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读《阿Q正传》
1⃣️开端•初印象
其实扪心而言,对于小说本身,一开始读的时候不是那么喜欢的,因为觉得阿Q身上复杂的性格品质自己很难读懂,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可是看完电影再读小说,似乎多了一层只好说是朦胧的理解,不太分明,确实深入些许了。要是说罗曼罗兰读懂了阿Q的全部,那我只好是浅浅看懂了人物的一小角。
鲁迅先生作序时的心理旁白,那神情深深的印记在我脑海,那种慢,那种静,那种无以言表。很用心的感觉,把电影和文字一起咀嚼,是一种很奇妙的感觉,有点沉闷,有些许的悲凉。故事感慢慢包住那个慢慢走入人物的还有点没睡醒的我。
2⃣️大家眼中的阿Q
走进阿Q人物本身,其实层次是很分明却又朦胧模糊的。阿Q本人,是有些自负自大在身上的,自轻自贱,自欺欺人,欺软怕硬,盛满着奴性屈服懦弱,典型的鲁迅式麻木不仁,获胜的法宝是精神胜利法。大多数时候,阿Q是失意的,这时他总是这样安慰自己:被人打了,自己打不回去,便抡自己俩耳挂子,感觉是自己巴掌打的,不是别人的巴掌。电影里最令人发笑的片段之一当属——打自己的人,都是在儿子打老子。对于能欺负的,阿Q却也一样不放过,他不就欺负着小尼姑么?柿子捡软的捏。如此劣根性的自我麻醉,放在哪一个时代都是十分现实的。而自我宽慰却是要以辩证的目光加以审视的,看到很多评论说阿Q的精神胜利法怎样怎样,私以为不完全的贴切。
在这里引出一个问题,关于吴妈的正经。其实事件本身,阿Q他太直白,太顺应自己的原始欲望。捏过小尼姑的脸后他觉得自己该有个女人,于是把吴妈的平常行为都看成了忸怩作态的男女欢情。他以为吴妈说他是天下第一傻瓜是对他生了情愫了,却不知道人家说的是真话,毕竟吴妈是个寡妇,是个被封建贞洁观束缚的底层妇女。在阿Q说我要和你困觉后吴妈吓得要闹上吊,而未庄的女人们从此也躲着他走。那个时候的贞洁观念害得或许也不只是女人,同样也束缚着表面上占领着主导权的男人,束缚着两性间的正常交往,那两性之间的正常理解就变成一种真真实实的奢望了。
3⃣️断子绝孙否?——否
当然花开两朵,其实阿Q也并非游手好闲,好吃懒做,在这个人物身上,鲁迅先生也描绘了令人满意的一面,阿Q继承了我们这个民族的勤奋能干,吃苦耐劳的优良品质,他是短工,但是工作认真,做什么都是小农村人认真为大户人家卖命的那一套,这也是那个时代的鲜明的特征。那么这个人物身上不太多的有点与阳光面,其实也是值得学习的,至少他有时代的价值,正如鲁迅先生说的,阿Q并没有断子绝孙,他的后代繁衍不息,如果把这个繁衍不息理解为中国人血统里的勤奋能干其实也不失为一种不错的解读,略显片面却也挺合理。
他虽然有他的可悲之处,但从他身上我还是看到了光辉的一面。阿Q虽然处处受狐朋狗友们欺负,但是他“发了财”之后还是愿意请每个人一斤酒;阿Q梦到自己翻身成为了革命党人,可以处置赵老太爷一家,我相信他从心里是十分恨赵老太爷一家的,但他考虑了一番说:“杀不杀,杀头总不好,对,打他们的屁股。”,其实这里和原文的描述是有些小出入的,个人认为电影处理的会比原著更贴切现实生活,阿Q的形象在这一个小剧段里也更加饱满圆润,打心里是有温情的,虽然不太多,可是和后面冤假错案杀了头反差确实是鲜明。
4⃣️再看精神胜利法
身为底层,在阶级已经固化,几乎没有可能靠正常的个人奋斗实现自我价值和梦想的时候,思维不同,差距太大,平头小百姓基本不可能翻身,人是需要有些啊Q精神才能活下去的。如果连这点精神都吝啬的不肯赋予阿Q的话,是不是也过于有些残忍了不是?这只是一个底层麻痹自己的一种手段,而那些看不起他的人,何尝不和他一样的卑微无奈,都是被历史的潮流裹挟着被迫着苟且着挣扎着活着一口气。看到现在的社会生活,如果带着乐观的眼神去看看精神胜利法,似乎在时代的背景下,倒也并不一定绝对是一个完全的坏事。有人内卷有人网抑云,那么适度的精神胜利法躺平似乎也不失为一种另辟蹊径。
5⃣️群像——忆孔乙己
“城里人都在说,枪毙到底没有杀头好看,阿Q直到临死,一句戏文都没唱,大家都白跟了一趟。”
“唉,还欠我45文酒钱没给呢。”
“阿Q他死得太窝囊了。”
“不能这么说!他不是也喊过一句:’二十年后又是一条好汉’么?”
“可他到底没唱一句戏文呢。”
“我看呢,阿Q哥还是一条好汉!”
电影里为数不多的场面描写是酒铺子的场面,这个场面也承包了不少笑点,可是笑到最后却也是能让人流下点悲怆的泪水的。其实看到这个情节,很难不联想到《孔乙己》,虽然对《孔乙己》原文的描写已经忘却些了,但是酒馆,赊账,兰花豆确实很有印象的。在故事结尾阿Q被处死之后,酒店老板慨叹阿Q还欠着自己四十五文钱(应该是四十五文)无奈地将阿Q的名字从赊账单中划去,其实这个小细节包含了很多可读的地方,感觉上和小说《孔乙己》很像,或许可以说是文章或影视的一种成功的借用。 阿Q死的不明不白,旁人却觉得是明白的,只是不太尽兴,不太热闹,因为和以前的方式不一样了,大相迳庭了。酒铺子里大家照样子喝着酒,没有一个人替阿Q惋惜。很好的喻示阿Q对于众人来说的可有可无这一悲怆的事实,这一点和孔乙己是如出一辙的,捧腹之余是无奈是时代的眼泪。
6⃣️“阿Q”们
有的时候细想想,在嘲笑阿Q的同时,谁又何尝不是自己的“阿Q”呢?第二个“阿Q”并不单指底层人物的缩影,而是每一个值得被讽刺的可恶又可悲的众生,或许讽刺和可悲形容是矛盾的,但是鲁迅式的笔法下,确实贴切的完整。这里深层次广面上的阿Q可以是过去瞧不起阿Q、在阿Q发了些小财后又对他敬重起来的阿Q的“朋友们”,也可以是那些小镇上的性情怪异的女人们,可以是时时找借口勒索穷人的很没有脸的完全是个坏人形象的土地保,可以是有了钱就娶小老婆见钱眼开麻木不仁吝啬至极的赵老太爷包括他那同样劣根的太太,可以是去了趟东洋回来就满口蹩脚英文的假革新者“假洋鬼子”,谁在听到hello和goodbye之后能不笑一下呢?
时代虽然不停的向前,浪潮总是快的离谱,可是人性确实变了又没变的。
一个人社会地位的改变,一个时代新潮的出现,一群榨干临死者最后利用价值的囚犯,在街道两边凑着看热闹的村民。两声枪响之后,全村人哄起的欢呼,乌合之众的快乐,没有理由,不需要理由,只要所有人参与其中,借着大家伙的力量,就是潮流,就是生活中可供消遣的趣事。
7⃣️内省外观,悲喜交加
前些日子看到两个名词,分别是“内省”和“外观”。我想鲁迅先生文章的内核是值得好好推敲的,在当今时代的背景下,我认为阿Q更多代表着一种“内省”,我们需要有“人能克己身无患,事不欺己心自安”的思想境界。感觉阿Q要是能足够“自省”,或许也不会那么可悲。而在对立面的是“外观”,一个人面对外面的世界时,需要的是窗子。村子里的别的旁的人应该是所谓的“外观”的对立面。外观要澄明,理性地审时度势,因势利导地做出预测,而小镇里的人不太能合理的外观,真是很奇怪,但又不奇怪。身边很多人都有不能处理好内省和外观的毛病,都说“被人揭下面具是一种失败,自己揭下面具是一种胜利。”那么从阿Q身上,他的胜利可以说是能看低自己,我觉得这有的时候是必要的,低姿态在生活中常需要一些,至少妄自尊大肯定是个贬义词。而他的失败或许可以说是精神胜利法,没办法自我揭露自我内省反思,当然外观也不太行。
造成人物悲惨结局的因素太多了,主观客观,自我环境,人物时代,交织纠缠难以理清。但是落实到当代,借鉴意义非凡,我们每个人都是阿Q的后代,时不时不知不觉成为他的后代,时不时也会精神胜利,也会看看热闹也会人云亦云,这就是饱满的中国人,我们同时也勤劳能干抱有良知。这一切的一切,以形喜实悲,喜剧的场面,可笑的愚蠢,隐藏着深刻的悲剧手法表现出来,冷幽默可以把人拉回到对现实的不断思索。
8⃣️尾声•深印象
做个语文阅读一样的总结,《阿Q正传》通过形象饱满的人物阿Q最大程度的从不同的方面多角度揭露社会,反映了国民性的弱点。是鲁迅的一种呼吁,要改革社会重铸国魂,是一种革命热情。小说典型的揭露了那个特定历史阶段中国人的精神面貌。也正如《孔乙己》《祝福》一般,用其讽刺手法,在这个“吃人”的社会,国人的灵魂该如何被拯救。作品这种形喜实悲的悲喜剧色彩,产生巨大的艺术魅力,余音绕梁,感受难以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