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8.3
后半程略困,整体观感好过于《日月无光》。
文思泉涌,散文电影堪称思想和情感的双重盛宴。没有《日月无光》那么零散与飘逸,更能代入其中去感受,而非将画面作为客观对象看待。
低劣简易的动画和特效成为辅佐性的,插入反身性的自嘲,以及链接式的化用和戏访。影片的画外音和元叙事使其显得十分高明,有自我意识和反思的维度,和观众在同一维度上交流。
元电影、低成本、纪实和创新,都堪称新浪潮典范。当然还有黑白,椭圆镜框等古典的借用。
既有纪录片揭示与发现的乐趣,也有元电影自我指涉的玩味,既有散文化的自然诙谐,也有论文的哲思魅力。
法国等资本主义国家,其文化虽然令人向往但总是缺乏重量。还是俄罗斯和中国这样的社会主义大国更让人有归属感和家乡的深沉质感。
维度 ★(1-10) 级别
个人感受(观看价值) 8.3
思想/社会/历史/时代价值 8.2
叙事水平(文学/文本价值) 8.3
技术完成度/美学创新(视听效果) 8.5
25.7.6法文
我的影评合集:Aleph-我的影评
观感
©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近期热门文章(Popular Articles)
该作者其它文章(Other Articles)
全方位深度解析-宗教类型片与《圣弗朗西斯之花》
评分:B7.4中规中矩之作,与早期新现实主义-即便有所延续、并非背离-逐渐分道扬镳。很传统的段落化叙事,故事背景是虚设的,情节的片面的、缺乏层递与关联呼应,人物和事件都因此不真实融贯。(尽管比《黑水仙》这样的好莱坞版类型片要好些)戏 ...
全面深度分析《德意志零年》
评分:A-8.3背景、主题与叙事罗西里尼“战后三部曲”之末,和系列作品前两部略有不同,影片选择德意志民族作为聚焦点-而且不带有任何审判意味,因为不是直接描绘战争和纳粹的暴行,而是仍以一个家庭日常生活作为切口-甚至是一个孩子的遭遇-折 ...
评析-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的开山之作
B+7.6简评:看的第一部罗西里尼,受到巴赞的直接推荐。中规中矩、有板有眼的影史佳作,今天看来没有显著缺憾,却难以看到真正的创新。历史价值不亚于艺术价值。虽然有明显的剧情和制作,未摆脱情节剧的刻板程式;但需要承认在其略显机械的结构编 ...
政治与新浪潮
评分:B7.5,三星半。此类纪录片不能用一般的艺术价值去衡量,至少应当在历史和政治性方面给予考量,在对观众的感染力和冲击力方面予以考量。(找不到好片了,于是接着昨天的《战争终了》看此片。)关于政治:对历史和政治背景-越战-依然所知寥 ...
生平简介:让·维果(1905-1934),享年29岁,创作生涯仅其在世的最后4年。诗意现实主义代表人物,启发法国新浪潮的灯塔。以下简单介绍其四部作品,并先以一部关于他的纪录片作为导引。我们时代的电影人:让维果(1964)评分:B-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