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是幻梦的搭建
第二部则是梦醒,以及苦涩的闭幕
亚瑟在第二部里,一直在探索自己究竟是谁,究竟是亚瑟还是小丑?
经过哈莉、心理医生、狱警等人的轮番暗示后,当那个亲吻他的年轻人被狱警活活打死时,他或许是害怕,也或许是良心发现了,终究意识到自己还是只能去当那个渴望幸福生活的亚瑟。
亚瑟想要的,其实一直不算过分,他只想要人们尊重他的谐星工作,然后有个爱他的女人,生一个儿子,只是这样。
当世界不尊重他时,他积压已久的怒气幻化成了小丑,被包括哈莉在内的人们当成了一个反抗已有秩序的标志。
但要当“标志”是需要有魄力和领袖气质的,而亚瑟并不具备这些品质,他只是一个失意的演员。
于是当他坦白时,小丑便已彻底死了,就算他的信徒们拼命挽留也留不住。
而哈莉爱的,终究只是小丑,是那个梦,而不是真正的亚瑟。
于是最后亚瑟也只能默默吞下苦果,被自己幻灭的狱友粉丝用小丑的方式杀死在走廊里。
我觉得这很好地展现了没有蝙蝠侠的小丑是什么样,没有蝙蝠侠或其同位体存在,小丑就是一个演不下去的戏。
《黑暗骑士归来》里一开始的小丑,其实就和《小丑2》结尾的亚瑟一模一样,没有目标,也就没有存在意义,也就没有小丑,只有当蝙蝠侠出现时,小丑才会复活。
而很遗憾,《小丑2》的亚瑟生早了,如果他晚生30多年,就能赶上蝙蝠侠这个给予他存在意义,能一直陪他玩的“朋友”,那到时候,我丝毫不怀疑,即便是亚瑟这样一个平凡的人,也会很自然地拥抱小丑这个身份,并逐步摸索出他的各种非凡本领。
但很可惜,没有蝙蝠侠的小丑,就像没有根的树,在现实的暴力(片中是三个狱警的暴力围殴)面前一推就倒,没有组织,没有思想纲领,哪怕一度有非凡的号召力,也会很快被人们忘记,只是社会底层对自身所遭遇的不公的一声短暂呐喊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