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洋洒洒写完了,刚刚通读到结尾几个字,突然断电,啥都没了,豆瓣不能增加一个“暂存”按钮吗?之前写白蛇也遇到这种情况,不能暂存,一个不留神关闭网页啥都没了。关键也没了重写的兴致。

优点就不说了,还原历史+艺术创作的制作逻辑,突出了家国情怀。不是一点好的地方也没有,只是坏的地方太多了,一两句好的台词,一两段优秀的表演,都不能掩盖整部剧的败笔。

志愿军2,完全抛弃了志愿军1的优点,给我一种很廉价很不舒服的感觉,我甚至认为这不是同一个导演的作品,是不是一个谄媚陈凯歌的副导演编排了这么一部电影?我不相信陈凯歌能利令智昏到这种程度。

看完电影后的某一天听广播,正好听到反坦克英雄谭炳云的故事,谭炳云的英勇事迹也是发生在第五次战役期间,一个人,一把步枪,三个手雷,就破坏了敌人的三辆坦克,一辆吉普车,击退了一个师的兵力,为我军撤退赢得了八个小时的宝贵时间。

其实在整个抗美援朝战争中,诞生了许多反坦克战斗英雄,也积累了非常多反坦克作战的战斗经验。这是一个集智慧和勇气于一身的士兵,也是千千万万个志愿军的缩影,我们只是装备落后,我们的脑子并不落后,能以少敌多,靠得不仅仅是敢杀敢牺牲的英勇精神,而是战略的胜利,战术的胜利,和钢铁般的意志力。

听完这个广播,我回想到电影中孙醒凭一己之力毁坏敌人好几辆(具体数量记不清了)坦克的片段是不是取自某位或者某些反坦克战斗英雄的真实事迹?

如果不是,我们继续骂导演夹带私货;如果是,就太可惜了。

导演用浮夸的剧情抹杀了一段真实鲜活更充满感染力更让人信服的事迹。

2023年9月25日在志愿军第一部《 雄兵出击》全国首映礼上,总出品方中影集团傅若清董事长说:“ 这是一部具有文献价值的对抗美援朝战争历史的回溯,希望百年以后仍然出现在中国电影历史资料馆中 。”

去年我给《雄兵出击》四颗星,今年《存亡之战》两颗星,其中一颗是期待第三部能有点水准,这种水准是尊重历史尊重观众的水准,对得起文献式,全景式,多维度多角度立体式展示这场立国之战的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