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觉acg伦理快要圆满了,从上世纪末eva碇真嗣的“内在的逃避主义”(什么都不做、逃到个人的世界里就不会有罪)到新世纪初大逃杀游戏的“生存游戏的施密特决断论”(为了生存下去主动犯罪,剥夺他人),如今终于出现了统合自我与他者的新型作品。对于他人、社群、社会,又有了新说法。
简单来说,不接触外界就不会有罪,接触外界就是承认犯罪的可能,尤其是与他人接触,就要背负责任和罪业,然而,人类不可能不接触外界,《熏香花朵》最吸引我的是其中数量众多的道歉。道歉并不是因为知道了自己的错误,而是为了给予对方周旋的余地,因为在不同的价值体系里,“对和错”的识别往往完全不同。从尼采的视角主义到当代的文化相对主义都是如此,这也是当代网络政治时代的总背景。尤其是《熏香花朵》里,男校-女性的对抗性带有很强的观念冲突色彩。可以说有一种政治哲学的总氛围被包囊其中。
说的简单一点,道歉,在传统意义上,是知道自己做错了什么而道歉,但是在后现代意义上,道歉是一种旋转步伐,一种仪态,因为在后现代,对和错的判断很大程度上随着大叙事的消解而分裂了。众多的亚文化社群、传统价值的解体、自由主义和文化相对主义的氛围,让对和错有了非常多的表达。在网络上,这一点表现得非常清楚,就是无休无止的骂战,仿佛任何人都说服不了任何人。在国家层面也是如此,当代政治学的总氛围就是伦理学的大范围退场,因为已经没有伦理的空间了。要么是eva式的“家里蹲逃避主义”(跑到美学的世界重建价值,创作小说,动画,诗歌)要么是生存论的大逃杀施密特主义(强人民粹),要么就是精细到不行的法律主义(法律分析、责任定夺),传统的自由主义-美学视角无所适从,无法处理浪漫主义空间中个体与社群、社群与社群之间的关系,所以有了“温柔论-亚撒西论”来重建一种个人交往伦理。实际上是美德伦理学的东亚形式。
所以对《熏香花朵》而言,新的方法是,通过“道歉”这一回旋,小心翼翼地探索着他人的心声,既不是退缩,也不是施密特论,而是通过磋商与交谈实现通往他者的可能。表面上看是通过浪漫主义爱情所实现的联合,实际上是在“温柔”这一特质之后的新型自由主义交际术,不如说,这正是欧盟性的、后康德国家呈现的交往关系,所谓道歉,实际上是商谈,给商谈一种可能,从而建立理解。《熏香花朵》里那多到令人头皮发麻的道歉,简直和欧盟那一层层多到令人头皮发麻的会议一模一样。总之,“爱情如战场”的比喻可以被过渡为“爱情即不同价值体系的碰撞”,由此引申到爱情故事到政治学的联结。在这个意义上,欧盟性弥漫开来。
《熏香花朵》的主要矛盾在我看来就是社群价值的碰撞,“女校”和“男校”有物理空间上的曲隔,也有价值观念上的分殊,这个主矛盾被爱情故事化,因此,男女主角的爱情故事不光要考虑自由恋爱本身的私人意愿(老一代acg作品一般聚焦于此),而且更要考虑“恋爱”对双方学校价值观的冲击。换言之,就是社群性。所以主人公们像外交官一样不断道歉,重复空洞但有必要的外交辞令,也就可以理解了,因为这是介于碇真嗣的逃避论和大逃杀游戏的决断论之间的唯一的当代政治空间——不光是个人和个人打交道,而且是集体中的个人和集体中的个人打交道,也就是说,向外迈出一步,将御宅族-家里蹲主义转变成外向型的、再社会化的交往伦理。但是令人感动的是,正如康德对未来国家的预测那样,即便这样的外交辞令也不是说说就算了,它们确实通向了友爱。
接下来是问题时间。
q:作者真的能想到这么多吗?
a:肯定是没想到的吧,但是,浸泡在这样的时代氛围中,感受力强的创造者会做出自己的表达。这是昆虫般的本能。
q:为什么爱情一定是政治学的?
a:爱情故事的核心是男女主人公突破万难、发现真我、培育感情、突破阻力的故事,这是一般化的故事结构公式。《薰》的特点是,在这个公式化的过程中,每个人都在不断道歉。我认为,这里体现了作者的表现性。也就是说,虽然公式是一般化的,但是不同的作者会按照不同的方式展开爱情故事的构成。
我认为,对这种道歉进行分析就会发现,其中有不得不这么做的理由。因为对亚撒西的人来说,道歉是一种交际方式,就像国际法是后康德时代的交际方式一样。道歉从来不是因为自己真的做错了,反而是因为不知道错在何方,所以道歉。因此,道歉更像是一种外交辞令。
q:也就是说,道歉不是真心实意的吗?
a:非也。正相反,每个人都是真心实意的。后现代就是一种这样奇怪的状态,就像“哈基米”一样,不能用传统的感觉来把握“道歉”。倒不如说正是在这个又虚假又真心、不知道错在哪里又不得不道歉的地方,《薰》的核心矛盾被体现出来了。这正是这个作品迷人的地方。它展示了一种后现代语用学的急迫程度——看起来没有意义的道歉,却真的必不可少。就我个人看来,道歉之所以有用,是因为每个人都很亚撒西,那么为什么都很亚撒西呢?其中或许还有有趣的东西。《薰》的特点之一就是群像剧+每个人都亚撒西,这和eva那种调性灰暗的作品是截然不同的,可以说是人际关系的形式完全不一样。
q:你认为政治性是《薰》的核心吗?
a:不全是,但是很有趣,因为显而易见,首先是爱情故事,然后是爱情故事中两个人、两群人、两个团体的试探和和解。爱情故事的核心当然是爱情了。
q:你觉得“每个人都很亚撒西”意味着什么?
a:我认为这是《薰》最有趣、最独特的设计之一,让这部作品有了不同寻常的意味。不能仅仅用编剧学的人物对抗设计来理解,因为这种亚撒西让整个作品的氛围都变得截然不同。可以说是一种内在于作品的、社会性质的东西。或者说是“空气氛围”比较确切吧。它非常重要,是作品最独特的构成部分。
q:其他独特的地方是?
a:笑脸。笑脸最重要。
后欧盟性、或者道歉的100个网络
©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近期热门文章(Popular Articles)
该作者其它文章(Other Articles)
理解不能的伏笔。写在结局之后。
把《魔法少女山田》看完了,感觉最后的揭秘太朴实无华了,明明前两集有那么多细节,但是最后却没有把伏笔完全暴露出来,而是继续隐藏。TXQ这个系列一向重视细节,很难想象那些伏笔其实是不存在的。比如第一集里,在节目组进入房间的时候,桌子上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