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心多给一星。我想很大程度来源于两点:一是我对不属于故乡的地域文化那种带着刻板印象的好奇感,被这位非北京土著的导演拿捏住了。二就是自己的一部分脑回路和导演对上号了:整部影片的基调,的确让我联想到了《等待戈多》。这大概也是导演的灵感来源之一。两个人最初的动机是寻找鸽子,但这最后只是成为一个荒诞虚浮的点,溶解在无意义的生活中,倒是有点公路片的影子,虽然更多只是在原地踏步。
当然,就影片的整体创作而言,属于是最低端的文艺逼自我陶醉的咏叹调:沉浸在自己有些清高傲慢的世界里,用画面感的方式讲着自己经历、抒发自己天马行空的想象、再穿插进用朴实的语言讲出的故作深沉的小哲理,旁人都是烘托他们表达的刻板符号。有很多东西实在难以恭维。从映后能看出,主创们主要是把情节建立在无关联的生活片段上,视听要素的延展则依靠美学的直觉,因此有很多内容,他们在被请求解释时,都有些牵强附会,或大方地承认没有别的内涵。换作是我,我自然不期待这样的生活,却常常会希望走入这种漫无目的的对话氛围和行径中。至于把它们集中地记录下来、呈现出来,将私人化的大众化,大约能找到些共情者,但更多肯定是让人疲劳,以致批评。不过以我对文青的认识,他们大概就是无所谓的、抱定这种执念的人。
印象中第一次参与主创映后。当我在戏外又一次真实地触及到那些戏里的角色,接触到那个虽未在戏中露面、却让自己的想法贯穿始终的人时,我似乎也让电影世界和围绕着电影的现实世界和谐起来。我想从电影里,我固然体会到很多青年创作者陷在自己的眼界里,重复着乏味且可笑的文艺范儿,但当他们在我面前详细地解构起自己的创作,有些东西反倒活了起来,让我能在很大程度上包容他们可能的局限、理解他们可能的平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