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不起的盖茨比》是美国作家弗朗西斯·斯科特·基·菲茨杰拉德创作的一部以20世纪20年代的纽约市及长岛为背景的中篇小说。菲茨杰拉德本人对这本书的有如下解读:“《了不起的盖茨比》建立在‘幻象的破灭’上。正因这样的幻象,世界才如此鲜艳。你无需理会真假,但求沾染那份魔术般的光彩就是了。”
鲁赫曼的这版电影可以说是名气最大的一版银幕改编,但人们对它的评价也褒贬不一,甚至逐渐有越来越多的人把盖茨比与黛西的故事解读成花花公子与绿茶婊的爱情,尤其只看过电影的人大多数人只是因盖茨比为了黛西放弃前程而感到惋惜。我个人认为鲁赫曼这版的电影实在算不上成功的改编,甚至略过了许多重要细节。接下来我想从三个方面来谈谈我个人对这部电影的看法。
一:鲁赫曼打造的视觉盛宴
在满载盛誉的《红磨坊》播出后,鲁赫曼就与“视觉表现力”这个词牢牢的绑定在了一起,事实证明也只有鲁赫曼能打造出爵士时代的奢靡。鲁赫曼的审美是永远可以信赖的,他打造的盛大宴会以深蓝和黑色为主调,而却让两个身着橙色衣服的女郎在镜头中央跳舞,这样的搭配既能很好表现出上流圈人们的高贵与典雅,又不失金钱感与活力。最高明的我认为是空中撒落彩片的片段,多数的舞台剧与影视作品都喜欢用金银为主调的亮片来诠释奢华,但鲁赫曼选择用橙粉蓝三种高饱和度的色彩搭配,这样的撞色既不会压过人物角色的风采,也不会落了俗套。对于这处的风格比起单纯的“luxurious”我认为多了些“romantic”的感觉。
不得不说,这部电影的服装道具是相当用心的。黛西和乔丹都是爵士女郎标准的精致短发,Tiffany&Co为这部电影专门设计的配饰,以及Prada的设计师Catherine Martin为女性人物设计的戏服,无不彰显着爵士时代纸醉金迷的情调。 汤姆的红砖别墅是典型的美国风格,折中主义庄园,内饰最吸引人的便是开头Layer的米色沙发。而盖茨比的城堡与汤姆的别墅有很大差别,盖茨比的别墅注入了很多新哥特元素,这样的对比其实也是为了更好的突出拥有“高贵血统”的资本家与出身贫苦的富豪盖茨比之间的差别。
电影中的盖茨比令人印象最深的恐怕就是与黛西重逢时的那套米色西装以及后来被汤姆说成“炫富”的浅粉色西装。盖茨比的服装与汤姆和杰克的风格是明显不同的,汤姆的衣服逃不出黑色和深蓝色,杰克的衣服最多也只是墨绿色,都是非常低调稳重,而盖茨比却有大量浅色的服饰,这也是为了体现出盖茨比的不同。那盖茨比是暴发户吗?很明显盖茨比绝不只是简单的暴发户。盖茨比年轻时就在学做一个绅士,在没钱的时候就已经开始伪装自己想扮成家境优越的军官。他与简单的暴发户不同,他非常熟悉上流社会的礼仪,他也时刻让自己看上去像一个拥有高贵血统的资本家。但他与汤姆的区别在于他深入心底自卑与不甘。盖茨比认为失去黛西是因为自己的贫穷,他始终认为自己有钱了就能圆自己的梦,这导致他与黛西重逢之后时常会因自己的富有感到庆幸,并想证明自己的富有。可他与众不同和了不起的在于,金钱是他梦想的基础,但金钱从来不是他的梦想。
非常喜欢的一个贯穿全片段线索——黛西家码头的绿光。这个motif始终有很多人解读也有很多人夸,如果非要说这部电影最成功的地方,我个人认为便是此处。首先值得一夸的是开头结尾的呼应,黑暗中的绿色光芒,象征着盖茨比的梦想。那是盖茨比无数次伸手想抓住的东西,在黑暗中唯一能给予他光芒的东西,可也就在盖茨比以为自己快要抓住的时候,他与这绿色光芒的距离也永远定格住了。盖茨比一个人凝望绿光的时候,那种纯粹的执着与整座城市喧嚣是截然不同的。尼克最后一次见盖茨比的时候对他说:“你比他们一群加起来还要棒。”盖茨比棒就棒在,无论是黛西还是汤姆,都在沉迷消遣满脑子金钱的时候,盖茨比依然会在夜晚安静的凝望黛西家码头的绿灯。盖茨比是为了黛西而努力变富有的吗?并不是,盖茨比年轻时就不甘于自己的出身想改变,他为此奋斗了一生但却因为黛西宁愿拿命赌她会跟自己远走高飞,盖茨比是个野心家,但哪怕在如此浮躁的城市和年代,他的野心也没有被铜臭味玷污,他始终与那些高高在上自私自利的资本家不一样。
二:剧情的叙述不够完整
我想了很久我认为剧情叙述的不完大抵因为《了不起的盖茨比》实在太过出名,对于美国人来说没有人不知道这本书或是不了解它的剧情。但是因为我最初先看的电影而后才看到原著,所以第一次看的时候就有很多的不理解。例如尼克对盖茨比的评价“他比我见过的任何人都要乐观。”,在原著中盖茨比认识到了黛西的本质,盖茨比明白黛西与他梦想中那个单纯善良的少女早已不同,但他仍然不愿放弃,他秉持着飞蛾扑火的勇气想去圆自己的梦。他乐观是因为哪怕他知道自己的幻象破碎了但仍然给自己执着的理由,他乐观在于他明白黛西不爱他但他还愿意骗自己,可这些在影片中都没有体现。鲁赫曼把这段爱情美好化了,导致观众会认为盖茨比是那个被蒙在鼓里的傻子,他不知道真相看不清人心所以酿成悲剧,这样的剧情请问乐观从何而来?
还有尼克与盖茨比最后一次见面的时候,尼克说“他们都是混蛋”。原著中的黛西只把盖茨比当做消遣,尼克也知道黛西每天和五六个男孩约会,因此尼克才会认为黛西与汤姆甚至乔丹都是混蛋。可是影片中并没有这些情节,影片中没有将黛西的本质表现出来,让她仅仅像是个认不清自己感情的渣女。没有这些桥段的铺垫,让尼克这句话显得十分突兀又生硬,至少我认为没看过原著的人看到这里一定是蒙的。
我始终认为影视作品应该是一个完整的艺术作品,如果需要别人依赖原著才能看得懂,那就是一次失败的银幕改编。
三:影视中的盖茨比了不起吗
我相信很多人和我一样,在没有看过原著先看电影的时候都会有一个疑问,盖茨比了不起在哪?盖茨比的独特在哪?为什么就这样的作品也能在美国20世纪一百部伟大小说中排第二。
鲁赫曼这部作品最失败之处便是对盖茨比人物的处理。就像我说的我始终认为影视作品是独立的艺术作品,因此我也坚信并不是越贴合原著才越称得上成功。但鲁赫曼的败笔在于,他改变了《了不起的盖茨比》最富有魅力也是值得盖茨比能用“great”这个词形容的原因,他让盖茨比的梦太美好了,甚至知道盖茨比临死之前都认为黛西是深爱着自己的。盖茨比的了不起事因为他为自己打造了一个纯粹的梦。盖茨比可以为了自己盛世浮华的美国梦拼命奋斗,也能在明知幻象破碎后依然愿意赌上一切。
“我想盖茨比自己也认为不会有电话打来,或许他已经不在乎了。如果真是这样,他一定觉得自己失去了那个温暖的旧世界。”原著中的盖茨比浪漫痴情,但并不傻,反倒电影中的盖茨比仿佛一个被黛西骗到团团转的傻子。电影中的盖茨比并不了不起,因为他没有在知道幻象破灭之后拼命补救那残破不堪的梦想,电影中的盖茨比到死也只是在坚持他自以为的爱情而已。可实际上,盖茨比坚持的仅仅是对黛西的爱吗?我认为不然,盖茨比的爱情比他对黛西的爱要更伟大更深刻,他幻想中的爱情包含了很多,包含了他对五年前那种单纯的感情的怀念,也包含了他对黑暗中那唯一光芒的渴望。盖茨比像是一个理性的浪漫主义者,他明明深刻的知道这个城市一片黑暗,偏偏要将黛西看作与众不同的光。
还有一个细节,就是尼克在盖茨比死后,对黛西那些人的形容“careless”。我对这处印象很深刻因为我一开始以为这处会被翻译为冷漠,但是它被翻译为“粗心”。在我看了很多遍电影之后我认为这处的翻译真的很巧妙,粗心对形容更贴切。黛西并不是对盖茨比对死感到麻木不仁,她是根本没有想过盖茨比的死,她也从没把这当归结为自己的责任,因为对她来说盖茨比只是消遣。
“旧梦不能重温”
可盖茨比是一直活在旧梦中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