琅琊榜这部剧,一开始我以为是一部武侠剧,随着剧情推进我发现是一部夺嫡宫斗剧,直到谢玉一案落幕谢玉提及与夏江伪造信件,我才发觉此故事的中心主线乃是中国古代版基督山伯爵。
基督山伯爵,这部创作于19世纪的长篇小说,实为复仇类爽文的鼻祖。自这部书传世以来,中外的复仇文学、影视作品,无论题材与时代背景差别有多大,都很难不带有基督山伯爵这个故事的影子。
琅琊榜这个故事,与基督山伯爵的脉络和人物结局有多相似,相必都看过的读者皆心中有数。但它依然是出色的好故事。琅琊榜,借基督山伯爵复仇的故事主线,书写了中国古代封建王朝代代周而复始为权为利相争乃至机关算尽、手足相残、民不聊生的历史陈迹。在豆瓣琅琊榜小组中,有一个帖子发问:看完此剧,你最喜欢剧中的哪句话?我回复了高公公的一句话:在这宫墙内,这风从来就没有停过。此剧终了,这代人的爱恨情仇也终了,冤屈得以洗尽,那下一代呢。下一代的长林王是否又会因为功高盖主与祁王一样被登基的皇帝背弃。在至高的权欲面前,谁还能记得当初的真情和初心。
琅琊榜一剧,它的出色还在于其对中国古代士人风骨具象的刻画上。言阙舍生忘死、三进敌营;周玄清见玉蝉如见故友、信任如斯;林家满门被灭,林殊在最后舍命替太子出征,看似保萧家社稷,实为为保天下社稷安康……
士人风骨,何所谓“仁”啊。所谓仁,孝悌为本,克己复礼,由人复天。梅长苏本人就是孔子所言“仁”的具象和范本。他是一个理想化的人,也是一个易碎的梦。他与周玄清论道,“世间万物无处不道”,他与梁帝论天下,“若无百姓,何来天子”。他是一个理想国的国王,这个国的臣民是数千年来华夏文明里无数立于朝堂或江湖的士人。
但这个国终究是不存在的,正如梅长苏终究毒发身亡。在这世上,真正存在的只有前仆后继代代相传的古典士人舍生取义的愿力和刚健朴素的生命底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