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电影是少有的逗得我在影院放肆大笑,笑后又回味无穷、思绪翻滚的喜剧。

当我回家兴冲冲的打开豆瓣看影评时,却失望的看到不少“上纲上线”的言论说儿子行为没有被严肃批评纠正,父亲三观不正等批评,可能是他们看的荒诞黑色讽刺现实的电影太少。现在更多作品都是铺面而来直抒胸臆的伟光正,而不是多元化的戏谑的表达。

所以我给这部以我的以往尺度看只值4分的电影打出了5分,想凭微薄之力为它鼓劲打气!

这部电影既对文学界出版界,又对穷酸文人肆意的调侃讽刺,一时让人难以分清,到底是这个名利浸染的社会的错,还是马寅初汲汲于名利的错。

作为一个从文学中获得乐趣又跃跃欲试的爱好者,在观影的过程中,一直在纠结另一个问题是:到底马寅波写的是好还是不好?

如果他写的好的话,为什么十年投稿各大出版社都被退回?

如果他写得不好,为什么他儿子署名后的书获得大卖,并获了奖?

难道就是因为同样的文字,凭他儿子的年龄经历能写出来,就能证明他儿子的才华横溢,值得追捧?

同样的文字,会因为写作人的不同身份而给读者带来不一样的阅读体现么?并不能。我读很多作家的书时有些并不了解作家的背景身世,更不想让作家本身干扰我的阅读体验。

我读书不会因为作者是小学生,是农民工,是三陪女而降低对内容的要求。反而会可能因为作者是知名作家的光环,预期太高而落差很大。

但市场上的书太多了,作者的独特身份会像相亲对象出色的外貌,吸引你在相亲网站上匆匆划过的几百个头像中点进去看详情。如果里面的内容不行,你还是会毫不留恋的退出。毕竟外貌出色的照片,在现在社会也不稀有了。

所以儿子的身份只是敲门砖,马寅初写的内容还是经得起推敲的。

但从出版社的态度看,审稿人确实对马寅初的文字在读之后毫无兴趣,没有流露出一秒大脑被亮点的表情,难道是审稿的审美代表不了大众审美?如果是这样,这家出版社早就该倒闭了。所以,出版人的审美早就应该被市场教育了。

这些奇特的思考无意中在我心里留下一个最深的谜。

一个人向往成功没有错,那一个普通人的成功到底是靠什么?难道就是充满玄学意味的“机遇”。

最后,我不得不对演员的演技称赞一番。主演多是老戏骨而非一水的小品相声出身的喜剧演员。他们平时植根于观众心里的都是正剧里的形象,想逗笑观众,比那些一看就想笑的喜剧演员难度高了不少。

但他们真实真诚的演绎自己的角色,没有谄媚瘙痒,没有一丝尴尬气息飘入影院,在剧情的推动下显得恰如其分的好笑。

不禁要感叹,真的,好的演员什么类型的戏都可以演得好。于和伟老师几次表演都令人印象深刻,碍于面子的抖小聪明化解危机,志得意满的在电脑前演奏乐曲般的打字,捂着良心故作镇定的瞒天过海,自揭真相又百口莫辨的疯狂。很难想象换一个人,能否还能演得如此“一分不多,一分不少”,让人又气又笑又怜又叹。

希望之后能看到更多这种深刻讽刺,演技精湛,笑中带叹,经典有趣的喜剧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