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左:黄河壶口瀑布;右:《封神》姬发跳河

古代受限制于科技发展,建筑水平肯定不那么好,比如商代屋顶就是茅草,工艺只能保证做到不超过2层的高度。但并不代表其在其余领域的发扬光大,比如封建祭祀文化下,创造了逆天的青铜文明。

因此,我觉得对于古代魔幻作品的「场域」在古气候学、古生物学,历史学,创作者能基于此,制造怎样的想象空间。

但可惜的是,电影并未深挖这些,只是不断的制造视觉刺激:巨大的宫殿、城池、木质的飞廊桥。就因为商代的茅草屋乏味,所以借用未来文明来增加刺激吗?斗拱、木构,对于任何历史学者、建筑学者而言,都是十分出戏的。

...
左:安阳殷墟;右:《封神》商王寝宫虚构世界需要自我运行,而不是从外界寻找帮助

从建筑学角度出发,茅草屋仅仅受限于高度,但在平面形式上的确有更多的突破,完全可以结合耕作生产、经济贸易、权力、文化、祭祀等功能,塑造不同的平面布局空间。(这点可以参考故宫,对比西方建筑,则完全是平面上的建筑。)

以及在《封神榜》中虚构的神兽出现后,他们在这个城市里的空间尺度,空间设计会相应如何调整,以及如何参与到常人的尺度。(这点,可以参考《疯狂动物城》,城市里面对于不同体态、高度、习性的动物做了功能化的区分。)

比如巨大的魔兽进来后,普通人如果是保持漠视的态度,那会很好,说明已经融入到了城市中,暗示着这个虚构空间的完善。假如仅仅表现其巨大、吓人,格格不入,那多半说明魔兽是制造视觉刺激的工具人,用完以后下个场景就不见了。两者有很大区别。

...
左:《封神》彩蛋-太师进城;右:《疯狂动物城》不同尺度动物进城

从什么饕餮、室内纹样、建筑造型,看完以后一个没有记住。尤其那个自焚的台,体积大而无当,恐怕连自己的重量都承受不住,为了视觉而视觉。

导致人物出现在宫殿,令人感到空旷,仿佛这不是他的宫殿、他的家,只是导演搭建的场景而已。巨大的祭天台,除了哪吒飞上去秀一段,你不知道祭天台有哪些部分组成,商王要在哪里自焚。

饕餮怪兽,大而无当,和大象一样的体积,但是却能毫无阻力的奔跑起来。以及雷阵子形象,更是不讨喜,婴儿和长大后都是。(还有最大的战力问题,我雷震子等魔兽这么厉害,直接干它商王不就完了,跑什么呢?)

左:商代动物形象;右:《封神》饕餮怪追逐戏

比如我们可以观察在左上角的石刻中,马的形象,身体浑圆,四肢细小;这是古代对于战马的审美标准;那是否可以通过一定的特效技术去塑造电影中的马。(比如在《返老还童》这样的剧情片中,特效仅运用在本杰明老人的样貌上,以服务日常生活的表达。)

比如饕餮形象,一般是以平面形式绘制在青铜器表面的,即使是立体的青铜器,也是作为容器盛放祭祀用的食物(左下角的牛形器皿)。原本并不是为了奔跑而设计,以至于电影中的俩饕餮像是俩墩子在滑动。

因此,在电影中的特效表达,其实不光是制造视觉刺激,视觉只是最后的表象,核心是一个有序运行的,逻辑自洽的场域。总之,特效不是目的,只是手段,帮助无限接近你试图建构的世界。沉迷于器材,最后只能成为「器材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