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蝙蝠侠和小丑是一类人

正如小丑在最后说的,他和蝙蝠侠应该被关进一家精神病院的同一房间。

二人都是游走于法律约束之外的固执者,蝙蝠侠固执于执行他所认为的正义,小丑固执于制造骚乱。蝙蝠侠由于内心的原则不能杀小丑,小丑的目的也不在杀掉蝙蝠侠。两人互相映衬,互相制约,又互相成就。确实是很有夫妻相了????

...

2.形式正义与实质正义

蝙蝠侠的原则是不杀人,但很显然的是,这一原则在电影的后半段完全成为蝙蝠侠的一“累赘”,也是小丑利用蝙蝠侠的把柄。

而在电影的最后,布鲁斯韦恩打破了自己的原则。他自称不杀人,却在结尾处杀了人,他自称要维护群众的权利,却在最后为了找到小丑而利用了市民手机,侵犯了哥谭市民的隐私。小丑逼迫布鲁斯一次次打破自身原则,作出艰难选择。这使得布鲁斯韦恩有所成长,人物弧光非常饱满。

...

我想,困扰布鲁斯的问题也是导演在拍摄时所思考的:我们在追求正义时,究竟该不该追求过程和形式的正义?当形式正义和实质正义相冲突时,我们该如何取舍?

3. 小丑的犯罪哲学与人性拿捏

小丑没超能力,没钱没势,他是怎么做到“用几颗子弹和几桶汽油把哥谭弄的团团乱”的呢,我认为,他能成就至此的核心技巧,是矛盾转化。

电影开头的抢银行片段,就是这一技巧的诠释。他在团伙内部用分钱之事设立矛盾,让他们自相残杀,直接帮助小丑灭了活口。

在电影中,这一理念被广泛使用。他将自己与黑帮的矛盾转化为黑帮与黑帮的矛盾,将自己与蝙蝠侠的矛盾转化为民众与蝙蝠侠的矛盾,将自己与民众的矛盾转化为两船上的人之间的矛盾,最重要的,他还利用花言巧语将哈维丹特与自己的矛盾转化为丹特与警局和戈登间的矛盾,让丹特成为自己与蝙蝠侠对抗的最强王牌。只需简单的几句话,几句威胁,几颗子弹,就把好人“策反”为恶人。

...

这样的矛盾转化说起来简单,可实践起来却不容易。小丑每次都能找到最有效的方式:对于黑帮,他用钱;对民众,他用性命;对丹特这一看似无懈可击的人,他从爱人的性命处找到了突破口。小丑了解各个群体最怕什么,最想要什么,能做到这点,很难。可以说小丑确确实实把握了人性。

同时,这也是小丑难对付的原因——他没有弱点。他不要钱,不怕死,没有名字没有身份,没有亲人没有朋友。别人找不到任何可以用来威胁小丑的把柄,这才是警察和蝙蝠侠拿他没办法的根本原因。

...

4.有很多人称 小丑只是不想玩了,我认为不然。

想要讨论输赢,那就先要明确判定标准。这二人的输赢肯定不是打架谁活谁死,他们争的是哥谭市民的善或恶。蝙蝠侠致力于让哥谭市民相信善,相信正义,而小丑则极力证明,人性本恶。

剧的结尾,蝙蝠侠和丹特倒在地上,这时小丑已经无限接近胜利——哥谭市的光明骑士和黑暗骑士双双倒下,这座城市似乎已经没有值得当作信仰的东西

...

但是当蝙蝠侠提出自己来承担罪名的时候 小丑就已经输掉了,双船实验失败,也没能成功毁掉哈维丹特在民众心中的形象,小丑想要证明的“人性本恶”思想被推翻,他想要让哥谭陷入混乱、让民众失去信仰的目标也没能实现。小丑的一切努力付之东流。

但蝙蝠侠也没有完全赢。布鲁斯韦恩不得不牺牲蝙蝠侠的名誉,背负一切罪名,只为让哥谭百姓相信世间的善和人性的光辉。这就是为何大家都想当超人而不是蝙蝠侠,这也是诺兰所深化的蝙蝠侠的形象:他注定无法沐浴在阳光下,享受人们的鲜花与赞美,他注定要背负罪名,为这座城市的信仰负重前行。他是人们应得的英雄,但不是人们当下所需要的英雄,他是沉默的守护者,时刻警惕的保卫者,是哥谭的黑暗骑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