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思路

电影要在大屏上看才畅快。《这个杀手不太冷》算是二刷,第一次是因为久闻其大名在视频网站上看的,结局似乎到里昂和玛蒂尔达复仇成功就结束了,是个happy ending。但这一次导剪版在国内重映让我看到了一个新的结局,更符合这部片的悲剧色彩。
二刷后,我想结合最近学的精神分析学,以一个更加学理的视角对这部影片进行分析。

一、“爱与死,我只选一个”
在影片的中后段,玛莎尔达重回了弟弟被杀害的房间,看到弟弟倒下地上的轮廓,复仇之焰再次燃起,拿着家里藏好的两万块作为保证金想要雇佣里昂帮忙复仇,结果里昂以“忘记过去吧”为由拒绝。
玛莎蒂尔抬起左轮手枪对准自己的脑袋,冷冷道:“爱或死,我只选一个。”里昂不语,只是在玛莎蒂尔开枪之际夺去手枪。他选择了爱。而玛莎蒂尔赌对了。
爱与死,我想从这个角度切入谈谈本片的主题。
本能论是弗洛伊德理论的核心,他认为人的心理结构由两种本能构成,生本能与死亡本能。前者是建设性的,后者是破坏性的。生本能又包括性本能与自我本能,性本能源于基因对繁衍的冲动,自我本能源于人对死亡的恐惧与生存的渴望。死亡本能包括对内的自毁倾向与对外的破坏倾向。


二、大叔与萝莉的生本能
这里想先谈谈生本能中的性本能。
性本能是人类行为的底层逻辑,性欲是人类成就的驱动力。个体的心理发展会经过不同阶段,不同阶段多与力比多的满足和压抑有关。用马斯洛的需求原则解释,动物性的性欲满足只是最低级的生理需求,而人的更高级需求有社交需求,爱情便是更高级的需求。
玛莎蒂尔对里昂的情感真的是爱情吗?
正如里昂所说,玛莎蒂尔还太小,不懂什么叫爱。而且里昂是年过三十的老男人,玛莎蒂尔只是个处于青春期未成熟的小女孩,她没有经历过爱情经历,生理也不允许性爱冲动。
但爱一定是经历过或学习过的理性经验吗?根据弗洛伊德的理论解释,爱他人的本质是爱自我的理想人格,是压抑的理想化实现。人到了成熟期,受社会伦理与道德规范,力比多受到压抑;被压抑的欲望在隐私的梦中得到满足,创造出理想的本我。将本我投射到现实中的异性,他或她就是爱情的理想型。
玛莎蒂尔家庭悲惨,同父异母,父亲是个混蛋,甚至虐待她;家里的姐姐和后妈并不将她视为家庭的一份子。她对家庭亲情的渴望受到现实的压抑。
她质问,小的时候就是那么痛苦吗?极度幻想着长大。她照顾着4岁弟弟,把自己视作母亲;她在楼梯边缘吸食着烟,假装自己是个成年人。但她还只是个孩子,对成长强大的渴望被现实压抑。
黑帮因为追查被私吞的毒品,杀害了玛莎蒂尔一家,家里唯一与她亲近的四岁弟弟被残忍射杀,她想为他报仇。但由于身体的幼小与能力的不足,复仇的渴望受到现实的压抑。
她因为帮里昂买牛奶逃过一劫。在公寓的走廊尽头,她面临着死亡威胁敲响了里昂的门铃。门开了,里昂像上帝一样散发光芒,拯救了她。
里昂是一名冷酷的杀手,成熟而强大。他在救了玛莎蒂尔后扮演小猪开解她,让她在绝望中感受到感性的温暖;他年过四十,体格健壮而有力,精通枪械与杀人技巧,这正是玛莎蒂尔所期望长大后的理性的理想模样;他违背杀手的戒律,为玛莎蒂尔而复仇,用付出将两人的人生联系在一起。
里昂的形象完美地契合玛莎蒂尔的被压抑本我,而且与她共同经历过难过忘却的深刻现实生活,经历挣扎,也为其付出。如果这不是爱情,那什么是爱情呢?

那么里昂对玛莎蒂尔的感情是否是爱呢?
这里我想换一个视角,不再从性本能的压抑—满足视角谈论,而是从自我本能的角度出发来分析。
自我本能涉及人类趋安避害本能,包括饮食、睡眠、防御、反击的基本需求。
里昂同样出身于一个悲惨的家庭,年轻时爱过一个贵族小姐,但却被她的父亲杀害,会。这段爱情复仇后他从意大利来到了美国,并一直从事杀手行业,居无定所,难以建立稳定的社会关系。
里昂一直是渴望着爱的。在影片的前半段,里昂在完美地完成杀手任务后去看了一部电影,他看着荧幕上潇洒的男人露出了微笑。但他正常的社会脱节太久,也因为杀手的职业身份不能有软肋,因而只能爱情的渴望将压抑心底,不去找女人,甚至对正常生活的渴求也隐藏起来。
他的生活处于杀人或被杀的状态,机械重复着每一天,只是为了攒钱,但攒来的钱仅仅是存着,永远取不出也花不出去。睡觉时永远闭不上眼睛,他需要时刻保持警惕。他的人生正如他最好的朋友盆栽那样,根部无处固定,四处飘荡。
直到玛莎蒂姆的出现。这个小女孩给他的单调的杀手生活带来了意义。他有了牵挂,有了为其愿意付出的人,他思考起杀人攒钱有什么意义,思考起了死亡之后遗产给谁继承。他终于可以安心地躺在床上,打起鼻鼾,第一次睡上安稳的觉。也许,盆栽该找到一片花园,寻到一片土地,让根部能够稳定生长。
因此,玛莎蒂尔的出现是他的自我本能逐渐得到满足,寻求到人生的意义。从这一角度而言,玛莎蒂姆是他的拯救者,他以爱情的方式回报着。里昂也是爱着玛莎蒂尔的,尽管她身体娇小,年龄尚未成熟,但里昂将性爱冲动搁置,罗曼蒂克般地爱着她。

三、暴力与犯罪者的死亡本能
以上基本从生本能的角度上分析了杀手和女孩两个人物。接下来,我想从本能论的另一端——死亡本能来谈谈电影中的死。
“所有生命的目标都是死亡”,死亡是一切混乱的终点,也是生命的尽头。死亡本能向内表现为自毁性倾向,向外表现为破坏性倾向。自我对于他人的残酷、谋杀以及攻击都是死亡本能所驱使的。死亡本能的诞生可以追溯到儿童时的游戏经历。死亡本能理论可用于解释反派斯坦斯菲尔德喜好残酷虐杀他人的心理,甚至可以用来显示犯罪片的暴力元素。
斯坦斯菲尔德表面上是缉查局的禁毒警长,实际上他是贩毒链条的暴力维护者。通过威胁杀人等方式清除对贩毒生意有危害的任何人。
于他而言,杀人既是职业,也是爱好。他喜欢在杀人前听古典音乐,暴力时空气中的肃杀氛围好像平静的钢琴乐符;他每次杀人前要吃上一颗镇定药,仰着头配合着骨骼的咔嚓响,划入体内,这是他独有的杀人仪式;他的情绪极度不可控,因为被弄脏的西服,他往死去的尸体狠狠地倾泻枪中的全部弹药以泄愤。杀手的戒律—不允许杀老人与孩子,他会轻易地打破,甚至享受着虐杀弱小。
他的心理状态就像个孩子,极度的以自我为世界中心,周围的规则都由他来制定。杀人就像一场游戏,他是游戏的规则制定者,沉浸在像上帝的掌控感之中。对手放弃抵抗时他反而更兴奋,因为对手遵循了他的强迫性冲动;但是事态一旦超出他的掌控,对手反抗了,他会非常愤怒,意外情况会打破他在游戏中上帝幻觉。这就是他会在马蒂尔达父亲开枪反抗后射杀尸体泄愤的原因。
这样喜好暴力的人物形象在犯罪题材的电影基本会出现,而套用死亡本能的理论解释,暴力施行者的心理中崇尚混乱无序的冲动占据了上风,死亡本能压倒了生本能,毁灭倾向赤裸裸地暴露出来,有一种将他人转化为全生命状态的冲动。


以上是我从弗洛伊德的本能论对影片的爱与死主题进行的分析,理论掌握的不深,这用起来也不太娴熟,只是一种尝试,将这段时间学的学术理论影评的形式实践。如有错误,请多多包容。经典电影的的确是常看常新,小的时候可能关注点停留在暴力场景、大叔与萝莉的不伦之爱;现在长大些了,学习到一些新理论,影片变成理论的实践载体。也许再长大些,学到的东西更多一些,电影的完整面会像我敞开地更多一点。这便是看电影的乐趣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