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一部剧里全部都是好人,那么为什么会有如此多的矛盾?这部片子借一个普通家庭的故事描述了整个东亚的近代群像,自从日本脱亚入欧之后,南北朝分离,东亚之间唯二称得上镜像的可能只有中韩两国了。而现在的整个东亚,还在片子里讲“东亚”的,可能只有韩国了。

如我之前对这部片子的介绍,整个片子刻画了三代群体。第一代是以光礼、爱纯奶奶、宽植奶奶为代表的一代,这一代生活在20世纪初甚至19世纪的东亚,那个时候的东亚受世界其他地区的影响还很小,天朝的体系才是东亚的秩序。这一代的人显露出来的也最为明显,他们只在乎自己的孩子,迷信,注重传统。这一代在本剧还没结尾的时候大部分都已经离世了,也代表着那个百年前的东亚已经消失在了历史的浪潮之中。

第二代是爱纯、宽植这一代,再加上夫商吉。这一代的人明显不同于上一代,爱纯反抗传统,宽植违抗父母,夫商吉则在注重诚信的传统氛围之中表现出狡黠的特质。但夫商吉相对于爱纯夫妇来说更加保守(夫商吉的年龄本来也处于第一代和第二代之间),夫商吉的夫人则表现出和爱纯夫妇一样的特征,可以说从剧首到剧末,夫商吉的夫人是从夫商吉滑向了爱纯夫妇。这一代的人是本剧的主角,同时这一代的人经历了东亚融入世界的历史进程,原本东亚唯一的秩序儒家的伦理不再裹挟着东亚的普通民众,西方的各种精神也开始影响东亚的底层社会,这一代的人,虽然仍以旧东亚为主,但已经在潜移默化之中接受了西方世界的影响。

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则是第三代,也就是金银明这一代,这一代的人自小便开始经受西方的教育。韩国的这一进程相较于我国要领先一代人,我们家的第三代人实际上对应的是本剧中的第二代人,我作为第四代对应的则是金银明这第三代。我国开放迟于韩国且国情不同,这也无可非议。说回本剧,第三代人开始便更多地受来自西方世界的影响,包括家庭社会,本剧中一直在侧面描绘的抗议选举等场景,实际上都是这一代人的侧面写真。这一代人可谓与传统的东亚、旧的东亚完全割裂,就像金明在回应爱纯的关心担忧时候所说的:“你根本没必要担心,就算我真出事了又怎么,你在济州那么远又不能赶过来”,这和我在出差出国回应我父亲的担忧的时候的反应如出一辙,而我们的父辈的回应也是一模一样:“当父母的哪有不担心孩子的,等你有了孩子就知道了”。此外这一代人的思想在各方各面都与上一代有这明显不同,所以整部片子看起来会有很多观众觉得金银明事情怎么会如此之多,看看你们父母辈年轻的时候哪有这么多事。实际上这与两代人的品行能力毫无大关联,爱纯一家都是理想浪漫化的角色,造成如此差异的是历史语境之中东亚与世界的割裂。正如当下第一代大学生回乡时遭遇的种种窘境一样,这并不是个体的差异所导致矛盾,实则反映的两个时代之中的东亚的割裂。

历史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但同时,历史也是不断重复的,因为人性不会随着时代变迁而轻易改变,只要社会的主体还是人类,那么他们总会有重复的事情上演。近代东亚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但不论怎么变,好人终究还是好人,爱纯的奶奶爱爱纯的父亲就像光礼爱爱纯就像爱纯爱金银铜明一样,宽植的妈妈奶奶爱宽植就像宽植爱他的孩子们一样,宽植爱爱纯就像画家爱金明一样。同时剧中也出现了多次三代同堂四代同堂之间调侃的搞笑场面,宽植的母亲奶奶骂宽植就像宽植骂银明一样,光礼教训爱纯就像爱纯教训金明一样,“你的媳妇比我的媳妇要厉害”似乎也只有到“等你有了孩子”之后就明白了。

本剧中的一干主人公仿佛都完美的像科幻人物一样,虽然我将自己类比成剧中的第三代,但扪心自问,我和金明相比就像是吴钟九,我的父母辈和爱纯宽植相比就像爱纯的舅舅舅妈。但这都无关紧要了,浪漫主义虽然只存在于理想化之中,但人类社会依然需要它。虽然当今的社会已经不再能轻易看到如此真挚的爱情亲情,人与人之间的交际与情感都在不断淡化。但我始终认为只要一个社会还在拍这样的片子,那这个社会就还有未来,还存在着希望。历史是在不断发展变化之中不断重复的,不管时代怎样变迁,爱永远都是人类社会最伟大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