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年前第一次看的时候,一直在思考同是武侠电影,为何李安的文戏这么乾,徐克他们的文戏这么紧凑,这几年嗑了几部胡金銓还有早期邵氏的武侠片后,今天大银幕重温才意识到我简直大错特错,李安的武侠才是真正有东方文化內涵的武侠电影,擷取早期邵氏作品的灵气,文戏拍法很邵氏,武戏是早期邵氏与后期香港电影的结合体。
同是吊钢丝的飞簷走壁,李安的飞簷走壁褪去了杂耍与噪声,画面与声音意外地轻柔,如梦似境。文戏与武戏在动与静之间来回切换,时而跟环境声结为一体,时而闷骚情感內敛,但也正是內敛,那股暗潮汹涌才在过招时真正释放出来。
秀莲与娇龙间的过招,是满腹压抑与叛逆野性的情感切磋,同是也是秀莲忌妒心的大力释放。慕白与娇龙的竹林过招,是待驯服的叛逆野性逐渐驯服的过程,同时也是慕白一剑倾心在玉湖的最佳证明。到最后,娇龙心里早已没有小虎,行走江湖也没有真正的自由,纵身一跃除了是对慕白的救赎,也是自身对自由最大的期许。
《色戒》中梁朝伟和汤维的三场情慾戏分別代表著三种不同的情感,《臥虎藏龙》其实也是如此。李幕白和玉娇龙第一次对峙,是在玉娇龙营救碧眼狐狸的过程中。第一次对峙,是非常单纯的敌我过招,没有任何私人情感夹杂其中。第二次有了第一次的经验,李幕白发现玉娇龙武底深厚,野性磨合一下,方是可塑之才,因此採用你追我跑的轻功追逐桥段,取代激烈的武打过招,逐渐对娇龙示好要求收她做弟子。
第三次过招,同样是你追我跑,但是幕白对收服娇龙(感性)的渴望已盖过收她做弟子(理性)本身,竹林对决的飞簷走壁是最好的证明,同一根竹子撑著慕白与娇龙的重量,慕白乍看运气更为沉稳,马步站的比娇龙更稳,但是稳的只是慕白的理性,马步站不稳的娇龙便暗示著慕白的感性,不断晃动的竹林便代表著天平重量不一致的理性与感性。
大银幕的沉浸式体验才真的领略到李安想呈现的武侠意境,飞簷走壁拍的如此幽静柔美,没看大银幕永远无法领略其意境,比起华而不实的杂耍,这才是真武侠的境界展现。章子怡真的棒透了,全片表现最佳,当时就是因为稚嫩又叛逆的娇龙而爱上子怡。发哥败在口音,不然慕白的沉稳与深不可测的情感皆表现得宜。杨紫琼更不用说,因为有她才有巾幗不让鬚眉、坚守三维四德,却抱撼终生的俞秀莲。
饮食男女,食色性也。理性与感性,方能平衡二者,平衡內心的阴与阳,才是真正的江湖传奇。
重看才发现贝勒爷是朗雄演的????
「刚柔相济,方得治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