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风中的火焰》是部电视剧,不是120分钟的电影,加上又是悬疑剧,各种情节和情绪是一点点累积和推进的,除非是一集或者几集一个故事,需要不时地顶观众一下,而本剧目前成功地做到了各个时间线各说各的,且同时都“完美”地平行阐述到毫无带入感。标题里的抄,即《风中的火焰》vs《漫长的季节》,色调一样,运镜类似,剧情编排类似。

其次,开篇就标明的90年代和明确的西北口音,已经把时间地点定了。回忆一下吧,改革开放还没开始的大西北,那时候的节奏是啥样的,人活着的节奏99%是钝的。钝,不是没有血性,不是蠢,不是麻木,而是一种相对意义上的情绪的时空拉长感,即不是瞬间爆发、不是表情乱动,导演要做的是用带入感替换西北语境下的慢节奏。同背景的《山海情》,水花拉着车在戈壁上走,那种无尽的拉长感不就出来了么,同地域的《无人区》里多布杰开完枪以后,宁浩的镜头的停顿,也是同样的表达。但《风中》的剧本节奏和导演节奏和演员节奏全都对不上,剧本是想走嫌疑递推的,草蛇灰线,最后一击的路数;导演……完全hold不住不同时间线的调度和剪辑;演员……主演里有一半在自己演自己,互动戏之间很空洞,很大一部分原因,我觉得是演员们不理解那个时代的西北。不同于同时代的东北,已经有不少文学作品和网络分析结构过了,即使不是东北演员,如果好好做功课,通过新东北文艺复兴一代的作品的渲染下,是能够感受到的。然而大西北戏,出彩的大都是电影,还多半带有点喜剧色彩,唯一一部正剧就只有《山海情》,而选角基本都是西北演员,而姚晨的表演也就显得很突兀。很明显的是,几位主演把西北和东北混淆了起来了,虽然我们不可以标签化一个地方,但这是拍给大多数人看的一个要引起共鸣的作品不是吗?如同《繁花》为啥轰轰烈烈地火了?因为它准确地表达了那个时代的上海,浓缩精炼且调侃了上海(比如,那段尬舞,哈哈一笑也就过了)。

最后,西北是个很值得拍的地方,但西北戏的难度要远大于东北,东北有钢厂、有玉米地,有和天际线交互的机械,用现代性来说,东北有一种时空交错和混乱的灰度美,是雪交杂着尘的气息,而西北的时空比东北更慢,不应该指望观众主动参与(文学影视作品最重要的就是引导观众,观众作为主体还要导演干嘛),导演的剪辑和镜头节奏就是王道,西北戏拍得最好的宁浩都能被喷无趣,《风中》这位导演完全是个灾难。想象一下如果《风中》的背景设定在东北,是不是剧本节奏对上了?而如果设定在西南,是不是年轻演员的表演也对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