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具体谈论《边境杀手》的剪辑风格以及它是如何以其独特的节奏处理影响电影叙事和整体美学建构之前,我们需要先明晰我们所谈论的“剪辑风格”究竟是指什么?在这里,我需要先界定一下我们所探讨的剪辑概念,以为我们接下来的具体分析建立理论基础。在这篇文章里,剪辑指的是从乔治梅里爱,乔治艾伯特史密斯,爱德温波特,大卫格里菲斯,蒙太奇学派以来所发展的一套以镜头组接进行叙事的技法,方法和思维,其叙事观念与长镜头美学相对立。因此在这篇文章的探讨语境下,剪辑就是剪辑思维,剪辑美学,一种辑操控情感讲述故事的技法,其与电影制作流程的后期剪辑工序区分开来。通过这种对于概念的明晰和界定,我认为在《边境杀手》这部电影中,导演是有意识地利用剪辑思维来构建的整部影片。《边境杀手》的剪辑风格所体现的正是老生常谈的导演风格或者称之为作者风格。在这篇文章中,我会分析导演如何利用剪辑技法操控时间与空间去形成独特节奏去营造一种凝重,压抑,阴郁的却又不失巨大情绪力量的,作者的,对于影片主题的表达。

具体问题需要进行具体的分析,我们分析Sicario的开场的前7个镜头,从开场来看导演如何通过剪辑确立整部电影的叙事基调。Sicario的开场是一个典型的戏剧性热开场,讲述的是特种兵突袭毒贩据点的事件,这场戏要解决的核心在于如何确立全片凝重的叙事基调以及表现特种行动的紧张气氛。早在出现制作公司标志的画面里,紧张凝重的鼓点就开始响起,这是一个音乐逐渐增强的J-cut,对观众造成了一个强行带入电影故事世界的效果,同时持续渲染紧张情绪。第一个镜头,是一个远景,定场镜头,长达足足的18秒,这在一般的动作片尤其是特种兵行动的片段是不可能出现的时间长度。往往导演会通过建构性剪辑的局部特写快切制造紧张情绪,但在Sicario的第一个镜头,导演反而选择以一种极度缓慢的行进方式,将情绪压下去。第二个镜头,长达9秒,从远景直接剪辑到窗户特写,利用建构性剪辑和右声道的声音揭示室内空间并利用人影将室内空间和室外空间串联起来,同时利用远景——特写的方式营造空间节奏的变化。第三个镜头,长达15秒,导演利用第二个镜头的特写接第三个镜头的人物特写起到空间的转变。长达15秒的人物特写也渲染出了军事行动的紧张和凝重气氛。第四个镜头长达6秒,是一个近特写,进一步展现人物和车内空间。第五个镜头长达10秒,一个中全景,进一步交代车内空间。第六个镜头长达6秒,汽车驾驶员的主观视点镜头,其作用是从正面再次交代特种行动的发生空间,主观视点镜头也起到一个带入观众情绪的作用。第七个镜头长达3秒,全交代室内空间,在这个镜头之后特种兵正式开始打击毒贩。

在上文的具体分析结束后,我们来纵观这七个镜头的剪辑设计。首先是时间上的巧妙设计:在镜头时间组合上,第一个镜头18秒,第二个镜头9秒,第三个镜头15秒,第四个镜头6秒,第五个镜头10秒,第六个镜头6秒,第七个镜头3秒。我们可以看到时间在不断地以一种波浪式的方式递减,而叙事力度和压力在不断地以波浪式的方式递增,最后到达第七个镜头,装甲车破门,镜头积累的压力瞬间倾泻而出,达到一场戏的小高潮,此时音乐也配合着镜头,在第七个镜头音乐也达到了一个小的高潮。在整体的节奏构建方面,导演利用这仅仅七个镜头便构造出两个层面的节奏。第一是有关整部电影的,整体的大节奏建构,第二是关于开场戏的局部小节奏建构。首先,在大节奏方面,导演故意不使用快切,利用这些看似冗长的镜头时间,营造出了整部影片的凝重,缓慢的叙事节奏。在小的方面,也就是我们上文做讲述的,导演利用时间的波浪式节奏,让观众的情绪在一张一弛中进入高潮。然后是空间上节奏的处理:纵观这七个镜头,我们会发现,第一个镜头是室外远景,第二第三个镜头是室内的人物特写,第四个镜头是室内的人物近特写,第五个是室内的人物中景,第六个镜头是室外的建筑远景到全景,第七个镜头是室内的全景。这七个镜头,与其时间上的处理一样,呈现出了,室外——室内——室外——室内;远景——近景—中景——远景——全景;敌我势力的,特种兵后方包围——特种兵正面突入——敌人反应等波浪式的节奏力度形态,带给观众多方面,多视角,多空间,不同程度的情绪体验。综上所述,导演以精湛的剪辑技巧,巧妙地操纵时间和空间,构建出了一种凝重,压抑的叙事节奏,形成了对于影片黑暗主题(美国肮脏的政治手腕,墨西哥人民的深重苦难,拥有极强正义感和理想主义的女主角在黑暗军事政治事件中的无意义挣扎,任人摆布和妥协)的有效化表达。

这篇文章主要以Sicario开场的七个镜头探讨了剪辑技法对于叙事节奏感的营造,笔者希望可以通过这篇文章来说明剪辑的力量。理性的抽象分析只是辅料,感性的实践体验才是把握艺术的正道,想要真正领略电影剪辑的魅力,还应当回到电影中去,以剪辑的思维进行观看和创作。