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悬疑剧《繁城之下》的后劲有点大。该剧虽然已经大结局了,不过关于这部剧的许多细节和问题的讨论仍在继续。因为该剧留白甚多,这就给了大家许多探究与解密的空间。已经二刷完此剧的露珠,想继续和喜欢这部剧的朋友一起讨论剧中的若干细节。

问题探讨:宋典史这个角色在剧中的作用是什么?他是否喧宾夺主,冲淡了主线故事?

有读者在露珠关于该剧的剧评文章下面留言,说感觉“宋典史”这个角色好像与该剧的主线故事不相干,尤其是他过去的经历和故事,对于主线故事来说,似乎是多余的。

还有读者说,“宋典史”这个角色,似乎是编剧“夹带的私货”,虽然这个角色很精彩,但与主线故事没什么关联。

...

果真如此么?

露珠的看法恰恰相反,我认为“宋典史”这个角色,是该剧中,除了“陆直”这个反派之外,塑造得最丰满最立体的一个正面角色。

而且,宋典史,其实才是《繁城之下》的正面主角,一开始我们以为的正面主角“曲三更”,实则只是个线索人物以及成长类型的角色。

下面分4条来论证我的看法。

1、宋典史是曲三更的“贵人”,更是他人生之路上真正的精神导师和领路人,同时,对于该剧来说,宋典史还起到了半根“金手指”的作用。

在冷捕头死后,曲三更的“保护伞”没了,因此,生性倔强的他,一开始遭遇的都是挫折与打击。后来他终于想明白了,决定接受他师父冷捕头的说法,“公道是一条绕远的路”,决定为了追寻自己心中的公道,暂时先委屈自己屈从于现实。

...

但是,与“五侯府”的博弈,与易班头的博弈,曲三更为何能取得最终胜利?单靠他自己的所谓谋略计策能行吗?

不行。他一开始就假定了一个前提,宋典史会主持公道,会站在他这一边。

因为大家都知道,宋典史虽然喜欢对犯人动刑,但宋典史洁身自好,廉洁奉公,既不结党营私,也不收受贿赂,所以曲三更有把握,宋典史在关键时候会帮自己。

他赌对了。

宋典史替他收拾了易班头,让他办案不再被掣肘,宋典史也支持了曲三更关于解散访行和打行的决定。

...

后期,在省府衙门派下来的夏捕头刁难曲三更时,也是宋典史出面,及时制止了。

在最后魏知县与薛举人的对决中,曲三更为了给师父冷捕头报仇,不顾大义与公道,居然私自去和薛举人合伙同谋。甚至,他还把快班的兄弟全都支出了县衙,只留下了五六个不中用的,以方便薛举人采取行动。

...

这个时候的曲三更,真是令大家既摇头又鄙视,顾小情而弃大义,曲三更太糊涂了!

这时,也是宋典史出面,教训了曲三更,并且请他仔细想想,如果他和薛举人合谋了,他对得起谁。

...
...

最后宋典史为救魏知县而死,曲三更面对着宋典史以及其他六七位兄弟的尸体,这才终于醒悟了。

宋典史不仅是曲三更的人生贵人,某种意义上,也是“公道”的化身。

如果没有宋典史在,曲三更可能会执迷不悟,若他和薛举人联手,魏知县就可能被柳十七杀死,魏知县死后,没有宋典史帮他往上递遗书和奏折,甚至有可能魏知县写的奏折被曲三更毁掉,那么,薛举人的罪行就暴露不了,魏知县也就白死了,永远失去了报仇的机会。

...
...

所以,正反两方的对弈中,正方不能没有宋典史这个强有力的支持者。

2、宋典史当年无端陷入冤案,他的经历,真实揭露了封建官场的黑暗。

宋辰,当年名满江南的大才子,才华横溢,风流倜傥,入京赶考,本来是可以顺利高中的,岂料一场灾祸悄悄降临。宋辰自己都不知道怎么回事,就被抓进了天牢。他在懵懂之中,就成为了权力斗争的牺牲品。

正如魏知县和宋典史讨论“何为冤”时所说,宋典史的冤,是无头之冤,这一辈子也报不了仇。

因为,让宋典史蒙受不白之冤的,是那些位高权重的朝廷重臣,他无权无势的,如何报复得了?

...

更可怕的是,真正让宋辰他们遭受这些冤屈的,其根源在于皇帝。是皇帝下令,把他们关进天牢,也是皇帝下令给他们翻案,为他恢复名誉。

皇帝作为权力的至高无上者,可以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宋辰如何敢报复?如何能报复?

所以,宋辰之冤,注定不能报了。

宋辰的冤案,体现出封建官场的黑暗,党争的残酷,也体现出封建制度下皇权对普通百姓的压迫。

...

3、无头冤案与有头冤案,宋辰与魏知县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正是因为宋辰自知自身之冤永无可伸之日,因此,他不愿意看到魏知县与自己一样,带着遗憾离开这个人世。

因此,宋辰对曲三更说,魏知县有20年的不白之冤,我一定要让他活着,看着自己的沉冤昭雪。

...
...
...

4、宋典史这个人物的存在,深化和升华了《繁城之下》的主题

《繁城之下》是一部悬疑剧,也是一部讽喻剧。编剧是借这个故事,来反映古代官场的腐败与黑暗,以及人性的欲望、贪婪与无奈、挣扎、罪恶。

宋典史的冤案经历,就是活生生的封建官场黑暗的例子。

而宋典史虽然遭受了命运的残酷,不公的待遇,但他并没有就此堕落,没有放弃自己为人处世的原则。甚至,他连皇帝给的五品官的俸禄都不领,而只领取属于典史的那一份微薄薪水。

蠹县的知县换了一茬又一茬,他们从这个富得流油的县城捞走了大笔的银子和油水,心满意足地升迁或调任了,但宋典史一直都是典史,也一直寂寞地坚守在蠹县这个地方。

宋典史的清廉与固执,反衬出那些贪官们的贪婪与扭曲。

...

大家都知道宋典史是“酷吏”,喜欢对犯人用酷刑,但从剧中细节我们可以看出,能享受到宋典史酷刑的犯人,多半都是不无辜的,甚至是罪大恶极的。那些被抓进来的冤枉的平民百姓,宋典史是不会对他们用刑的。

所以,宋典史做事,其实一直恪守着正义与公道的原则。

他是被迫害者,但是他并没有因此成为坏人的帮凶。

结尾处,宋典史吟诵的《杏花仙子歌》,其中有一句“不悲不怨不流连”,可以说是他个人情怀与心境的最好写照。

...

尤其是,宋典史这个角色让演员宁理诠释得太好了,成为该剧中一个熠熠闪光的存在。

《繁城之下》中,最干净最善良无私的角色,可能就只有少年小宝子和捕快高士聪了。

宋典史在当年的冤案中,屈打成招,间接害死了自己的好友,这可能是他这辈子做的唯一一件对不起人的错事了,他的后半生,其实也是在赎罪。

...

曲三更前面看着还行,虽然用了一些歪门邪道,但开始的本意也是为了“公道”,但是他的所谓公道,太狭隘了,在他看来,仿佛他师父冷捕头就是公道的化身,因此他后面走偏了路。

如果不是宋典史的点拨与教训,不是宋典史的牺牲,曲三更很可能就落入了万劫不复的田地,与薛举人联手,害死魏知县,给他那罪犯师父报了仇,成为了一个不忠不孝不义的人。(不忠是对国家对他身上的制服,不孝是他师父其实是他的杀父仇人,不义是他无视陆家满门被害惨死,而只选择为师父报仇)

...

曲三更作为一个成长型角色,宋典史就是他成长道路上的正确领路人。这两个角色,一老一少,是相辅相成的,缺一不可。

可以说,宋典史就是《繁城之下》的魂,若没有宋典史,这部剧的内涵就浅了许多。

(文/第一滴露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