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对《哈尔的移动城堡》当中的哈尔和苏菲的爱情十分向往,但现在我觉得这种爱情感觉更像是一种基于自己幻想得到验证的宿命论,不值得去羡慕。
况且哈尔本身就是一个爱慕虚荣的人,脱离了战争的背景和电影中对他行为正义化的描述,之后他自大骄傲的个性将会更明显的暴露出来,必然会和苏菲的谦逊的性格产生冲突(但也许二人会形成“共生关系”从而持久,但那自然不理想)。这也许是宫崎骏以及原著作者戴安娜韦恩琼斯他们那个时代对男女性格以及男女之爱的刻板印象的典型之作。但是刻板印象始终只是一种想象中的“图像”,他不能够代替代表真正两人生活之间的经营与沟通模式。
某种程度上,苏菲喜欢哈尔,是一种认为对方需要他帮助(比如打扫卫生、维持生活以及信念)的怜悯之爱,以及对哈尔长得很帅又有强大魔法这种能力的恐惧好奇羡慕之情。他们确实经历了战争以及政治勾心斗角的历险和成长,但是一旦这种共患难的情景解除,他们是否还能够坚持走下去,需要打一个大大的问号。
从某种程度上我觉得,如果一个陌生的人对你有超出你期待的热情和友好,一个成熟的人会多少有些感到警惕,而苏菲作为一个涉世未深的女青年,她对哈尔搭讪的行为并不排斥(虽然会有些害怕但还是内心充满了期待,一种惊宠的感觉)。
另外电影中时间循环的悖论也让我觉得即使这两个人的爱情是宿命的,那么也是没始没终的,因为苏菲(哈尔)喜欢上哈尔(苏菲)很可能不是因为哈尔(苏菲)多么“好”,而是因为哈尔偶然见过一次穿越时空的苏菲,那么他们两人之间的感情更像是一种超越时空的神秘约定,一旦这个约定的神秘感去魅了,那么未必两个人能够长久,就像林黛玉和贾宝玉那样。虽然观众很喜欢这种命中注定的桥段,但这不是我向往的两个人建立情谊的模式。
从这一点上来说我也能够自信地认为所有基于时空循环,穿越时空桥段的宿命论感情类的影视作品都是不堪分析的、虚伪的、刻意博人眼泪的。因为我相信,人们喜欢彼此一定是看到了彼此身上真正有自己欣赏的闪光点为出发点,而不是“他们对彼此有过某种幻想或巧合、然后企图在对方身上找到验证这种幻想后更加爱上对方”。
所以进一步说,许多描写爱情的作品在我看来是荒诞的,纯粹地发泄了人们心中某种不敢发作的痴迷,所以它也不会真实的发生在我们和我们周围的人身上,从而也是不值得去参照的,越参照越会不必要地厚此薄彼——厚“影视”薄“生活”。
毕竟“憧憬“是距离“理解”最远的距离。
放下对哈尔的执念
©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