受到那种真实的摇滚live和音乐节氛围。但对于其他受众群体来说,他们感受到的是什么呢?也许只能从画面中感受到节目散乱无章的突兀节奏,评委观点匮乏的密集输出,乐手毫无遮掩的情绪宣泄,和整体毫无记忆点的聒噪印象。

3.内容差异

首先,是主持。

《乐夏》里,当我们得知主持人是马东时,可能多数人都心里没底。这个和摇滚乐甚至音乐类综艺丝毫不沾边的人,怎么能主持这样一档节目?难道要搞成另一档《挑战主持人》《奇葩说》不成?他能在现场hold住那些坐立不安的摇滚老炮们吗?

但经验老道、想法开明的马东显然懂得怎么去掌控他们:我不行,就交给懂得人去做。我只做好我擅长的事——主持和把控整体节奏就好。

当时,马东和牟頔找到摩登天空创始人沈黎晖,马东用两个“灵魂拷问”征服了沈黎晖:“第一,你相不相信爱奇艺S+级的资源?第二,你相不相信米未传媒?”双方十分钟内便敲定了合作。在沈黎晖的帮助下,马东又联系上了太合、街声等音乐机构,顺便还搞定了播出平台爱奇艺。

在音响制作方面,《乐夏》请来了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音响师金少刚,很多乐队在参与节目后的采访中也提到过,对现场的音响效果表示十分满意,成绩如何先搁一边,能在这样的舞台上表演,本身就是种难得的体验和享受。

刚制作《乐夏》,马东和牟頔心里也忐忑,生怕实际效果不好。所以我们看到第一季的主持嘉宾成员每期并不十分固定。和节目组一样,嘉宾成员每个人也在不断地磨合与适应,相互找到最佳最舒服的状态。

...

也因此,嘉宾的角色定位也很特殊。他们在节目中承担超级乐迷的角色,既不是导师,也不会带队比赛,而是和其他乐迷一样,与观众一起观看表演、向乐队提问题,与大众一同了解乐队文化。

《草星》里,主持MC由池子担当。优酷和摩登天空究竟什么原因选中他,也许是他做脱口秀时的幽默机灵,或是他跟乐手们普遍年龄相仿,更容易产生共鸣?我们不好揣摩。

...

但主持人的身份显然意味着更多,况且池子并没有类似的经验。从节目播出的效果来看,池子需要补的功课还有很多。

一个很明显的例子就是,在乐手们表演结束,池子只会像审判犯人一样对他们提问说:你们有什么想说的吗?或者对台下的人提问:你们有什么想评价的吗?

...

...

...

另一个例子,当HOO!乐队鼓手在台上呱唧呱唧diss热浪主唱,热浪主唱在旁边很冷静克制地在一旁回应时,池子的举动是什么?他什么都没有做,而是像台下的选手们一样,一副惊讶和等着吃瓜看热闹的表情,双手捧着题词本,听他们双方在台上相互battle重现“中国新说唱”。

他显然忘记自己的角色和身份,只是把自己当作其中一员,在享受当下那刻年轻人最爱的互相diss的氛围。

不知道编导究竟有没有设置引导性的问题,但从池子这种提问方式来看,显然就缺乏一种专业主持的技巧。没有穿针引线式的引导和把控,节目过程自然会显得零散琐碎,流于表面,更别提会呈现有价值有内容的交流探讨。

其次,是舞台音效。

从这点来说,《草星》可以说是完败。

《乐夏》为了更好地呈现舞台,整体舞美设计打破了常态化的空间结构设计思路,结合乐队元素,运用600多把发光吉他架构整个空间,巧妙地将演播厅划分了A、B两个舞台,以及观众区、嘉宾区、控制台等功能区域。令我印象深刻的一个场景就是在《乐夏2》大波浪登台演出前的那个酷炫的裸眼3D场景。而这样震撼的场景在《乐夏》里不胜枚举。

...

至于《草星》,尽管沈黎晖为了还原音乐现场LIVE效果,选择用户外录制的方式,但实际效果并不出彩。

因为现场效果一般,所以只能通过后期处理的途径弥补这种画面感。然而这种处理过于随意,以致于给人一种像在看慌张赶工之中粗制滥做出来的MV一样。

...

不知是控制预算还是别的原因,《草星》节目舞台的设计和搭建居然还不如草莓音乐节现场的舞台大气夺目。

现场舞台本就小得可怜,还整成四边菱形,更显拥挤。四根醒目的大柱子伫立在舞台四周,侧面还有一个类似通风管道的装饰,优酷做《这就是街舞》海选时的场景也不至于简陋成这样。

此外,不知是不是赞助商的要求,整体的节目风格都参照赞助商雪碧的色彩,节目LOGO、现场灯光、背景全换成了雪碧绿,特别是当那绿幽幽的光照在人脸时,冥冥之中有种瘆人的感觉。

当然,《草星》的舞台也并非一无是处。这种狭小的空间当然更像是Live House的氛围,晃动、摇摆的运镜也比较符合年轻人的品味。但相对而言,其局限性仍大于它的可塑性。

...

音效上,观众普遍反映的声音较小、音质较差的问题似乎并不被官方认同。在摩登天空工作的王硕(同时也是《坏蛋调频》的主播,《乐夏》的专业乐迷评委之一)甚至拿出几个实例来证明节目中的音响实际输出效果没有问题。但观众依然并不买账。

...

第三,说说参赛乐队。

《草星》这次参赛的大部分都是年轻乐队。

...

偶尔有一两支成员老带新的乐队,像白纸扇里原AV大久保的主唱,提香里原小熊饼干的主唱。但总体来说,无论是舞台经验和人格魅力,都和《乐夏》差一两个档次。

总结来说,就是形式大于内容。

比如音速行星,其中一人自始至终都没有露脸,这其实也不重要。只是他们虽然装束打扮更年轻更奇特,但说实话,做的音乐还是多少有点普通。摆的pose也很帅气,让台下的热浪鼓手还一个劲儿直呼:“一动不动,帅,帅,特别帅。”(满脸大写尴尬????)

...

...

结果当旋律和鼓点响起时,一股浓浓的熟悉的70年代disco风扑面而来。

还有很多人喜欢的高嘉丰,不好意思,看到张碧晨的这个表情让我当时没憋住还是哈哈大笑出来。

...

年轻乐队如此,老炮儿乐手似乎也难幸免。白纸扇的主唱陆炎,不知其本人是不在状态还是有点儿端着,这个让台下乐迷跟着燥起来的架势,说实话是不是看着有点儿太水了? 再对比一下高虎、彭磊、木玛等等看他们如何带动现场气氛,这个差距还是挺显而易见的。

...

本次《草星》参赛队伍24支;《乐夏》参赛队伍第一季31支,第二季33支。

《草星》每集制作长度约180分钟,《乐夏》每集制作约120分钟。

按正常逻辑来讲,《草星》的乐队更少,播放时间更长,除去正常歌曲演唱时间,本该可以有更多的故事可讲,更多的内容可以挖掘,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很多针对乐队的采访,相互之间也缺少像《乐夏》一样的联动,提的问题也很一般,一些“笑料”生硬尴尬;还有评委间的互动、评价,很少有出彩的时刻。

反观《乐夏》,为保证整片质量,不得不压缩一些乐队演出镜头,挤出来的时间留给那些更有意思的乐队,就算某些乐队成绩不好,但他们的生活态度、成长历程也同样值得被大众了解深知。

随便举几个例子。

谈到joyside重组不易,镜头有意给到了木马和后鲨乐队,透过他们的神情举止,老牌乐队当前面临的一些无奈一窥便知。

...

还有成绩一般的rustic,虽然选曲和演唱没有打动观众,但他们的“传奇”故事和兄弟间的情谊却一样很精彩。

...

...

...

再比如成绩同样一般的不速之客,他们也是一支有些年轻狂妄的乐队,但《乐夏》的处理显然要比《草星》温和得当许多。

先是让不速之客在台上过过嘴瘾,大张伟和马东先后迎合着制造笑料,放松紧张气氛,缓和尴尬局面。

...

接着又cue台下的专业乐迷继续放大这种反差氛围。

...

最后再由轻声慢语的张亚东做总结评价,不速之客慢慢也承认自己有点儿“愣头青”,让观众既觉得紧张刺激,又不知不觉中感受到摇滚乐的魅力。

...

也许有人会反驳说,好好的乐队节目就唱歌不行吗?为什么要听那些跟作品无关的东西?如果是这样,那我不如建议你去看《我是歌手》《中国好声音》《中国好歌曲》之类的节目,因为在我看来,那些节目对待音乐本身的专注更强烈。

但摇滚乐想表达的不仅仅是音乐。我想大多数人会同意这个说法。

许多时候,摇滚乐只是借助音乐的方式,去表达乐队更想表达的言语,事物,情感,态度,人生哲学……它的背后,是复杂的人性,是百味的人生。它之所以有这般魅力,也正因为此。

以上说了些自己不成熟的看法,但还是想表明一点:我并非对《草星》这档节目有任何敌意。说实话,开播前我期待了很久,也一直认为它是这个夏天接棒《乐夏》最合适的节目。

对乐队、乐迷和中国摇滚乐来说,《乐夏》的出现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有些乐队因为这个夏天而被更多乐迷熟知,有些乐队却也因为它而加速离散或消失。但更多的乐队仍在现实困境中挣扎,在颓败中顽抗,在低谷中潜伏。

但人们依然会热爱摇滚乐。

至于为什么?或许是因为它几乎归集了人类身上所有的品质与情感:忠诚与背叛,相逢与离散,新欢与旧爱,夭折与涅槃……自由与禁锢,平静与愤怒,哀伤与振奋,沉默与嘶吼,迷失与清醒,刹那与永恒……究其一生,他们都在追逐着“it's better to burn out than to fade away”的人生信条。

我们也真心希望《草星》《乐夏》这样的节目能越办越好,也真心希望它给我们带来的,不仅仅是一个夏天的欢乐。

愿乐队的夏天永不结束,愿摇滚的冬天永不来临。

参考资料:

新华网:《乐队的夏天》过去现在和未来

卫夕指北:中国互联网的四个暗逻辑(作者:卫夕)

36氪:在线视频盈利难,唯有涨价是出路?

更多内容,欢迎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