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罪孽顽固,我们的后悔无力;我们想让我们的忏悔获得厚报,
我们快活地走回泥泞的小道,
以为廉价的眼泪会洗尽一切污迹。”
_《恶之花》波德莱尔
“我们到底谁才是庸才?”
这部片子两级分化略微严重,讨厌的人可能讨厌的是片子从头到尾让人喘不过来气的“丧系”,一部不园导的园导,又很金基德很古谷实(原作)也很寺山修司,真正意义的虚无主义者的狂欢,直接点燃我想作为一个cult电影编导的幻想。满目疮痍的灾难背景下更深层的绝望,两个破碎的原生家庭的父母都期待着自己的孩子可以早点死去,甚至毁灭了男女主渴望“平凡”一生的梦想。
影片中后期提到了“无差别杀人”问题,无差别杀人的意思就是某些极端分子为了报复社会而上街随机挑选目标杀害,犯罪学者认为,这些案件的犯罪嫌疑人多是年轻人,大多内心孤独,和他人缺少沟通,一旦在情感或工作方面遭遇重大挫折,便会出现作案冲动。片中男主也一样,但是当丧念爆发后杀害了恶毒的父亲后,将各种颜料涂抹在脸上还抱着杀坏人的念头想发泄欲望带刀四处乱走如同行尸走肉般的男主马上也要走上这条路时在公车上遇到另一起屠戮就属于无差别杀人事件,间接激发了男主重新苏醒的英雄主义,阻止了心中即将堕落的恶魔,成为了一个救人者。
在2008年6月,日本东京秋叶原发生凶案。一个叫加藤智大的男子,开车冲进行人专用道。撞倒、碾压多名行人后,又下车用匕首攻击无辜的路人。这就是无差别杀人的起源,甚至前一阵在奥运会期间,在行驶中的开往新宿的快速急性列车中,有一位不明男子,拿着尖刀对陌生乘客,展开了无差别砍杀事件。
包括前一阵“杭州敲门杀人事件”的传言,在高犯罪率的国家,屡见不鲜,推理小说中经常出现的“交换杀人”诡计,这种诡计还很讲究杀人动机,杀人目标,但是无差别杀人最大的特点就是“没有动机、没有目标、不从中收益、强烈的报复社会倾向。犯罪凶手一旦脱逃,便很难找到。”犯罪地区很容易发生“群体性恐慌”,让各路公安陷入倒悬之急。
在影视作品中我们也经常可以看到,比如前一阵爆火的台湾犯罪剧《我们与恶的距离》,就是以一起无差别杀人事件来拉开序幕的。有兴趣的可以去看看。
再说下最近的藤本树老师的短篇漫画《lookback》与京都纵火案。
图片是藤本树的这段,漫迷很容易就看出来这部分剧情的原案矛头直指“京都动画纵火案”的犯人青叶真司,而青叶真司对待自己犯下的罪行也只是用“他们抄袭了我的小说。”来做杀人动机,而漫画中的犯人也用此当做籍口,直接杀害了一个未来的漫画之星。然而经过警方调查,青叶真司从未发表过任何小说,而他的童年性格也与《庸才》中的男主角类似,家庭破碎导致性格扭曲。
回来再谈《庸才》,电影里写了无差别杀人,但是用一个性格更为扭曲的男主的实际行动来强烈的否定了这种行为,而不是加入到这个极端组织当中。“走着瞧吧!谁也改变不了我的未来!我永远不会成为像你们一样的人渣!我会成为优秀的人!”
在男主还钱回家的路上又看到了芸芸众生怪相直接把电影艺术推向了超现实主义的队列之中。
最后镜头转向男女主没有目标的奔跑,bgm响起。
“去自首吧,去赎罪,然后做你想做的事情可以吗?但首先要拯救自己啊!”
“加油!为了平凡,也要活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