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雪臣最打动我的一句话,是当他决心赴死之时,旁人问他,你若死了,暮悬铃怎么办?

...

谢雪臣说,从前千难万险,她都自己走过,她从不是我的附属,她的人生不会因为我的死而暗淡,而失去意义。

这句话,实实在在震动了我。

这是怎样的心念相通,是彼此之间怎样的认可与尊重。

当全剧终三个字出现,当我阖上屏幕时,我想这部剧打动我的,究竟是什么呢?

是坚守。

不论所要守护的是苍生还是一人,不论他们是凡人还是神魔,亦不论多少痛苦枷身、多强的力量阻挠,千年万载,直到命数尽头,他们心中坚守之道,至死不变,不悔,不曾屈服。

亦是牺牲。

为所爱之人,所守之道,至死不渝。

ˉ

刚开始看的时候,以为只是一部普普通通的俗套仙侠,虽然时而也体会到男女主相处的可爱之处,却对故事并无太多期待,可是当真正看进去之后,当看到谢雪臣面对仙盟压迫逼他处决暮悬铃,连暮悬铃都心如死灰时,谢雪臣却毫无犹疑地坚定道∶“暮悬铃无罪。”

那是我第一次正视这部剧。

我曾对谢雪臣“选一人还是选苍生”“可护万民便不可爱一人吗”的诘问嗤之以鼻,我曾对暮悬铃说出“我从未爱过你”的谎言不屑一顾,这种类似的抉择与对白已经太多次出现在古偶仙侠之中,因此当暮悬铃与一城之民摆在谢雪臣面前要他选择,而谢雪臣万般不舍却还是选择了后者时,我心道又是如此,接下来是不是要反目成仇?

当我看见暮悬铃为了保护他不惜说违心之语,甚至一剑将其刺伤,我又心道这下,应该反目成仇了吧?

但当我看见谢雪臣救下满城百姓后,即便已神魂俱损血溅满身,仍飞身而来,一次又一次挡在暮悬铃面前,甚至仍不顾性命地守护珠塔;当我看见暮悬铃屡屡打伤又屡屡刺痛谢雪臣,可谢雪臣仍说“我观其心,她并非如此之人”,他始终坚定地相信暮悬铃,竟如此从无怀疑。

这似乎,让“正道之光谢雪臣”,变得不那么悬浮了。

在看到桑岐得知一切真相之后的那一场戏,上一刻暮悬铃才一掌背刺将保护她的谢雪臣击飞,可下一秒,谢雪臣却毫不迟疑地再次挡在暮悬铃面前护住她,那一刻,我再一次有些惊讶了。

那一刻,才让我真正知道,谢雪臣有多么爱暮悬铃,又有多么信暮悬铃。

一开始清冷不会动情的谢雪臣,并不是我喜欢的类型,这样的人太无趣了,也太乏味了,但暮悬铃的出现,在他们慢慢相爱的过程中,从暮悬铃来到拥雪城到吃下莲子之间,谢雪臣的更多面被挖掘了出来,那是有占有欲、有情欲与醋意,会宠溺、温柔、霸道、腹黑,也是坚定不移相信爱侣、道心稳固的谢雪臣,他的魅力被更多地展现出来,那是会爱人的谢雪臣,而会爱人的谢雪臣,是这么活色生香,跃然纸上。

当谢雪臣被暮悬铃拒之门外,他不气不恼,只是气定神闲地微微一笑,从容不迫,却不容拒绝地道∶“五息之后我会进来。”

那是我被谢雪臣俘获的一刻。短短一个镜头,温柔、纵容、霸道、成熟汇聚他一身。

这是我第二次正视这部剧。

我要说张彬彬真的很会演。

不论是从前拒人千里的谢雪臣,或是温柔纵容的谢雪臣,还是后来正身持重的昭明,邪魅狂狷的魔尊,不论是宠溺无边、是恶念缠身还是游刃有余的戏弄,张彬彬都把握得入木三分。

不过等一看见熔渊里的昭明,本人又马上移情别恋爱上昭明了(bushi)

那一段昭明真的好帅好狂好勾引人(打住)

而第三次,则是满身疮痍的何羡我登上空空如也的神界,嘶声怒吼着“昭明无罪!!!”的那一刹,他的悲愤,同翻滚不息的天书,同轮镜上神诡谲的“这世界是一个谎言”糅合在一起,给人以毛骨悚然的震撼。

濒死之时,他眼中映着昭明一步步登上高台,迎着雷霆滚涌,神怒倾泻,那道背影却如此伟岸坚决。

“神族所行并非正道,今日,我要这天地间只有日月,再无神仙,此乃,我毕生所愿!”

何羡我喃喃重复∶“亦是我毕生所愿。”

这一刹那,震愕直令人头皮发麻。

当谢雪臣一次一次为了复活暮悬铃徒劳地穿越回从前,当第三次他听见暮悬铃喊他“大哥哥”,当一切努力从来无法改变任何只是回复到世界本来的面目时,那种毛骨悚然的震撼再一次袭来,原来如此,原来如此,原来世界线在此收束,原来命运的齿轮是如此转动。

当他眼中含泪,却释然微笑着说∶“原来只需自散神窍便可复活她。”,那分明在走向死亡,却满含温柔与欣慰的泪眼,直令人心酸。

原来只需死他一个,便可不伤天下人分毫也能令他的爱侣复活。既如此,还有什么好犹豫?

他与暮悬铃这样的爱意之间,早已再无人可以插入。

而看完昭明与阿珠这一世,才明白谢雪臣与昭明,虽神魂不同,却内核如此一致——为天下苍生而战,是他们不变的道心。

昭明比之谢雪臣,从一开始展现出的初印象,便觉得他身上似乎萦绕着无限悲凉沉重的气息,而他的故事展开之后,才知道他的痛苦悲怆,他注定为陨落的命运,更为他所遭受的不公深深痛惜。

昭明可为了人族上天诛神,落败后愿为了人族自散神窍,若所行为正道,覆灭诸神又如何?若所爱为世人,身死魂灭又如何?

这才是圣君。

这才是真正的“神性”。

他身上拥有的勇气,是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是明知此去不回却依然孤注一掷、全力一搏。

而昭明之于阿珠,却如此温柔耐心,如此正人君子,面对刚醒来的赤身裸体的阿珠(是我我都忍不住扑倒啊啊啊啊啊啊太美了太水灵了),他却只道∶“你既已化为人形,应当走出宫,看大好河山。”

这句话再次震动了我。

只这短短一句话,昭明的人设,便已然不费吹灰之力,剖白于观众面前。面对如此绝色美人,面对如此不设防的混沌神力,他却这这般坦荡磊落,爱护尊重,没有占有之欲,亦没有掠夺之心,他的心中,只有公义,从无私欲。

他宁愿自己一个人寻找抗神之法,也不愿利用阿珠,哪怕近侍劝他,昭明却只说∶“她以身补天,已经尽完了责任。”

可你,你在想什么呢?

可你,你背着阿珠走在空旷的宫道上,阿珠天真无知地被你承托着,你眼中的泪,又是什么呢?

我想,这便是我标题的第一个词语。

无论是谢雪臣还是昭明,不论他们对于爱人这方个体还是天下苍生这方群体,他们都已做到了这四个字——

俯仰无愧。

-

而暮悬铃、阿珠与混沌珠,我想这一生她们的目标,便是寻找“活着”的意义。是对自己这一生,从无心到有心,从无情到有情的追寻。

若这一生食无味、观无色、心不痛、泪不流,这算活过吗。

“如果永远无法真正死去,又怎么算活过呢?”欲影说这是歪理,但我想,这应该也是混沌珠千万年的疑问。

对于混沌珠来说,她所期待的是什么呢?是与天地同寿的永生,是混沌神力的主宰之能,是冷眼旁观世事转轮,还是滚入红尘,尝遍爱恨贪嗔?

暮悬铃已经给过我们答案了。她说,有些漫长也只是一瞬,而有些一瞬,已是漫长。

这一刻,她已经彻底明白自己所要追寻的东西。

她要的,是喜怒哀乐,是百感交集是五味杂陈,哪怕只有一瞬,哪怕代价是灰飞烟灭,她也不要无知无觉无滋无味的永恒。

她找到的,不仅是情,更是看过了人间。她在面摊前徘徊良久,最终她说人间,还是有那么一点点好的。自此,她心中便有了新的守护之道,她心中不再只有小爱,更有了对人间之爱。

我想,在他们的旅途中插入凤襄尊者与潜光君的故事,是否也是为了呼应这选择一瞬还是永恒的命题?

对于混沌珠来说,凤襄的困境,恐怕也是她的困境。凤襄这六千年岁月,看似获得了永生,代价却是日复一日的轮回,而对于混沌珠来说,她虽不伤不灭,可她度过的万年岁月,又何尝不也是一日一日单调乏味的轮回?

万年岁月与她而言,也不过如一日。而一日之情,可抵漫漫万年。

凤襄尊者与潜光君最终宁愿选择身死魂灭,也不要迷失在长生久视之中,而混沌珠也终于厌倦了这样的“轮回”,投入滚滚红尘,知晓情爱别离。

吃下众生苦,尝过众生泪,七情复又归。

我想混沌珠最终化为暮悬铃,活成如此恣意随性的模样,是否也是因为曾经的自己被囿困于牢笼之中,所以这一世,她再也不要这样无知无觉地活着,于是将所有爱恨痴缠从一开始就表露得露骨分明?

我们不由庆幸,幸好暮悬铃始终清醒。

幸好暮悬铃和谢雪臣,都如此明白自己心中所求,也始终坚定地向彼此奔赴而去。

而天命书与混沌珠同样,这一生都在追寻“情为何物”的答案,最终他与万年前的自己对话,“有些情是拿起,有些情是放下”。我仍看不清他最终是否了悟答案,但他已然找到了自己的道,已然从“无情”生出“有情”,他不再执着于永恒,因为永恒之道,不在岁月漫长,在无悔无憾。

-

而人定胜天,我想已不必多说,这个在最后反反复复被提及的命题,原来从故事的初始便已经埋下伏笔。

混沌珠屠神又造神,与天命相争;谢雪臣甘受三万八千刀风刃求神改命,一次次回溯过去,以命换命;昭明为护苍生,一人一剑与天道抗衡;南胥月自毁天命书,还万物各自因果;封遥顶受颢天刑罚,一步一步向所爱之人爬去......他们每一步,无不是与天相争。

直至最后,三人合力击败颢天,完成了人对神的“弑天”;而南胥月摧毁天命书身死神灭,他亦完成了自我的“弑天”。他这一生,唯信的便是“命数天定”,他不再信奉天道,不再执掌因果,完成了对自我的涤荡与革新。

不论是暮悬铃、谢雪臣、南胥月,乃至于封遥玄信,乃至于何羡我,他们都在一如始终地践行这一条。

他们之中,有人最终胜过苍天命数,也有人败于半途,但无论如何,能有此志,已然胜天半子。

人定胜天,他们信,桃花信,我亦信。

-

最后,我想感谢所有的演员,他们的表演赋予了人物新的灵魂,张彬彬把三个不同的角色都演的细腻自然,不论是谢雪臣与昭明的强大坚韧 、仁爱温柔,还是魔尊的张狂苦痛、爱恨交集,每个角色每个瞬间的内心变化都被他准确把握,正因有这样的表演,才让人能够对三个男主是“好”是“坏”,都忍不住投以同样的痛惜。

孙珍妮说“暮悬铃身上的动物特性很强”,于是她在剧中时而让人看到一只小猫咪,又时而是一只小兔,娇媚、灵动;做阿珠的时候,那般天真懵懂,叫人恨不得把手伸进屏幕里捏捏她的脸蛋;做暮悬铃的时候,又如同豹子般绚丽迅捷。看剧之时,常时时被她表演迸射的一点灵光可爱到。

上一次看汪铎的戏还是媚者无疆,铎哥还是这么喜欢演爱而不得的人物hhhh

他不仅演出了南胥月和天命书的清风朗月悲苦迷惘,更在于演出了这二人身上的“宿命感”和“超脱感”,他知晓一切因果,又只是冷眼旁观,而这种冷漠和沉重,汪铎拿捏得很轻、很松,这才是神。

还要感谢其他所有演员,你们的表演亦成为了层层递进的一环,还有这部剧所有台前幕后的工作人员,有你们的努力,才能让小桃花以这样的诚意呈现在我们面前,你们对这部剧和所有的剧粉朋友们,亦真正做到了俯仰无愧。

最后的最后,我希望所有喜爱小桃花的朋友们,在新的一年里,在往后的日子里,都能活的恣意潇洒,无愧于心,胸中之道,可胜天而行。

2025.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