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宴》这部电影结尾看似happy ending,但父亲的那句“I don’t know ”,也暗喻着中国人骨子当中近乎本能的父权思想,像DNA一般一代又一代地传承下去。我倾向于父亲刚进门就意识到儿子是假结婚了……伟同其实是属于家庭关系比较不错的东亚家庭的小孩,父亲看着儿子一天天长大,怎么会在生活中的无数个瞬间里没有一点猜测?更何况,父亲去参军的理由也是充满了暗示的“逃家”。电影里没有太多的篇幅去描绘父亲的故事,但看到父亲和母亲的相处,其实给人的感觉不像年轻时曾恩爱过的夫妻(更何况还有台词提到过的在家40年的老张)。父亲哪怕年轻时也曾逃过家,却还是没能逃离东亚的父权,在片中也俨然成为了父权制的卫道士…这部电影让人细思极恐,父权的幽灵真是无处不在、如影随形啊。
李安因为自身的独特经历,真的是很擅长讲述这种东亚人身上特有的文化冲突、观念冲突、父权带给人的压抑。
电影在视觉呈现上也充满了强烈的冲突感,尤其是婚礼部分对传统文化中糟粕的表现、中式婚礼杂糅着西式风格的荒诞感,没有一句批判但反思无处不在,李安在《色·戒》用王佳芝解构了宏大叙事下的父权,在《喜宴》里则是用“形婚”解构了整个东亚的儒家文化、传统、乃至父权。
当然这部电影里不只有这些,对每个角色的刻画也都十分细腻和饱满。几乎每个角色都能让我感觉到共情,也对他们的处境感到无奈。最唏嘘感慨也是心疼的,大概是片中两位女人如出一辙的命运了,甚至哪怕有新旧观念的碰撞,也未能阻止这诅咒般命运的“传承”。
“父”之下,没有人能够幸免。母亲、父亲、伟同、威威、Simon、老张。
写着写着变成长评了,就当影评发了吧,本来想看看大家的评论,还没来得及看,刚好不受影响地先发表自己的看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