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随笔没有太系统性的写作评价:对称问题:

故事框架已经定好,所以作者对于对称形式的执着在后期几乎到达自己的不可控了,剧情的发展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这个对称的手法必须从始至终贯彻执行。原著漫画到139话完结的那一刹那,谏人完成了他心目中那个绝对对称手法,完成了当之无愧的对称之王。虽然他是自己这么认为的,但从结尾回溯到开头的整篇故事,读者们都看得出来,艾伦成为了薛定谔的猫,没有前因后果的响尾蛇,完成作者自认为的自洽闭环。谏人拿出尼采给自己背书,最终背出了个庸俗黑格尔主义,也算是一种特色了。当然结尾的轮回肯定不是轮回(编辑和作者都解释过结尾并不是新的轮回),它是一个新的反复,如果还将其视为轮回,那我觉得还不如谏人呢。

有争议的艾伦弑母的情节,在当初漫画画到他“黑化”那里时就可推断出来,因为不这样处理就没有反转的对称、就不是悲剧故事了,但瞧那个原定结局是迷雾的结尾变成现在的另类形式的大团圆结局,满足悲剧了么?拿“悲剧是没有超越性”来背书也无法有效解释这个。

作者与“读者”的文本:

按照一般来说的作者中心论(谏人就是绝对作者中心论),这漫画纯是自己各种折射(不过tv化后就被制作组,这个某种意义上的读者中心论进行团队化创作,因为不是单独的作者个体作为生产者而创作,而是具有一定的生产规模的团队进行创作,所以谏人意识到这个问题,就在最终季之前马上画完,这样就无法改变故事的绝对走向,满足谏人的从始至终进行的对称、反转、戏剧性的叙事手法。不过就是被各种各样的批评,也是作出某种“妥协”处理在后篇中改与追加一些情节),看上去超地域局限的文本在最后被几句经典地域话给整破灭了,当然再次还原到它的生产载体是热血漫画(一个商业性质的漫画,怎么能跟那些伟大的文学作品与电影作品相比呢!那些都是艺术作品啊!这臭漫画不过就是满足当代人的猎奇心理罢了!烂尾就烂尾了呗!都是商业罢了。)。

所以说按照这个逻辑,就没有办法苛求什么吧。

当然可以换个派系的思路去解释:“现实的荒诞和魔幻是高于故事的!”这样的现实世界化的文本解释能把这个故事平衡到“就是故事”的定义。把现实的荒诞与魔幻再加深化并采用这种还原推理,那么的的确确会得出更现实的结论:当代骑在马背上的世界精神的那位人,实际上是一位孔老夫子的忠实信徒与实践派大主教。
这样一看,那位地鸣的执行者仅仅是个普通东亚男,那还挺不错呢。

主题:

谏人当初的两个主题:受害者到加害者的转化,他完成了,但他完成的令人信服吗?反正他自己是与自己和解了。而超越父亲的主题在后期是完全丢弃了,艾伦最终不止没有超越父亲,甚至退回父亲之前。尼采中的狮子退回到了骆驼,甚至是比骆驼还之前。

不过作者本人是超越了父亲,成为了狮子,甚至成为了孩童(笑)。

连载阶段的最终话处理令人一头雾水,谏人的完整版漫画对最终话的处理更是令人一头雾水,所以制作组的处理已经是很好了,也让作者亲自操刀来了几个原创情节,让一头雾水,变得稍微清澈点。当然那句“我是自由的奴隶”也是让之前的一切的努力、让可探究的响尾蛇结构、一开始的自由向往与对自由的讽刺变得一切皆是“作者的奴隶”。

喜欢运用尼采方法论中的奴隶批判的谏山创,自己却货真价实了变成了尼采思想中的批判对象了,而艾伦,实际上已经从作者特意针对他的奴隶批判中挣脱出来了。

结尾想来一句暴言吧:

艾伦的问题是否是宋江的问题呢?好就好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