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个人》的电影比格雷厄姆格林的原著要精彩。电影的情节更简洁,气氛更神秘。

混漉漉的街道,幽深的巷子,高高的摩天轮,错综的下水道,令人不安的煤气灯,变形的影子,微微倾斜的镜头,独具特色的齐特琴主旋律,鲜明突出的人物,准确纯粹的画面,层次丰富秩序井然的故事背景,不紧不慢稳健的节奏,处理得当的细节……

说这片子归类于黑色电影,我不大懂。我只觉得它古典,诗意,带有怪诞的忧伤,轻松且温暖。从头至尾都没废话,干净利落。

...

贯穿始终的主题音乐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齐特琴本身的声音很明亮,弹拨得叮叮咚咚的,配着阴暗的光影,渲染出一种奇特的气氛。

...

还有黑夜里老妇人啪一下打开的灯,灯光照亮了刚出场的哈里的脸,他脸上那种耐人寻味的微妙的表情。那一刻,格林的原著、里德的执导、威尔斯的表演完美融合。

这部1949年上映的影片,讲述的是二战结束后四国分治下的维也纳,关于正邪友谊和爱情。故事前后呼应,以哈里开始,以哈里结束。

片尾的处理意韵悠长~~~落叶萧瑟的大道尽头,空荡荡的镜头里,安娜从远方走来,越走越近……

多年前看过,觉得它很特别;多年后再看,觉得这片子真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