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点看不懂豆瓣的评分机制,也许是我不谙“世事”,我看到有网友批判说把失去孩子母亲刻画成泼妇,我不懂也不解,不懂一个母亲在失去自己相依为命十多年的孩子,从十月怀胎到培育成独当一面的小伙子,这十年的爱与付出,当在法庭看到自己的小孩是被如此残忍地欺凌之后被逼跳楼,即使跳楼之后还有仅存的一丝活下来的希望也被剥夺了,而与孩子同龄的加孩子最多的也只判了八年之后,这位母亲到底应该保有何种态度才不算是泼妇。让我记忆很深的一个事儿是现实中有个母亲的孩子在出事之后母亲因为穿着得体也被谩骂网暴,最后导致了悲剧的二次发生,我不懂这到底是创作者把母亲刻画成了泼妇还是有些人就是脑子很肮脏,心就是龌龊的才会有这样的想法。

要知道,这部作品里面涉及到的都是有原型的,我们身处在法治社会里,能够有一部影视作品用寓教于乐的方式来告诉大家对与错,是与非,知法,懂法,守法,用法,看到人性背后的善与恶,这样的作品,难道不应该被更多人看到吗?不应该给予更多的鼓励吗?

我很喜欢剧里面的一些台词,比如说,第一个案子里面的母亲说他们的孩子是孩子,自己的孩子不是孩子吗?再比如说白恩宇说有些成年人根本不具备当父母的能力,再比如说林之桃说如果发条不能被启用那就是僵尸法条等等,这些直接心灵的叩问难道不应该让大家都去反思吗?

其实我个人很不喜欢那种自嗨意淫的主旋律影视作品,但像这样的我个人觉得可以多来,剧里面体现的在现实中我们都能够看到努力之后的进步。当然,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就有打打杀杀,我们无法真正地生活在一个桃花源,但是我们至少生活在一个进步,发展,不愁吃穿,可以有梦想有理想并且可以去追逐的环境里面,而这就是剧里面的那些人努力来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