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头每个人说自己14、15岁的时候就出去打工,感到十分震惊,一方面我无法想象一个13岁的小孩子要怎么背井离乡去面对“社会”,另一方面听到他们讲自己相似的经济条件和成长环境,似乎也能理解这种选择。这部作品能够让我更加深刻的理解,群体标签的背后,是一个个真实的人生。
纪录片里很多人都谈到了杀马特让他们产生了存在感,在某一个瞬间觉得自己是自由的,那是另一个空间和世外桃源。这个圈子让他们走到了一起不再孤独,家族也让他们有了凝聚力、安全感和归属感,这一切都很符合留守儿童这一群体所缺少的东西。
另外同样是亚文化圈子,也能感受到一些差异哈哈哈,很多喜欢y2k、地雷系、原宿、哥特…的人,愿意承认自己是洋气小众有品位的亚逼,却绝对不会承认自己是非主流。同样是亚文化,有些是带着优越感的,有些却是他们的信仰和救赎。
最后很高兴我是在工作之后才看完了这部纪录片,因为以前的我听到这些故事大概会觉得这怎么可能呢?不是有未成年保护法吗?真的有人会雇佣13岁的小孩子并且让他从早干到晚吗?体制内的家庭和还算优秀的学校确实是象牙塔,让我对这个世界的另一面缺乏一些想象,即使我自己只是一个普通得不能更普通的人。我甚至感觉自己写的这篇影评也只是在无痛呻吟和矫揉造作,因为我无法真正对他们感同身受,这种审视是平等的呢还是自上而下的呢。
毕业后找工作的时候,发现劳动者保护法在现实生活中也是一样微妙的存在。在租房的时候,我和某个中介聊天才知道他连基本的五险一金都没有,平台还会拿走9成的成交金分成,即使联系客户联系房源每一步都是他做的。甚至这份工作没有任何底薪只有提成,他也没有双休。在我看来这份工作从各方面来说,在结构上都极其不合理,在他看来却是“大家都这样,这是没有办法的”。
不管是影片背后的农村留守儿童困境,还是来自阶级的贫困压榨,我明白有很多弱势一方的权益无法得到保障,这个世界也不会按照我所理想的状态运行规则,但我还是忍不住对此抱有幻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