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好安全带,今晚注定颠簸”太酷了玛戈!片里的梦露还很青涩。影迷取代明星的故事让人想起若干年后的《喜剧之王》。“除了戏院,我无处可去”真是每一个狂热影迷的心声。伊芙一举一动都有表演型人格的特点———不是玛戈那种大起大落浮夸型的,偏向古典端庄。她的人生经历乏善可陈,但叙述的姿态将所有人迷住了,银幕里的听众和银幕外的听众都意识到,她生来就是吃这碗饭的。因此鸠占鹊巢和过河拆桥的阴险被“能者上位”的理所当然给冲淡。她可以只凭本能行事便已征服所有人,她无需争取,自有人将名利机会拱手送上。电影里所有角色都不算真正的坏人,因此也才衬托出历史规律的无情:后浪并没有做错什么,前浪却被拍死在沙滩上。生存资源有限,王座只此一个,胜利者必然损害其他人。是女性竞争,但不是雌竞,片里女人的年龄焦虑包含了是代际焦虑/时代焦虑/事业焦虑,不只是为了抢男人,在五零年算思想先进,不过作为一部双女主电影男人戏份还是太多,即使他们只是资源和聚光灯的象征。片名《all about eve》作两解,一是一切都由伊芙这个“祸水”而起,所有争端和分歧都围绕她,二则是《伊芙的故事》。但戏份最多、最让人同情让人代入的确是玛戈。“聚光灯打在胜利者身上,谁关注被碾压的失败者呢?”真是一出五味杂陈的娱乐圈寓言。
————————————————
事实证明不应该看到一半就写影评。看完后才发现,关于伊芙的戏写得实在很坏,写成了水性杨花的蛇蝎女郎,这样一来主角团四人便跟伊芙评论家形成立场黑白的二元对立,为整个故事道德谴责的色彩太强,这个人物的塑造思路我要扣一星。从伊芙威胁凯伦开始,这部戏完全毁了,完完全全。在我看来伊芙这个角色本就应该留白,朦胧暧昧一点,不应该有明显的阴谋、算计和两面三刀的桥段出现。她得是个符号化的角色,她身上迷雾重重,我们无从知道她的真实想法和性格,正如没有人知道明星口中所说和心里所想是否一致,又或者出于表演型人格的自我感动。她是真的,还是装的,亦或者骗过了自己?如果她是真的,那她凭借本能行事就征服了所有人;如果她是装的,那可真是心机深沉;如果她骗过了自己,那毫无疑问她就是演员的料。还有伊芙的过去,永远不应该从评论家之口说出来,她的开头必须是个谜,那套说辞也许只是用来博取同情,哄骗媒体的,她的过去是真是假已经不重要,因为在娱乐圈的明星体系下,打造出来的人设已经和明星本人的性格经历融为一体,难分真假。人生如戏,戏如人生,她应该让人看不透,观众应该和银幕角色一样,困惑于她动人心魄的表演(各种意义上)是真心还是假意,是纯真还是腹黑,其他人给她的帮助也应该出于主动(利益或被蛊惑)或者巧合。甚至更狠一点,玛戈可以和未婚夫为了伊芙大吵最终不欢而散,不一定出于未婚夫对伊芙有好感或者玛戈吃醋什么的,这样反而俗了,可以把伊芙当做一面镜子映照出两个人的性格缺陷。反正,玛戈的事业和婚姻应该被伊芙当做成功的垫脚石,而你却找不出她作恶的“把柄”,你无法明确怪罪她。因此在她捧起奖杯的时刻台下的角色和银幕外的观众才会尽力琢磨,琢磨她是否使用了下流手段,或只是单纯的好运和实力;到底是应该谴责她的无耻,还是怪罪自己的过时、时运不济和性格缺陷,但我们永远也不可能知道这一点,理应如此。戏里戏外应该互相指设。真可惜,这本是一个可以比肩《日落大道》的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