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些短评写不下的乱七八糟的东西,不想做事时就会做一些像这样摸鱼的事。

这部里导演没有执着于对马文才做过多描画——他的外表俊美还是丑陋,有无才学,爱不爱英台,他为人是否卑劣……这些都是其他版梁祝故事中喜欢着重演绎的,而徐克把整部的重心放在爱情和门第的抗衡上(此前并不知道梁祝的故事发生在东晋,这可能也是以往该故事的叙述中常常被忽略的),在我看来马文才也确非这对恋人所面临的最大阻力。

徐克很好把握了东晋时期的重点问题,“门第”。(连“惟门第论”的“抗争者”梁山伯在自我介绍时也会说“我家是没落士族”,当上县令后还能被祝家家丁痛揍,足见当时门第有多被看重,而贤能在门第面前又是多么卑微……)zgr婚娶向来重视门当户对,东晋尤甚,何况祝家是会稽士族,还能通过联姻攀上更高的枝头,就更加看不上贫贱出身的梁山伯了。

印象最深的雨中山石下那场戏。英台走前向山伯告白,二人被大雨困在山石下,情动不已,梁山伯说“不管了,乱就乱吧”。这段爱的前途多未知多渺茫都不顾了,只要当下还在爱。亲吻到中途英台忽仰见洞外一座高大的观音石像,二人惊起,用树枝将观音视线挡住,继续相爱……

还记得李泽厚先生在《美的历程》中这样写魏晋的佛陀世容:“它是包含各种潜在的精神可能性的神,内容宽泛而不定。它并没有显示出仁爱、慈祥、关怀世间等神情,它所表现的恰好是对世间一切的完全超脱。尽管身体前倾,目光下视,但对人世似乎并不关心或动心。相反,它以对人世现实的轻视,以洞察一切的睿智的微笑为特征,并且就在那惊恐、阴冷、血肉淋漓的四周壁画的悲惨世界中,显示出他的宁静、高超、飘逸和睿智。似乎肉体越摧残,心灵愈丰满;身体愈瘦削,精神愈高妙;现实愈悲惨,神象愈美丽;人世愈愚蠢、低劣,神的微笑便愈睿智、高超……”

佛陀是多么的秀骨清相,多么飘逸自得,多么超然世外啊,可它以外的悲惨人间,却尽是凝重黑暗的色彩。清高啊,艺术啊,美的追求啊,没事化妆抹粉比气色,敞衣宽带学风度,都是统治上层才拥有的自我标榜,下层贫民所求,满载上层人意志投射和审美理想的佛陀不知能否满足……

...
...
...

佛陀神情给我的感觉不得不说与高贵美丽的单玉婷(祝夫人)非常相像。轻视,窥看,和不可言说的笑意。祝夫人明明洞察事实,却自持一番决断,不愿放开女儿。替英台做下自认为最好的决定,却也并不是真正爱她的体现,只是自私又强硬地将自己的影子投射到女儿身上。她选择了做一个自恃聪明,傲视一切的女人,野心大到要掌控别人的人生,面对这样一个单玉婷,若虚想必也肯定是会放下的吧。(祝父就不论了,根本都不关心女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