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事问我,“看了《好东西》有没有感觉不舒服?”
她背后的意思是,你作为一位男性,怎么看一部女性视角调侃男性的电影。
说实话,我没有感到不适,导演邵艺辉抖的包袱,都把我成功逗笑了,但是我不会像一些豆瓣网友一样,去二刷这部电影,因为它过于直白了,第二次再看不一定能笑出来。
相反我更喜欢科长的《风流一代》,它并没有像网友批评的那样不堪,虽然这部片子在望京电影院的票价只要18块钱。
18块钱就能把过去三十年的中国在脑子里过一遍,可以说是超值了,那些普通人的面孔,那些再也回不去的时空,具有极大的力量,让我感觉到某种震颤,就像老崔铿锵的唱腔。
绿皮火车上,趴在餐桌上闻栀子花的女人,那不是一种诗意,在那个年代坐过绿皮车的人都会买点栀子花戴着身上,晕车的时候拿出来闻一闻。
那一段千禧年前后在大同街头拍摄的一镜到底,配上万青的歌,让我想到了清朝时外国人拍摄的北京街头录像,人们的表情和眼神是如此相似。
贾樟柯一直迷恋于拍摄普通人面孔,这些非演员的面孔总会让人浮想联翩,超越时间,有些普通人的面孔甚至像寺庙里的罗汉般庄严。
因为我就是从那个时代走过来的,童年时代见过的大人,在这部电影里再度闪现,过去的生活方式,那些曾经鲜活的荷尔蒙气息扑面而来。
我经常想起九十年代末家里开五金商店的情形,父亲腰上绑着现金天不亮就去武汉进货,拉一车货回来,没过几天就卖光了。
父亲去进货的时候,母亲在家里总是提心吊胆。
每次卸完货,我总是会先把装磁带的纸箱拆开,把自己喜欢的磁带挑出来。
当年我就是从这些盗版磁带里听到魔岩三杰的。
在《风流一代》里,只有一个简单的故事线索,一个女人找一个男人,找了三十年,从年轻找到年老。
这个男人在九十年代,就是典型的出门人,所有离开故乡去讨生活的人都可以称为出门人,有王磊的专辑《出门人》为证。
我记得当时过年的时候,出门人都会回来,穿上肥大的西装西裤,留着刘德华郭富城的发型,女性的耳鬓会烫起卷曲的刘海,就像电影《小武》里的那个歌女。
30年之后,出门人老了,有些在异国他乡上岸,有些只能回到故乡养老,他们被这个时代抛弃了。
幸好贾科长留下了这些珍贵的影像,从这些影像中,你能感受到时代的变迁,以及人们心态的变化。
中国人正在远离那个靠金钱和本能欲望驱动的时代,扑面而来的是倦怠和虚无。
算法、手机、短视频正在成为新的人类驱动引擎,低欲望时代来临了。
我们只有沉浸在琐碎的日常中,忘记所有宏大的叙事,才能默默过好这一生。
大时代在一个抱着手机的人面前,终究是无力的。
贾樟柯的这部电影,也注定不会被大多数人所关注,它更像是与过去时代的一场告别。
正如电影结尾,崔健在那首《继续》里唱道的:
天空压下来 考验我的耐力
我的身体弯曲 为我哭泣
你的心却要我 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