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刷了。

以为可以控制住情绪,没想到看到李善德单枪匹马抵达宫门的时候还是泪崩了,火红的木棉花飘在空中打在脸上,这是一个长安九品小吏能给予我们的最高的浪漫。

一刷是和老公一起看的——被豆瓣娱乐组的组员安利,想到平时mean mean地专一用心嘴208的组员竟然诚心推荐说看哭了,一定要去看个究竟——没想到劲儿真的很大,也不知道触碰到了自己哪一根敏感的小神经,从李善德第一次骑马出长安时就开始哭,bgm听起来那么热血,我的眼泪也是滚烫。

虽然没读过原著,但也知道李善德要开启一段多么无望的旅程——孤独无措,很有可能再没回头路,5000里路只有云和月相伴、心慌恐惧和无所畏惧的情绪交替出现的旅程。

如果他还是那个初入司农寺林署的24岁青年,走一趟就走一趟。

这世界这么大去看一看总不白活一场。

可是故事发生时他已经42岁了。

18年兢兢业业的小吏生涯沧桑了那张曾经稚嫩的脸庞,冰封了那颗想要为民做主的热心肠,掩埋了那些曾经也觉得自己可以“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读书人的理想。也总有一些别人看不上可还是热乎乎的烟火气想要好好珍藏——有点子厉害的贤妻,圆圆甜甜的稚女,还有一座长安城角落里可以种桂花树的安静院落。

中间忘记哪一幕,一度哭到崩溃。我都觉得自己有点夸张了。

可能是因为老公在旁边笑呵呵自封自己为xx使吧~~~真的很破防。

...
...

电影结构其实很简单,几个段落几个转折分明。

接锅;创业;创业未竟,团队散伙;

旧友江中送船全情谊;商州道遭伏击,善德险中求生;

九品小吏诘问高堂宰相为何盘剥百姓高高在上,昔日贵人变敌人险些命丧;

长安梦碎,岭南偏安。

李善德第二次踏上岭南之旅时已经不再是初入岭南之地的寒酸破落模样,他和“国忠”令牌一起实现了真正的横行四方。但面对故时共同创业的好友也只能相顾无言,因为实现不了对好基友曾经的承诺。那一刻苏谅的心可能拔凉拔凉的,创业梦想破碎、识人不清的和一腔真情被辜负的愤怒。

回忆两个人第一次见面虽然喜剧效果满满,但却不能不说是两个失意人的快乐聚首。

一个满心满眼想要向父兄证明自己有能力独立行走的二儿子,一个只想要完成任务保住小命但两眼一黑没有方向的长安小吏;

有人以为自己是吕不韦奇货可居投资了未来的秦始皇,有人以为自己只要试验出转运之法就可以使命达成快乐返乡。

我相信黄草驿发生逃驿后,苏谅的救命船不仅仅出现在大屏幕上和李善德熬红了的双眼中,也出现在每一个观影人的心上,一句“你还是得靠我”又让谁湿了眼眶。

苏谅拒绝了李善德共同进京的邀请,他说他想清楚了,他不是做生意的料也不想占公家的便宜了。他出现在此只为对得起和李善德相遇一场的知己之情,也为全了自己那个虚幻的创业梦想。

他也因此躲过了商州道上的伏杀之祸。

这不是因为他比别人幸运,我相信这是独属于他的觉醒的奖励。

这个真正的聪明人放弃了想要向父兄证明自己的执念,他坦然承认自己不是在天朝做生意的料,反倒解放了自己的天性和天赋,电影终结时他在波斯做的生意比哥哥苏源还要大,除了李善德为这个朋友大声叫好之外是谁也在心里默默为他开心我不说。

事实上苏谅才是天生的生意人,对商机敏锐、敢于冒险也愿意为风险承担代价,明人不说暗话、爽朗又不失机敏、心胸开阔不拧巴,我有很多正面的词汇给这个白客饰演的苏谅准备着,以至于暗下决心以后白客演的影视剧高低都要花钱看一眼。

苏谅的出现不只是一个美好的童话故事,也不仅仅承担了李善德的贵人角色任务。

两个足够纯粹真诚的人在命运的推手下相遇了,自然能够写就一个美好的浪漫的故事,彼此成全。

不是李善德拒绝了苏谅,是彼时彼刻的长安没有留下苏谅。东方不亮西方亮,长安不留爷自有留爷处。如果说电影对小说的改编我最喜欢哪一处情节,苏谅从大叔变成青年人的设定自然是其中之一,苏谅当然会在最合适的环境里成功。

最后贵妃的生日宴上,唐皇一句“爱妃,吃荔枝。国忠办的”让我没忍住笑出了声~太形象了吧。

那个在九品小吏面前神秘的高位的神一样的大人物,那个在佛眼中俯视长安城所有规则和流程的大人物,此时此刻也如此紧张、局促不安,得一句“国忠办的”就能放下心松口气了么?后面还有安禄山的舞蹈要观赏。

电影不是没有瑕疵,但这瑕疵我说不好。

我和老公从电影院走出来的时候,一致认为李善德最后对杨国忠摊牌上升价值不太合理。

我单纯觉得这段对话技术上处理得过于突兀。

我老公是觉得,李善德作为一个小人物,没有什么立场和资格对杨国忠上价值。

我是不认可他这个观点的。

没有经历过2万里路运荔枝这一遭事儿的李善德,没有承担过荔枝使这一重大责任使命的李善德,确实没什么资格说得这么义正严辞大义凛然,他就算有再多技术也不过是没脱下长衫的孔乙己~

但是走过了这两万里红尘路,李善德经历了太多,见证了太多,成长了太多,白了的头发、被破坏的荔枝园、被砍掉的荔枝树、戛然而止的友谊和信任、自愿跟随他一路护送荔枝而丧命的骑手、还有林邑人~在我一个小小的观众视角,精卫填海、愚公移山、夸父逐日也不过如此了。

那个心怀报国安民家国理想的小镇做题家真的一夜长大,以前不知是真的看不清还是不愿意看清的人心叵测、以前不知是真的不懂得还是不愿意睁开眼懂得的花花轿子众人抬、以前不知是真的不擅长还是不愿意擅长的觥筹交错,懂了又如何?懂得了这么多也不过只是庙堂之高,这世界上还有那么多同样真实快乐同样痛苦挣扎的江湖之远。“敬挑夫一碗茶汤,赚斗米小小的框;爹爹在长安行商,平了赋税还有盈账,节日里河灯有光,舞姬个个腿脚有伤。”

如果说之前的李善德,尽管人善可欺积累多年才能在京城买下一座房子。但他依然是受庇护的,他何尝不是用自己寒窗苦读的经历购入了一个被避免碾落成泥的资格,他何尝不是穿上了一件虽不精致体面但依然能遮风挡雨相对稳定安全的长衫。恰恰是荔枝使这样一段命运的神来之笔,完整了李善德的经历,提升了李善德的境界,他才有资格撕掉杨国忠那张高高在上老神在在的虚伪面孔。

透过佛眼,杨国忠从高到低从里到外能俯视长安自以为俯视众生;同样透过佛眼,从下往上从外到里何尝不是另一种视角,作为观众我们才能有机会和李善德一起管中窥豹、一叶知秋!

这当然是个荒谬的故事。

其他人的命运呢?阿潼的荔枝园不无辜么?没有李善德,哪里又有林邑人对长安的渴望?黄草驿的老百姓也不过就是求个安稳的生活而已~

李善德认真做事用心做事,却砍断了原本山高皇帝远谁也管不着的岭南荔枝园里一棵棵天生地养人看护的荔枝树~

李善德认真做事用心做事,却给了贵人们又一个冠冕堂皇的增收敛财机会,加剧了底层百姓的痛苦并直接导致他们流离失所故土难留~

李善德绞尽脑汁费尽心机竭尽所能无数次科学试验排列组合运用了各种现代excel表格技术统计两万里路云和月奔波疾驰一夜白头跑死了马累死了人被绊倒被火烧被刀刺被关入监牢运回的一小罐荔枝最终不过得了上位者一句“也就那么个味儿”~

李善德认真做事用心做事,更是加速摧折了长安城那不需要流程和规则的繁华和盛名~

始终不能忘记故事的最开始,初入长安城的那张年轻洋溢着笑容的脸,那是每一个小镇做题家初入职场时候的模样。

最后李善德背靠荔枝树吃着荔枝一脸鼻涕眼泪的模样并不夸张,这何尝不是属于李善德的大唐倾城之恋。

入世救世不过黄粱一梦。

一朝梦醒,总要有那么一刻的凄凉需要释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