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届北京国际电影节的首场,看完后被影片的冷静刺骨深深触动。

后劲非常大的导演处女作,细腻温柔、冷酷严肃,在社会议题是恋童癖与儿童援助社会服务中心的背景下,以12岁小女孩「达尔瓦」因母亲离开而被恋童癖父亲作为性客体的错爱童年为切入点展开叙事。随着儿童援助督导员的不弃帮扶,她在收容所遇到了珍贵的友谊,伴随着母亲角色的最终回归,为她带来了正向的价值与爱,达尔瓦在此过程中逐渐找回自我,并意识到她对成年男性的“爱”是被恋童癖父亲控制和教化的曲意迎合。裹挟着爱的性对于不谙世事的少女来说宛若一颗毒药,在她没有形成健康爱情观和世界观的年纪,任何超越自身认知范围的压迫关系都是一种权利剥削。

自我意识:自己世界的局外人

女性导演在同一题材的表达方式上和男性导演有着不一样的视角。比如在呈现瓦尔达痛苦且不自知的内心世界时,不着重刻画施暴者作出的行为,而在于呈现这些行为已经对她造成的后果,让观众以第一视角带入达尔瓦扭曲的爱情观:父和女为何不可相恋、爱一个人就是要和他发生性关系、他从未强迫都是我自愿的。这些自述她讲得轻巧流畅,全然没有意识到是她恋童癖父亲灌输的来自父权的思想体系,她在自己的世界是一个局外人。另一个让人痛心之处是,达尔瓦在收容所的非裔舍友萨米亚告诉她,在收容所和在学校是完全不一样的,收容所你说什么都可以,但学校不行。这句话令人伤心,无法选择原生家庭的小孩已经从心底将自己划分为“局外人”。

身份转换:悲惨世界的开场,也会有天使降临

片中特写镜头占全片大部分篇幅,成熟着装、性感表现、在见父亲前像见情人般化妆的微焦特写,丰富地展现着她内心畸形的爱,直观呈现着恋童癖父亲对女儿真实内心世界造成的深不见底的摧毁。

电影场景中出现多次的柜子、阳光,是达尔瓦完成身份转换的场景。第一次躲在柜子里睡觉,是她的舍友萨米亚用香烟戏谑着把她熏出来,告诉她女人也可以吸烟,而不是她父亲说的“吸烟的女人不优雅”;第二次躲进柜子睡觉,是达尔瓦熟悉地将来自成年男性(督导员)的安慰拥抱视作爱的表达时,被对方推开拒绝后的应激反应,她一路狂奔回和自己父亲住的残破小屋的柜子,将自己锁起来,但是第二天睡醒后,阳光洒在凌乱地面,化妆镜折射出一道灿烂光谱,瓦尔达拿起剪刀彻底减掉被父亲精细设计的“棕色长发”,终于让她彻底完成身份认同转化:从女人变成了女孩,从超越她年龄的欲望凝视客体,变成了属于她的12岁模样。

“柜子”,是她极度缺乏安全感时的避难所,“阳光”,是她每一次冲破内心防线时的指南针。

在督导员的车后座,一缕阳光打在熟睡的达尔瓦的侧脸,像是她错位童年的一丝希望。她将来自外界的挑衅转化为攻击,收获了收容所其他朋友的大力支持,这时的萨米亚和所有同伴是她的阳光。她每次搞砸一切,督导员的不离不弃也是她的阳光。最终母亲终于找到了重新成为“女孩”的她,母爱是她最温暖的阳光。电影场景从昏暗到明亮,达尔瓦从桀骜不驯变得温情柔软,悲惨开局的她也值得拥有守护天使。

影片是开放式结尾,是关于她恋童癖父亲的庭审戏,可以从更加正能量的角度去理解,即法律是所有不公的底线,人心如太阳般不可直视,但正义与爱永远像阳光普照大地。也对应着影片里那句台词:“你说了不算,法官说了算”。

社会议题:家庭尚存最小单元的权利剥削,真实世界的恶只是冰山一角

恋童、儿童虐待话题在西方国家的热议程度一直很高,这些行为遭受的法律量刑一样备受争议,尤其在揭露惩处一些身居高位、手握权力的精英阶层、政治团体时将更加困难,只要有需求,灰色利益链就永远存在。“那些虐待儿童的人, 用权力掩饰暴行,没有任何良知,也没有停止的意愿,他们不受法律控制, 因为他们就是法律”。

《达尔瓦》这部片子只是一个很小的切口,足以窥见“恋童”犯罪的潜在性、普遍性,甚至发生在以家庭为单位的最小单元,而受害者不发声,犯罪就如同冰下暗涌的冷水,就像深藏在柜子里的黑暗一角,永远无法见到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