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第一部戈达尔后期作品。暂且打三星,无法理解只能感受。(说出来的都是nothing)无法感受那就不分析了。
整体上比较清奇,很有实验性。论文电影a study。
黑幕和分屏,内在和外在声音的交织,(回音)多声轨的运用是最大特点。画外音究竟是谁的?诗人,戈达尔,莎士比亚?还是画外声轨模拟各个人物的脑内声音,还是二者仅仅平行复调。推动力大概是内在头脑风暴,所以可以归入意识流。
大量的诗句,不是作为旁白而是剧中的写作者。
现实和剧作李尔王的互文,只是没读过原著难以理解。融合了绘画、音乐、文学……尽管在我看来是大杂烩的尝试。有些玩过了,比如放个海浪和《海浪》,这种实验有意义吗?反电影的传统反到开辟的地步了。双峰缺乏内在性?是否缺乏严肃性?
ps.影片对实验电影祛魅了,映后对异见者等理论研讨也颇失望,感觉要找新方向了。虽然不能说没意义,但无法吸引我又何苦为难彼此呢?
维度 ★(1-10) 级别
个人感受(观看价值) 7.0 B-
思想/社会/历史/时代价值 ?
技术完成度/美学创新(视听效果) 8.0
25.7.6线上,异见者映后
我的影评合集:Aleph-我的影评
观感
©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近期热门文章(Popular Articles)
该作者其它文章(Other Articles)
简评-第五代发轫作
C 5-简评:观影体验实在很一般,影像贫瘠不堪、情节一样僵死无力,镜头毫无魅力和吸引力可言,镜头间也不具张力。播音腔的配音,样板戏的表演,摄影的确有新意,但总体上十分鸡肋-节奏不稳、形式和内容的不协调,也只有在这个特殊时段才会产生出 ...
札记-随感-简评
评分:B- 6.6/6.7前言:机缘巧合来看第二部该导演的电影,听说是和《扒手》一样地动作和犯罪片?和前作相比,似乎视听更为程式化、丝滑的长镜头减少了,诗意和美感也有所丧失(或者说侧重发生了变化)。简评:有着《男人的争斗》的开头和《 ...
全方位深度解析,为何中规中矩?
评分:B-6.8二刷观感依旧非常一般,但已经完全将其把戏看透了。没有见过如此自作聪明、匠气与说教气十足的影片。(本文不企图作为系统性的影评,只是将札记分集整理。)前言:和《红高粱》一样,正好是九个月后在影院重温。依旧是重估的目的。初 ...
简评
B7.5-虽然绝对不算多么精致的杰作-略显单调和平淡了一些,但私心很喜欢,很纯粹的片子,三星半。一个月以来每周找资源都以译制片失败告终。等待了三周以为找到了资源,结果依旧是俄语译制片加英俄字幕,无可忍受。终于看上了繁体中文字幕版-即 ...
大银幕重温再评
B+8.2很不错的作品,有所回味,没有什么可挑剔的。但或许是由于其克制吧,总觉得力道稍差。相比《扒手》结构没有那么连贯,也没有直接的内省。相比《都灵之马》则更精巧甚至轻快。选角的形象和十分恰当和典型,表演则简化到甚至有点生硬刻板-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